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有为正处于中西方思想初步接触交流的时代,他吸收和借鉴了西方思想,使大同世界的人性论基础一开始就与中国传统理想社会的人性论不同,显现出了全新的构建原则。同时,作为一个儒家学说的信奉者,康有为坚持儒家核心理念,又使其人性论具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康有为大同世界思想在中国面临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候,进行了中国思想现代化的尝试,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同时,与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样,他没有摆脱乌托邦构建者在面对社会现实时共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后形成的新哲学;其主要思想资源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但也充分吸收并整合了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儒家学说是其重要部分.在当代,对儒家学说绝对维护的"保守派"与否定其一切的"激进派"均已式微;主张对其革新的,一是"现代新儒学";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后者以毛泽东为其创始人和奠基者.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儒家学说一有其伟大贡献,二有其历史局限性,三又有可继承性.我们尊重儒家学说的崇高价值观,充实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达到价值论与科学论的统一;我们捕捉儒家学说的真理性论断,将其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性的体系之中,达到哲学学理的发展;我们沿用儒家学说的一系列中性范畴,给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释,达到文化思想的创新;我们把握儒家学说中的隐性内涵,将其显性化,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增添有中国气质的学理;我们继承儒家优良的文化精神,结合新时代的新实践,发扬光大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新精神.这样做的结果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而且是中国现代哲学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孔子的思想蕴藏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对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传统文化中的儒家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占据了主导地位。儒家学说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或学术形态,虽流行于封建时代,但其关于自然和人生的理解、理论思维的阐发以及治学的方法和经验等,却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并对人类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两千多年来,作为一个学派,儒家经历了从  相似文献   

5.
儒家学说给中国社会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它不仅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圣说”,统治中国达二、三千年之久,而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儒家思想文化已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发展。在儒家学说中,道德的作用被宣染到至极。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也说:“以德行仁者王。”孔、孟开儒家之先河,首先将道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视之为行政立国之本。故此,先秦儒家诸代表人物就怎样发挥道德的这种作用都进行了丰富的阐述,提出了诸多关于“道德修养”的学说。今天,…  相似文献   

6.
第一代新儒家与孟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代新儒家是持守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的立场与信念,并对儒学进行对象化、客观化学术研究的第一批人。粱漱溟用直觉来解释孟子的良知,把孟子思想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尤其是孟子的大丈夫精神;熊十力以良知学说来建立其心本体论,其所谓本体就是孟子的本心;抑或冯友兰用神秘主义来重新解释孟子的思想,都是新儒家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对孟子思想的发挥,赋予了经典新的生命。经典总是在解释中生成的,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也就在于它是常新的。  相似文献   

7.
第一代新儒家是持守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的立场与信念,并对儒学进行对象化、客观化学术研究的第一批人。粱漱溟用直觉来解释孟子的良知,把孟子思想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尤其是孟子的大丈夫精神;熊十力以良知学说来建立其心本体论,其所谓本体就是孟子的本心;抑或冯友兰用神秘主义来重新解释孟子的思想,都是新儒家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对孟子思想的发挥,赋予了经典新的生命。经典总是在解释中生成的,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也就在于它是常新的。  相似文献   

8.
论孟荀二子对儒家教育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教育传统 ,在孟子、荀子两位儒学大师那里得到了系统的推动和发展。孟、荀教育思想皆是其思想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孟子在推阐仁政学说的过程中形成其以“性善论”为基础、以“明人伦”为最终目的的教育学说 ;荀子教育理想则立足于“性恶论”的理论基础 ,以“成圣”为最终的教育目的。二子对各个层面教育问题的阐述对中国古代教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人类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这一任务,有识之士特别是儒文化圈内的专家学者,可以充分利用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因为他们的有关思想与学说必将是21世纪人类思想与文化的重要资源.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为责"、"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大同'的社会理想"等几个层面,能释放出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的智慧火花.  相似文献   

10.
慎刑与严刑:中国传统刑罚的双重性格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刑罚制度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双重性格 ,即慎刑与严刑的对立并存 ,而制度层面的矛盾无疑来源于思想理论层面的矛盾。应该说 ,儒家思想和法家学说分别是这两种法制现象的理论源泉 ,但在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以来 ,特别是儒家法律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法制指导思想之后 ,恰恰是儒家的教化观和伦理价值的绝对化使儒家对法家的严刑主张的吸收成为必要 ,从而使这两种看似互相矛盾的制度和现象能够长期共存于中国古代法制中而并行不悖 ,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刑罚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11.
裴蓓 《理论前沿》2007,(18):32-33
中国古典社会管理思想是在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的冲突与融合中逐步形成的,在理论上儒、法、道的思想尖锐对立,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却互为融合、补充,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兼容法家、道家学说的独特的封建社会管理思想,在实践上形成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体为法家的传统社会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一般说来,人权思想是人道主义和权利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古代文化、法律、思想,特别是儒家学说中存在着丰富的人道主义大同精神和人本思想,把这些思想加以引中、发扬光大,可以说就是“博爱”、“民主”、“人权”;同时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上与人权思想和人权概念内涵是相联相通的。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历经两千多年漫长历史岁月,兴盛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在国民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乃至社会心理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塑造国民特质的主导力量。近几年来,儒家学说中管理思想对于现代管理的价值,己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儒学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中国近代及现代企业文化构建,并对日本、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及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儒家中“仁”、“礼”、“义”的思想出发,探讨了这些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启示,这对我国企业更好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快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步伐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今日中国是历史中国之继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服务,这既是法史学走出困境之必需,也是法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儒家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干,而孔子又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对他的...  相似文献   

15.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儒家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思想精华对于吏治思想建设极为有益。例如,儒家的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尊贤重长思想分别对官吏价值观形成、官员执政素质提高和社会关系稳定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在当代吏治建设中,批判地继承儒家有益的传统文化。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的原则,对儒家及其为政思想进行新的开发、转化、创新和利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原心定罪"的刑罚思想虽源起西周,但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原因,其表述仅流于观念.在儒家心性学说兴起及深入发展的前提下,才使其有了更充分的理论保障和逻辑支撑,并在儒家学说尊为封建正统思想后而得到长期贯彻.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范畴,"知"与"行"有其特殊的内涵和意义。自先秦以降,儒家伦理在绵延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了知行统一的发展原则,即思想学说和生活实践不可分割,二者融为一体。儒家伦理发展不仅在过去坚持知行统一,而且在现代转化过程中仍需继续坚守,始终保持知行统一的发展品性,这也是儒家伦理竞相发展、历久不衰的又一内因。  相似文献   

18.
“慎独”是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范畴,是儒家主张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其内涵经历代思想家的阐发不断丰富深化,“慎独”思想对于消除当代社会的道德失范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每一个社会个体既要经常自省,又要注意隐小细微之处,才能真正做到“慎独”。  相似文献   

19.
春秋时代,在礼崩乐坏的形势下出现了崇德尚礼的思潮.德观念的拓展,即“德”的内涵日趋现实化、理性化、平民化,从而成为儒家德治思想的近源.礼思潮的兴盛,即礼乐的观念化、人性化、人情化,为儒家学说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源.这种思想文化现象的本质就是人文精神,它奠定了中国文化后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20.
孔子一生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儒学,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思想源泉包括殷周文化、东夷文化、鲁文化、周礼等。孔子弟子众多,在其去世后,其弟子不断丰富和传扬儒家思想,并分化形成了诸多流派,儒学亦成为显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