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管爽 《工会博览》2013,(6):12-13
案情回放 王某于2008年入职中国某体育用品公司(下称甲公司)担任产品总监一职,双方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从2008年3月24日起至2011年5月31日止.合同期限为3年2个月.同时双方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竞业限制期限为双方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至解除6个月后的次日止,并且约定竞争关系单位、竞业限制补偿金具体计算办法及支付办法等具体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2011年王某向甲公司提出辞职申请,双方于2011年1月28日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完毕全部离职手续.  相似文献   

2.
案情回放王某于1984年7月到北京市某公司工作。1998年9月30日,双方签订了至2004年10月31日的劳动合同,合同到期后,双方续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8年3月1日,某公司向王某下发了《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3.
史策  邱岩 《工会博览》2010,(16):24-24
案情回放 王某于2009年7月入职A公司,双方同日签订期限至2010年7月12日止的劳动合同。约定岗位为质量体系专员,属该公司办公室人员。后A公司根据经营需要要求为王某变更岗位,在双方协商期间,王某认为双方很难达成一致意见,随即停止工作。后A公司以王某旷工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但王某认为其离职原因系A公司给其调换岗位所致,A公司应当向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4.
案情回放 2001年1月林某到A公司工作,双方在2002年1月15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林某的工作岗位为:销售员。双方的劳动合同到期后,一直按年续签,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签订于2007年12月31日,有效期自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5.
基本案情 王女士于2004年7月23日入职某公司.2005年6月21日,王女士与该公司北京办事处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半年,自2005年6月21日至2005年12月20日,受聘职位为导购员,月收入900元.后双方又签订了4份补充劳动合同,将劳动合同续订至2007年12月31日.2007年12月31日,公司又与王女士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受聘职位为导购员,工作地点在北京.合同附件二中约定,王女士每月基本工资900元,店长岗位津贴200元,全勤奖200元,饭费补贴150元.合同附件三中双方约定,作息制度为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周五、周六、周日上班,周一至周四员工可以选休一天,早班、中班、晚班均为6小时工时.  相似文献   

6.
正案情回放2001年1月林某到A公司工作,双方在2002年1月15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林某的工作岗位为:销售员。双方的劳动合同到期后,一直按年续签,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签订于2007年12月  相似文献   

7.
李玲 《工会博览》2010,(14):25-25
案情回放 2008年3月2日,王某与某商贸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08年3月2日起至2011年3月1日止。当日,王某办理了入职手续。次日,王某的档案转入某商贸公司集体户存档。次月,北京某商贸公司为王某缴纳社会保险。此后,双方如约履行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8.
张某于1996年到某公司工作,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双方又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签订了两次一年期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至2008年11月15日。2008年10月14日,张某向某公司提交书面申请,称其在公司已经连续工作12年多,希望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被公司拒绝。2008年10月27日,某公司向张某送达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  相似文献   

9.
案情回放2008年1月7日,张某入职北京某科技公司,任业务员,入职当天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2008年1月7日至2010年4月1日。2009年1月7日,该科技公司与张某协商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张某不同  相似文献   

10.
案情回放 季某于2006年12月在B物资公司内退,由B物资公司为其缴纳社会保险.2007年6月20日,季某到A通信公司工作,并告知该单位其为内退人员,保险由原单位缴纳.2011年2月15日,A通信公司与季某协商一致,于当日解除劳务关系.季某在A通信公司工作期间,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A通信公司向季某支付的工资未达到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且未向其支付延时和法定休假日加班工资.2011年12月,季某到仲裁委提起仲裁申请,要求确认与A通信公司之间建立有劳动关系,要求该单位支付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差额、加班工资、2008年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和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1.
案情回放甲某于2006年8月到乙公司工程部从事电工工作。2008年1月1日双方签订期限至2008年12月31日止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9年1月1日,双方订立期限至2009年12月31日止的固定期限劳动  相似文献   

12.
胡洁 《工会博览》2010,(10):18-19
案情回放 王某2007年10月入职某公司,2007年12月底,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至2010年年底。该公司制定的《关于为员工办理劳动保险的相关规定》第三条规定:员工被单位确定录用后,应及时向公司提供办理社会保险的个人证件等,无故不及时提供者,应自行承担各项损失,长时间不提供的,公司将作开除处理。王某在职期间学习了上述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3.
案情回放 2008年1月7日,张某人职北京某科技公司,任业务员,人职当天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2008年1月7日至2010年4月1日。2009年1月7日,该科技公司与张某协商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张某不同意,并从次日起未再到公司上班。1月15日,张某连续旷工已达6天,该科技公司以其擅自离岗、无故旷工为由,依据本单位2008年2月1日经董事会表决通过的《奖惩制度》将张某辞退。  相似文献   

14.
郝汉 《工会博览》2005,(4):22-22
内蒙古的读者王某原是某厂的一名职工,来该厂工作3年后,由于该厂不执行劳动法,长期延长劳动时间.不签订劳动合同.王某便提出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经厂方同意后,双方办理了相关手续。王某在信中询问虽然是自己提出解除合同的,但是厂方该不该支付经济补偿呢?  相似文献   

15.
案情回放2007年,大学毕业的王某考取导游证后,到A旅行社带团,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旅行社未给王某上任何保险,王某的收入主要是商店的回扣、客人给的小费。不幸的是王某  相似文献   

16.
案情回放 张某于1996年到某公司工作,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双方又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签订了两次一年期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至2008年11月15日.2008年10月14日,张某向某公司提交书面申请,称其在公司已经连续工作12年多,希望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被公司拒绝.2008年10月27日,某公司向张某送达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告知张某于当日至2008年10月31日不必再来公司上班,并于2008年11月3日至2008年11月5日来公司办理相关手续.届时,公司会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此后的2008年11月10日,某公司向张某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接着,2008年11月15日,某公司再次向张某发送提前办理离职手续及结清相关费用通知.  相似文献   

17.
章献彪 《法制博览》2022,(3):102-104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和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有效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形式,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约束保障双方权益的直接依据.劳动关系在解除过程中,需要根据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对合同双方造成相应的损失进行民事归责,合同在发生非正常解除以后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违约金、赔偿金、经济补偿金等,这"三金"在适用过程中由于...  相似文献   

18.
案情回放 某劳务派遣公司于2010年4月8日至2011年1月4日陆续与袁某等15人签订劳动合同,将其派遣至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某劳务派遣公司与袁某等15人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和国家及北京市有关规定执行,如劳动者违反有关规定,应在违约行为发生5日内向劳务派遣公司支付赔偿金2000元.2011年2月初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因业务经营不善,将该业务转让给另一同行业公司,在转让洽谈过程中,北京某科技公司全体人员停止工作接受培训.  相似文献   

19.
案情回放张某原系A公司员工。1996年9月,与A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3年12月,A公司以分公司资产与他人合资成立了B公司,张某也随之到B公司工作,但二者未签订劳动合同。2004年6月23日,张某向A公司提出解除双方之间劳动合同,同  相似文献   

20.
王雪 《工会博览》2010,(8):24-25
案情回放 原告王某原是北京理工大学的2007届毕业生。2007年4月,经北京理工大学推荐,王某与被告北京某机床研究所签订就业协议书,协议约定:王某到北京某机床研究所就业,本人档案转至北京某机床研究所,户口迁移至北京市密云县溪翁庄镇派出所。同年4月26日,原告王某与被告北京某机床研究所签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