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7月13—16日,由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主办,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承办的“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暨国际环境与中国和平发展高层论坛”在辽宁大学举行,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正副理事长、全体常务理事以及人大、北大和复旦三校国际关系学院的领导李景治、许振洲、陈志敏出席了研讨会,来自全国内地64所高校和台湾4所高校的90多名国际政治学者以及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400多名师生参加了研讨。以国际政治问…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国际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国家至上原则,并由这一原则演绎出一整套国际政治学说,涉及国际政治的无政府性质、战争与和平及由此派生出的均势与联盟等重大国际关系理论问题。尽管目前国家主权受到全球化日益严峻的挑战,研究黑格尔的国际政治思想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思考一些"人类尚未回答的伟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3年10月18日上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Chinese Collegiate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宣告成立。国家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黄百炼同志、外交部干部司副司长刘光源同志、北京大学副校长郝平教授、辽宁大学校长程伟教授、兰州大学副校长杨恕教授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国际地位是一项特殊的国家利益,它取决于一国被他国认可形象的总和,反映了一国在等级制上的声望排名。国家追求地位的动机既反映了人类在心理上寻求得到其他族群的认可,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包括促进国际影响力和长远的对外政策目标)。由于国际体系中没有统一权威来评估各国的表现和决定其排位,声望多寡和地位高低会成为国家间的争议领域,国家也将为此产生竞争甚至冲突。地位政治的理论视角涵盖国际体系、国内政治和个人三个分析层级,并有助于衔接理性主义、建构主义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范式。不过,有关"地位"概念在实证研究中的分析应用依然有待改进,地位政治的研究在中层理论上仍然有待发展,尤其是国家如何认知自身地位,寻求他国承认,以及承认他国地位等问题尚需深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赵念渝 《国际展望》2013,(5):137-141
2013年6月15日,上海市台湾研究会、上海市日本学会、上海市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共同举办的"两岸海洋合作前景"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召开。市社联党组书记沈国明、市台办副主任李雷鸣等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两岸的近40名海洋问题与两岸关系学者出席会议,围绕东海和南海  相似文献   

6.
2002年4月27日至28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倡议,由山西大学政治学系承办的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筹)年会在山西太原山西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所高校的70余名代表以及教育部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全球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环境问题上升为安全问题。"环境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关注的一个焦点,在水安全、气候变化、公共领域、环境难民和军事与核扩散等方面引发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环境问题也在几个方面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对我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形象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8.
日本政治右倾化对中日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但不能简单将中日关系恶化都归咎于日本政治右倾化,因为右倾化并非简单等于军国主义化和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其中有些内容并没有违反现有国际规则和日本法律,或已经被日本国民所接受,因此,这一政治倾向将是一个长期现象。目前的中日关系之所以恶化,表面来看是由于钓鱼岛争端和历史认识等一些具体事件及日本政治的右倾化,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两国关系中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即双方的"安全困境"、国家发展战略冲突、实力对比相对平衡及感情恶化。所以,不能将改善中日关系的前景寄托在日本政治不再右倾化上,而只能在承认日本政治现实和适度影响日本政治的同时,去寻找缓解中日关系结构性矛盾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9.
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或曰对外交往问题既是处理两岸政治关系的关键性议题,也是岛内"台独"势力直接操弄、塑造悲情意识凝聚民意的一个有效的工具。在两岸关系大发展、大交流的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它,已经成为两岸互动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解决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主要体现为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和"邦交国"关系两方面。祖国大陆应从战略高度上认识解决"国际空间"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应当灵活务实、循序渐进,找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在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日本学派的文化视角乃一项特色,该学派认为,以"文化"而非"国家"为基础的理论更适合解释东亚国际关系,日本学者平野健一郎的国际文化论堪称个中翘楚。平野是当代日本国际文化研究的先驱,他把对满洲与东亚共同体研究提升到对国际关系的反省。平野首先检讨了文明与文化的差别,提出"文化触变"理论,强调对文化的抵抗,包括对外来文化内涵的抵抗与对外来文化团体的抵抗。平野的理论有助于反思日本学派"世界史立场"在当代日本知识界的意义。"世界史立场"在战时成为"大东亚共荣圈"的理论基础,平野因而通过建构国际文化论,以批判与消解自文明开化以来日本国家概念所充斥的侵略性。  相似文献   

