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一个多事动荡的年代,各种形式的青年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在这一时段的历史舞台上,青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独特的群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反文化运动是青年在文化领域展开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作为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学者对这一文化现象给予了相当的重视,研究成果日渐增多。学者对美国历史上这一文化现象从兴起到消亡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青年群体以及他们的反文化现象,对我国社会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年文化是青年这一群体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具有边缘性、时代性、反叛性、超前性的特征.青年文化对青年人格具有导向、激励和塑造作用.要努力把握好青年文化建设的方向,把青年文化建成为符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先进文化,在帮助青年树立健康理想人格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3.
青年文化是指与社会主导文化相对应的副文化系统。青年文化与青年的文化程度有关,青年文化与其对社会的认识程度亦有密切关系。青年文化是青年群体在生活中、在社会活动中以特殊形式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它要受社会主导文化的制约与调控,又会影响社会主导文化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加强对青年文化的认识和青年文化的建设,无疑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年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青年群体是催生各种网络文化现象和热点事件的弄潮儿.这些现象和事件体现着青年群体独特的社会心态和文化特征.本文主要从屌丝文化、青年娱乐文化、青年意见领袖、青年社交文化和女性热点事件等几个方面入手,分别对这些文化现象和热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为大家提供一个理解社会现实和青年群体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农村青年闪婚现象是农村婚恋研究领域新近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本文主要从文化角度探讨农村闪婚现象的产生及其快速发展。对婚姻礼仪与过程的对比分析发现,农村婚姻原有的文化意涵逐渐远去,这就是本文所称的文化流离。农村闪婚的出现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无力的表现,更是现代性观念冲击农村青年婚姻观念的客观结果。农村传统文化的流离与解体是农村青年闪婚的内在原因,而农村婚姻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则构成了消解传统文化进而推动闪婚出现的重要外因。  相似文献   

6.
青年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对立的统一,是同一过程的两种不同角度描述.现代经济条件下,多元青年文化元素,是传统青年文化元素在今天现实的活化.这种活化,即继承与创新,包括了渐进、阶跃、发散、反判等四种形式.青年文化体系与社会文化环境间不断进行文化要素交换,引至了系统内要素间、主客体间,以及系统与环境间的交流互动,使青年文化继承与创新得以不断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超女现象"的社会文化分析与青年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女"作为青年和整个社会都密切关注的公众文化现象,其火爆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它的风靡证明青年娱乐、成长的需求和价值取向正发生重大的转变,如何理性对待"超女"等类型的文化现象并形成对青年工作的推动和发展,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8.
廖小燕 《传承》2010,(9):62-63
青年文化是青年这一群体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具有边缘性、时代性、反叛性、超前性的特征。青年文化对青年人格具有导向、激励和塑造作用。要努力把握好青年文化建设的方向,把青年文化建成为符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先进文化,在帮助青年树立健康理想人格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代青春语言是一种以语言应用形态存在的青春审美文化现象,其中渗透着年轻人崇尚快乐、追求自由、个性与时尚等诸多精神.当代青年是青春话语的主要创造者和实践者,他们在"消费"青春语言的同时也表明了自我的一种身份和文化权力.而这些正表现为当代青春语言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青年文化是以青年为主体的文化现象,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的价值和认知体系,是青年认知方式、表达方式和生存方式的重要体现。青年是青年文化的主体,青年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和体现青年的特点,紧密结合青年成长发展的实际,力求贴近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