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俊  阿乙 《工会博览》2013,(4):57-57
醉酒 八成又喝醉了酒 你独不得出 就断定有如青天的道路 自诩大鹏的你.总也不明白  相似文献   

2.
“书、酒、山”,风、马、牛,不相及。 但笔者却要将三者“混为一谈”:“人生是一本书,读懂它不容易;人生是一杯酒,喝醉了心里也明白;人生是一座山,爬起来也需要用力。”  相似文献   

3.
深圳“林高官”涉嫌猥亵女童案仍未落定。林嘉祥是否喝醉了酒,是一个屡次被提及的细节。事件最初曝光时就有过醉酒因素:那时林嘉祥的名字还没有出现,他被称为“白衣男子”。深圳警方表示:白衣男子饮酒过量……白衣男子喝多了,酒醒后称什么都不记得。  相似文献   

4.
醉翁之意     
日本的酒类市场。由于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以往酒客不屑一喝的低价位清酒、洋酒、反而成为抢手货。以产制威士忌酒而闻名的日本某公司,为迎合此趋势,推出价廉、酒精含量低的“乌龙酒”,这种酒任何人喝了都不会“摆乌龙(糊涂)”。新面市的乌龙酒,是撷取西洋烈酒及中国乌龙茶的制造技术泡制而成.除了有乌龙茶,还加有轻淡的伏  相似文献   

5.
肖锋 《法制博览》2010,(12):36-37
喝的是酒,喷的是口水,讲的是关系,办的是事情。酒是用来吃的,亲朋好友也是用来吃的。酒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只是农业社会的温情酒意,已蜕变为犀利的“攻关”工具。  相似文献   

6.
李国文 《法制博览》2011,(16):45-45
听说北京的二锅头酒,进了人民大会堂,上了国宴,此事是否属实,不得而知。我也没有荣幸遇到吃国宴的人物,因而无从查证。但这个传说,表明人们对二锅头酒的一个良好评价。至少认为该酒的内在质量,已经达到了或者不亚于那些被人民大会堂采用的其他名酒的水平,这是很让二锅头酒徒们振奋的。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2,(21):35-35
好酒不怕储存,好酒需要储存。走进董酒的仓库,才知道,为什么董酒能够作出好酒,为什么董酒能够勾调出好酒,为什么董酒的年份酒有货真价实之美誉。刚烤出来的董酒,按照现在董酒精工细做的办法,肯定不会直接上市,而是储存到仓库中。是因为烤出来的董酒,因为香味物质过于强劲,行内说法是刺激性过强,所以必须等待时间来给它自然增添一些东西,再自然去掉一些东西。根据专家的研究,经过多年沉淀的董酒,其内在的芳香物质减少的不多,更为令人惊奇地是,总酯含量还会增加,  相似文献   

8.
又是一年春节来.中国老百姓对过年这一古老的习俗情有独钟,在他们看来,年俗里不仅有物质的丰盛,更有文化的丰美.近现代大师们笔下的年俗,至今读来仍让人回味无穷. 丰子恺的年俗充满了温馨.他在《过年》中写道,请染坊里的伙计吃年酒,似乎是丰家过年的"序幕".送灶时,给灶君吃赤豆糯米饭,甚至拿一点糖塌饼来粘在他嘴上,免得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嘴多舌,讲主人家的坏话.廿七夜祭"年菩萨"是个圣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都是装大盘子的.  相似文献   

9.
春节最开心的当属孩子们了:平时妈妈不让吃的,过年了也放宽了要求,都可以吃了;平时早早上床睡觉,过年了可以晚点睡;平时妈妈总不在身边,春节也可以天天缠着妈妈了……可春节过完,爸爸妈妈们开始皱眉头了:睡觉没了规律,晚上都要哄半天才能入眠,早晨叫很多次才能起床;为了不让妈妈上班,开始撒娇、大哭大闹;孩子因为吃得太多太杂,产生了积食……"春节综合征"缠上了孩子.  相似文献   

10.
陶杰 《南风窗》2010,(17):94-94
<正>现代社会全是工业废料,癌症患者直线上升。工厂排放废气的城市,肺癌病人增加;吃咸鱼多的广东省,一直是鼻咽癌的基地;至于官场吃喝之风大盛,茅台二锅头拼命干杯,酒精所至,肝癌则穿州过省,不限地域。  相似文献   