11.
赵义 《南风窗》2007,(16):3-3
当全球气候变暖(核心是减排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核心议题之一后,各国的政治角力就不可避免。在"一超多极"的格局中,欧盟的态度最为积极,英国甚至试图将全球变暖提升到危及国际安全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2011年9月25—26日,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第九届年会暨“转变中的中国与世界:新趋势、新机遇与新挑战”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云南大学、解放军际关系学院联合主办,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相似文献   

13.
列宁在政治视野下看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苏俄的历史进程,得出结论:1921年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的事业处于十月革命以来历史进程的"极高的高度",从近现代世界革命史上看它也处于"极高的高度".他以政治行动为手段解决经济困难问题,如要求发扬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正确地认识实施新经济政策以来国内的形势,增强克服"危险"的勇气;正确地、切实地确定自己的任务,特别是把握好"战略退却"的尺度和"停止退却"的时机;做好经济工作,建设和建成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列宁对错误思潮的认识和批评,体现了他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犀利的政治判断力.  相似文献   

14.
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美国学者,1970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并在美国空军服役5年。1980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博士学位。1980—1982年为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博士后,1982年至今任教于芝加哥大学,现为该校哈里森杰出教授(the R.Wendell Harrison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2001年10月,米尔斯海默发表新著《大国政治的悲剧》,引起强烈反响,被认为是“继1979年沃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之后对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最重要的贡献”,米尔斯海默本人也因而成为“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中美冲突”论则是其重要理论推论。2002年11月,约翰·米尔斯海默在芝加哥大学接受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的访谈。他首先概述了其“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然后回答了客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国际政治研究》2006,27(1):F0003-F0003
《国际政治研究》(季刊)系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暨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国际政治类学术刊物。自1980年创刊以来,《国际政治研究》以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发了国内外大量高水平、高质量的国际问题研究成果,其思想和学术影响日渐扩大,现已成为国内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学术园地。《国际政治研究》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政治研究》主要刊发国…  相似文献   

16.
投稿须知     
《国际政治研究》2010,(2):F0003-F0003
《国际政治研究》(季刊)系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暨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学术性季刊,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政治学类)。本刊刊登中外学者在国际政治、地区与国别政治、中国政治与外交、国际政冶理论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和评论。欢迎海内外学者赐稿,本刊谢绝出资刊文。  相似文献   

17.
程保志 《国际展望》2013,(4):129-133
2013年4月16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芬兰拉普兰大学联合主办的"北极安全与国际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来自芬兰拉普兰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挪威特罗姆瑟大学、挪威南森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就北极安全与地缘政治、北极治理与国际合作、北极事务和中国参与以及北极国际社科研究现状评估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8.
国际政治中的权利政治与中国国际政治学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政治学,以认识、判断和研究国际社会舞台上演的国际政治戏剧为主要任务,是与国际政治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紧密相联的。国际政治,指的是行为主体间(主要是国家间)围绕权力、权利、利益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是全球范围内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强权与主权、球权与人权、结盟与不结盟、动荡与秩序的总称。国际政治虽然纷繁复杂,变化无穷,但国际政治的实质,始终是权力政治与权利政治的较量。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12月14日,由国会对策委员长山冈洋次和国际局局长藤田幸久率领的日本民主党国会议员团一行9人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来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和上海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学者围绕"东北亚合作新时代与中日关系"的主题举行了国际研讨会。与会者聚焦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中日关系的未来、中美日三角关系、东亚共同体和朝核等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对话与交流。主要  相似文献   

20.
李成教授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研究部主任,他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同时,李成教授还担任美中关系委员会常务理事、对外关系理事会成员、美国国会美中工作组学术咨询小组委员以及"百人会"理事等职。李成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政治研究,尤其是他对中国政治精英的代际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及现实影响,被海内外学术界公认为该领域的权威。他撰写和主编的主要作品包括:《重新认知中国:改革的动力与困境》(1997)、《中国新一代领导人》(2001)、《架起横跨太平洋的思想桥梁:中美的教育交流1978—2003》(2005)、《中国变迁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