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业与保障》2007,(9):53-53
8月8日,泉州市劳动保障局召开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形势分析会,传达全省劳动保障工作半年形势分析会议精神,总结该市上半年劳动保障工作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部署了下半年任务。  相似文献   

2.
颜赣辉 《江西政报》2006,(12):43-45
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直接面对广大群众,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是组织开发城乡就业岗位的主体,是搞好就业服务的依托,是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的重要环节,是统筹城乡就业管理的关键渠道。近年来,宜春市从适应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的需要和延伸劳动保障服务职能的要求出发,以提升硬件水准为基础,以提高服务水平为抓手,以满足城乡劳动者劳动保障需要为目的,高标准建设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已基本形成了乡乡镇镇建站所,大街小巷有平台,工业重镇布窗口,重点园区设机构的良好格局,有效构筑了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四级的劳动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为做好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进入实质性突破阶段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对于完成“十一五”规划确立的发展目标有重要意义。为此。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厅长臧忠生,在年初召开的全省劳动保障局长会议上强调。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据劳动保障工作政策。精心设计一批好项目,周密策划一批大的活动,以此引领2006年及整个“十一五”期间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
《人大研究》2001,(2):33-36
全省劳动保障工作基本思路: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为重点,抓住机遇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劳动保障战线,仲裁和信访部门堪称是最难做的工作。这里面对的全都是烦心、闹心、难处理的事儿。今年56岁的阚树文,是一名坚守在劳动保障仲裁信访前沿的“老兵”,他把自己多年来对劳动保障工作的执着和热爱,化为对职工和企业正当权益的关心和维护,积极探索,甘于奉献,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感人乐章。2002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为他荣记一等功;2003年四平市政府授予他优秀公务员称号。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劳动保障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崔力夫在吉林省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向媒体通报了2008年吉林省劳动保障工作情况。2008年初,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向社会承诺的十项劳动保障民生实事,尤其是吉林省政府确定的3项由省劳动保障厅负责的民生实事如期落实,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一些最切身、最关心的劳动保障利益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劳动保障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7.
为激发青年创业热情、促进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日前由宁化县劳动保障局、宁化县团委、宁化县移动公司等三家联合在翠园广场举行“宁化县青年创业成果暨县内企业用工招聘会”。这次活动挑选了六家典型青年创业成果,还挑选了六家规模企业。宁化县劳动保障局在活动中进行了劳动保障政策的宣传。  相似文献   

8.
www.dhld.gov.cn这个网址对于敦化市的网民甚至众多的劳动者来说,已不再陌生。这是敦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创新的思维、科学的理念建立的自己网站。网站的建立,为敦化市的劳动保障事业写下了辉煌的一笔,翻开了敦化劳动保障工作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9.
《就业与保障》2009,(1):F0003-F0003
神话市鼓楼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立于1952年5月,是综合管理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全区劳动保障工作规划、年度计划、行政措施、贯彻执行中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劳动保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也越发密切.劳动保障服务对象由相对集中变为绝对分散。社会保险由国有企业参保为主体向民营经济、个体工商业户参保转变.就业和再就业由企业安置为主向灵活就业方向转化。这就给劳动力管理、人才交流、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劳动关系调整、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保障监察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1—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及2021年新青年市民群体发展状况调查数据,描述青年农民工就业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并重点分析青年农民工就业状况影响因素的时期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011年以来,中国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有所改善,表现为其在业比例较高且较为稳定、职业层次略有提升、就业稳定性有所改善、工作收入持续增加、劳动保障水平在波动中上升,但是也存在工作强度普遍过高、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和队列差异依旧明显等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青年农民工就业状况的变化是农民工就业保障政策和教育事业发展等宏观背景以及个体人力资本、家庭经济禀赋和家庭压力等微观因素共同形塑和影响的结果。因此,本文认为需要健全劳动权益保护机制、构建多元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个体化”向“家庭化”转变,以切实和系统地推动青年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2.