11.
敏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农村姑娘,3年前跟随南下大军来到大都市广州。敏先是在市郊一间合资小厂做工,吃粗米饭,睡大工棚,每个月领400元工资。 那时候敏很知足,400元在她乡下往往是一个强劳力一年的收入。可是后来,有人介绍敏去一家酒店当侍应,吃的住的穿的好了,工资也增加了一倍,可是敏开始不满足了,敏看见来往于酒  相似文献   

12.
纸上排气阀     
《南风窗》1997,(6)
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单位没经费,喝得群众感情退,喝得老婆背靠背,喝得成天昏昏睡。你不醉,我不醉,马路旁边谁来睡?你喝醉,我喝醉,医院里面来相会,不必担心不必悔,反正医疗是公费。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横,不行也行。一天二三场,一场四五两;酒场如战场,把胃献给党。上午像包公,中午像关公,晚上像济  相似文献   

13.
身居闹市,有便利亦有无奈.比如遇上狂风暴雨,菜价顿时一路飙涨;想吃得健康,又担心农药残留.给自己一个农夫身份,不啻于都市人改写“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一个契机,自给自足不避讳天时地利,自食其力、沐浴阳光的有机生活方式,低碳、健康、休闲的生活态度越来越受追捧. 眼下,玩腻了网上偷菜就在家种菜,不少居住在高楼里的城市“工耕族”,白天工作,业余时间耕地,不仅可以吃上最新鲜的蔬菜,而且吃得放心,同时还可以享受种植、收获的DIY乐趣.  相似文献   

14.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白酒,如何辩别其真伪优劣呢?为了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这里介绍几种简易的鉴别方法. 首先,购买瓶装白酒,由于不可能打开盖先尝尝,所以在挑选时要认真观察识别.具体方法是: 1、看酒色是否清澈透亮.尤其是白酒,装在瓶内,必须是无色透明.鉴别时,可将同一牌子的两瓶酒猛地同时倒置,气泡消失慢的那瓶酒质量好,气泡消失慢,说明酒浓度高,存放时间长,喝时味道醇香.这是因为酒中乙醇与水反应成酯,酒存放时间越长,酒也就越香.  相似文献   

15.
汤军 《法制博览》2010,(10):24-25
国人以食为天,可见天上是可以掉馅儿饼的。谁都要吃饭,每天三顿,和谁吃都是吃。早饭和亲人吃,中饭和同事吃,晚饭和朋友吃,这是基本规律。吃,渐渐演变成一种爱好,一个文化,一类文明。日本人生着吃,西方人烤着吃,中国人煮着吃。如此不同的吃结构产生了各自的食具,进而是武器。  相似文献   

16.
最佳温度:12度左右比较好.第一,在这个温度调节下,啤酒特有的香气可以正常地发挥出来;第二,在这个温度下,酒里面的二氧化碳会慢慢地作用,泡沫细腻丰富,同时会带出酒香.喝啤酒时不要放冰块,因为啤酒本身就已经很淡了,放冰块会影响口味.  相似文献   

17.
橘子 《法制博览》2008,(20):48-48
时尚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中心,有些年轻人甚至为时尚活着,假如说他(她)的衣着、发型或生活方式过时了,那简直就要了他(她)的命。于是,生活中充满了关于时尚这样的逻辑和话语:穿某某品牌的服装是时髦的,而穿自制的衣服是老土;住高楼大厦别墅洋房是时尚,住四合院平房是过时;吃麦当劳汉堡包是时尚,吃家乡小菜喝家乡酒是跟不上形势;泡夜总会洗桑拿是时尚,埋头工作或坐在家里听音乐看书是不懂生活的趣味……  相似文献   

18.
张森奉 《法制博览》2009,(21):31-31
《水浒》里的趣事莫过于蒙汗药,而且还神奇得很,无论是谁,只要吃下有蒙汗药的食物或酒,没有不倒的。黄泥冈上。吴用、晁盖等八人巧妙地把蒙汗药放在白胜的酒桶里,精明、谨慎的杨志最后还是中计。虽说自己只是喝了半瓢,但还是“软了身体,挣扎不起”。  相似文献   

19.
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吃食盐和心理平衡"等。在这里,建议大家增加纤维膳食。因为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  相似文献   

20.
正每当节日前后,各种聚会日渐增多,相互敬酒烘托气氛交流感情,本是一件热闹快乐的事,但是有些朋友因为自身健康的原因会经常服用一些药物,以保证身体正常运转。这些经常吃药或者是正在吃药的朋友们,在饮酒的时候就要注意酒和药的关系啦。尤其是有些药更是不能和酒精相混合,否则的话不仅会威胁到健康,甚至会威胁到生命。这又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