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理论追溯,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确立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的关系,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从而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理论基础。这一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深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培炎 《桂海论丛》2003,19(2):15-18
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江泽民创立了包括发展模式论、发展动力论、发展阶段论、发展条件论在内的"文明发展观",全面而深刻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这个发展观,是正确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方针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3.
柳菊兴 《理论月刊》2004,1(11):30-32
当代中国发展实践产生了邓小平发展思想。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建构框架,主要是由哲学基础、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和判断标准四个层面架构起来的。邓小平发展思想具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一切本质属性,又具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特征,更具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本土化特性。它深刻地蕴涵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的规律,就是最基本的哲学基础。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哲学上的结晶,“两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两论”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十七大报告既是对“两论”的继承又是在新的历史阶段上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方法。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科学含义 ,认真探索先进思想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对当前的“三个代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胡婵 《前沿》2010,(11):32-34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四位一体”的全民发展观,不仅揭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还创造性地把“社会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继承和发展了恩格斯的社会合力论思想。  相似文献   

7.
粟多树 《前沿》2006,(9):231-233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根据新的形式和任务提出的新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深入剖析和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是当前理论界宣传界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宣传和教育,把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搞乱了的思想理论问题重新纠正过来,正本清源,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上来。一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诋毁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谬论发人深省。他们除了大量的谩骂和喧嚣之外,其主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所谓“过时论”。他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以新的视野、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拓宽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是对马列毛邓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江泽民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全面发展、优先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发展目标等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充分体现在江泽民的发展观中。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观的两大理论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本质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观的两大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1.
吴苗 《前沿》2011,(16):58-61,66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的总体看法和观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历史发展的真实研究与表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性特点作出阐释与发展。恩格斯在其晚年作了更深层次的阐释,提出了历史发展的“合力的作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也具有时代化特征,为解决时代发展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提供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性与时代化统一于其实践性本质。  相似文献   

12.
张治忠 《求索》2014,(12):77-80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蕴含了三个方面的价值维度: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人与自然和解的视角出发,以“类存在主义”取代“人类中心主义”,从价值观的角度辨正了“内在价值”的合理界定;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在中国的演进过程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个理论核心的“同一式’’发展的逻辑进程;从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的哲理辨析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价值实现途径必须是基于全社会对节约观达成一致共识,形成一种节约型的、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才能最终达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社会发展目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二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中国化,也是对它的一次理论超越。主要表现在: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结合;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的结合;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地概括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及基本对策,简明地勾勒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远景蓝图,既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具明显的前瞻性,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江泽民同志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内容的创新”,对可持续发展观作出了理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陶迎 《理论月刊》2000,(7):22-25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前提和基础。但近来“台独”势力先后抛出“公投论”“两国论”“台湾主权独立论”等言论,严重违背了一个中国的原则。本文从国际法基本原理出发,论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合法性,并揭示出“台独”谬论的实质是对国际法的违反。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重大创新,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的重大飞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深入探究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对于我们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树立科学发展观,首要的问题必须科学回答“发展的主体是什么,发展的动…  相似文献   

17.
李杰 《理论月刊》2007,(1):13-15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人学的人道主义解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两个马克思”论。他们认为《手稿》的人道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晚期的人学思想是早期思想的退化。二是“统一的马克思”论。他们认为“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即,只有一个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人道主义的阐释者都把自己学派的观点与马克思人学思想糅合在一起,只突出了马克思人学的价值性,而忽视了其科学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8.
、认、(文章按期数先后排列,括号中前一数字是期数,:后一数字是页码) 。‘特约专稿·一‘贾关于物质范畴的历史与逻辑的分析.’_〕._ ·坚持四项签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论加强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三权分立的理论与实践剖析 一一兼驳用“三权分立”取代人民代表大会制的谬论.·析“腐败不可避免论”的危害及其荒谬性准确理解“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科学思想’‘赵学清不容歪曲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断张善波吴康龙马克思主义永远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王志春一凌波浅议“没有硝烟的新的世界大战”反对资产阶…  相似文献   

19.
(报纸名称后面的数字是文章发表日期;期刊名称后面的数字是期数)(2004年12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人民日报12.6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王万宾)人民日报12.9在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人民日报12.13论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任仲平)人民日报12.17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光明日报12.21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与实践“三个代表”重…  相似文献   

20.
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科学发展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的重大发展,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形成的重大理论突破。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十分重要的基本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是否承认发展,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是区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主要标志,也是区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分界线。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那种发展过程的阐明。”“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列宁也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即将崩溃的问题,去考察未来共产主义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