促进就业工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2011年,福州市仓山区认真贯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紧紧围绕年度就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立足实际、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就业服务新形式,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各项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仓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一、加强机构建设。随着劳动保障工作重心逐渐下移,街道(镇)、社区已成为落实各项劳动保障和就业政策、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务的主体和终端。2011年,全区13个街道(镇)、87个社区和3个试点村劳动站都配备了2名工作人员,111个村聘请111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形成了以劳动力市场为中心,以镇街劳动保障事务所为网点,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和农村劳动保障协理员为基点,辐射全区的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框架。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浙江》2010,(7):64-64,F0003
上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主管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内设价科室,下属5个事业单位。2009年该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受益一生”的工作宗旨,积极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民生要求,以发展良好、和谐的劳动关系为前提,正确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全市劳动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全市的社会稳定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劳动监察、农民培训、社会保障、信访工作等分别被评为省市先进集体,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就业与保障》2006,(1):4-5
元月4日,福建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暨表彰会在福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直系统、省劳动保障部门的领导同志、全省市区县劳动保障局长、优质服务窗口、行风建设达标单位和技术能手代表共250多人。会上,福建省政府副省长李川代表省政府从全局的高度.对做好今年劳动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钟维平作了工作报告.回顾了2005年的工作.分析了当前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部署了2006年的工作。会议表彰了先进单位、窗口和技术能手.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2月18日,县委书记魏东深入劳动保障部门调研。魏东书记走访了劳动保障各经办窗口,听取了劳动保障工作的情况汇报,充分肯定了劳动保障部门在“服务企业用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促就业、保民生、保稳定”方面所取得的成效。魏书记强调,年终岁末,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进一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劳动保障工作直接关系民生,关系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周胜 《就业与保障》2008,(10):49-49
连日来,为全面摸清和掌握城乡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建立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工作情况数据库,以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上杭县劳动保障局积极开展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一是思想先行,务求真实。召开全县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各乡镇把此项工作放到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新高度上;明确调查摸底要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劳动保障世界》2006,(5):21-21
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是劳动保障工作的最前线,作为一名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我带着对事业的执著、对下岗失业人员深深的感情。带着真诚的微笑。开始我每一天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劳动能解决“有钱花”的问题,社会保障能解决“有钱敢花”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事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常委会应将劳动保障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化监督.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使劳动保障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范志军  刘朝惠 《就业与保障》2009,(8):F0003-F0003
近年来,漳浦县劳动保障工作坚持以“妥善解决遗留问题、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全力保障民计民生”为工作着力点和落脚点,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就业促进富民行动、社保扩面安民行动、技能培训助民行动、权益维护亲民行动等一系列劳动保障惠民行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吉林省劳动保障系统政行风建设工作取得较大成效。省劳动保障厅在政行风评议活动中的位次由2004年的第16位上升到第9位。在3月7日召开的吉林省劳动保障系统政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厅长臧忠生在讲话中对2006年工作作出部署,他指出,在政行风和软环境建设方面,全省劳动保障系统耍大力推进“八种环境”建设,一是建立科学发展的思想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劳动保障工作;二是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进一步简化工作程序,减少审批环节,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建立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要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制定有利于企业改组改制的劳动保障政策,推动吉林经济快速发展;四是建立优质便民的服务环境,深化“优质服务窗口单位”创建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群众办事,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五是建立依法行政的法制环境,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坚决杜绝执法不公、野蛮执法等行政行为;六是建立诚信高效的工作环境,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承诺践诺,办事高效,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贯彻到每一件具体工作之中;七是建立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加强劳动保障系统队伍建设;八是建立行为规范的监督环境,完善监督制度,健全监督程序,以卓有成效的监督推动劳动保障各项工作不断深入。今年,吉林省劳动保障系统政行风建设工作的目标是:在政行风评议中。全系统要有50%以上的单位进入上游行列,其他单位要进入中游行列,消灭下游单位。会上还对梅河口市、白城市洮北区劳动保障局等先进单位给予了表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