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一重大命题,这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庄重宣示。这不由使人回想起历史的声音、历史的启示。多年来,党内外人们对1945年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总是津津乐道,对黄炎培先生提出的如何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之问念念不忘,当然,对毛泽东充满自信的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相似文献   

2.
1945年,黄炎培在与毛泽东长谈时,提出"兴亡周期率".毛泽东认为发扬民主、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可以跳出该周期率,这无疑是必要和重要的,但不能说是充足的.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的建设实践中,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跳出周期率的正确路子.这条道路很长,还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相似文献   

3.
文衍  王文生 《新东方》2002,11(4):69-72
古今中外,腐败周期率问题一直存在着,其支配力似是不可扭转。中国共产党已经执政五十多年,要实现毛泽东同志当年回答的“我们能够跳出这周期率,我们找到了这条新路,就是民主”这一论断,就必须全面认清现阶段腐败问题的基本特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不懈地反腐倡廉。  相似文献   

4.
话语精萃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是毛泽东主席1945年7月在延安窑洞中同当时国民参政员黄炎培先生的谈话。黄炎培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  相似文献   

5.
1月31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时强调,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政府,充分听取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这已是温家宝一年来第四次重申这一要求。事实上,关于"让人民监督政府",早在1945年,毛泽东主席和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就有一段颇有历史意义的谈话。黄炎培问如何打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答道:要跳出历史兴亡周期率,  相似文献   

6.
闻羽 《今日中国论坛》2008,(11):110-111
毛泽东与黄炎培的“延安窑洞对”脍炙人口,流传甚广,至今已逾一个“甲子”了。当年刚开过中共“七大”,毛泽东很有把握,当面快速应对黄提出的中国历史上“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率问题:“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7.
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曾与毛泽东讨论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周期率问题.他说,历朝历代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然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放松了,控制力也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跳不出这种由盛而衰的周期率.他尖锐地问毛泽东,中共诸君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吗?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中外人士访延纪实>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48页)毛泽东的回答不仅是他个人的观点,而是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革命时作出的政治承诺和自身向往的牢固信念--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一种长久的、稳定的、法治化的政治体制.为了这一信念,中国共产党做出了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朴郎尉 《创造》2009,(1):68-69
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的周期率问题时曾这样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9.
运起荣 《天津人大》2004,(12):34-35
1945年6月,黄炎培先生作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访问了延安.在他即将离开的时候,对毛泽东同志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同志当时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要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要人民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黄炎培先生1945年在延安关于共产党人能否跳出"周期率"的一段谈话,是一个早就为人耳熟能详的话题,在研究党的廉政建设课题中,就"周期率"  相似文献   

11.
杨生博 《理论月刊》2001,3(11):70-72
黄炎培先生与毛泽东交谈中的"周期率"有两重含义针对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是"周期律",针时中国共产党是"周期率",中国共产党既有能跳过"周期率"的根本条件,也有跳中的具体障碍.可贵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从生死存亡高度努力探索着跳出的新路.  相似文献   

12.
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曾与毛泽东讨论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周期率问题。他说,历朝历代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然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放松了,控制力也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跳不出这种由盛而衰的周期率。他尖锐地问毛泽东,中共诸君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吗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  相似文献   

13.
1945年,在延安的窑洞里,民主人士黄炎培曾提出一个如何跳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问题。当时,毛泽东满怀信心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1211名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中南海怀仁堂,共商国是。这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确立,开创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卫继周在《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撰文指出:今年早些时候,在《瞭望新闻周刊》上见到一篇文章说:只是在十六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认识”才“上升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高度”。笔者以为,此论实在是低估了党早先对民主的认识水平了。更远的不说,毛泽东在60多年前的“窑洞对”中讲的只有民主,“才不会人亡政息”,就已有了这个意思。毛泽东、黄炎培1945年“窑洞对”中,对克服“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之间,毛泽东作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  相似文献   

15.
张峰、罗文东在增强忧患意识的对话(《人民日报》2007年4月13日)中说: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同黄炎培谈话时,就曾分析过历史上朝代更替"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在革命胜利前  相似文献   

16.
1945年,毛泽东与黄炎培有一个著名的"窑洞对".黄炎培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中共诸君如何找出一条新路?"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到了"窑洞对":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在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说:早在建国前,毛泽东同志在回答一位爱国民主人士提出的人民政权有什么办法跳出历史上兴亡的周期率的问题时说过: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能跳出这周期率,这就是民主,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我们今天在深化改革的重要时刻,重温毛泽东同志的这一精辟论述,对我们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实现群众的愿望,接受群众的监督,坚持正确的,改正错误的,才能使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越来越巩固,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兴旺发达。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  相似文献   

18.
吴科发  黄慧君 《前沿》2006,2(10):22-24
半个世纪前,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讨论了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课题.历史的经验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要跳出这一历史周期率需走民主监督之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才不会人亡政息.完善的民主监督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党保持长期执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之一,中国共产党人历来主张民主监督。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问毛泽东:历史上许多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形成了一种周期率,共产党执政后有没有跳出这个周期率支配的新路?毛泽东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邓小平在1987年10月13日的一次谈话中就曾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当然也要有监督、有制约”,这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重视民主监督。胡锦涛强调,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7月3日中国新闻网《胡锦涛:完善和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对权力监督》)相信随着党内民主监督的不断加强和完善,中国的政治文明进程也会加快其步伐;在奔小康的征程上,人民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晓丽 《传承》2010,(24):20-2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流砥柱和领导核心,这是毛泽东关于党的领导地位的精辟概括。在领导中国革命中毛泽东一直强调: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重视路线、政策的重要性,秉承事实求是的原则,正确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