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财讯     
《南风窗》2013,(17):20-20
有些城市严格算已破产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日前在"2013年崇礼·中国城市发展夏季论坛"上指出,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短期行为值得反思,底特律破产对于中国地方政府是一个很大的教训。黄守宏表示,如果中小城市发展不注重产业的集聚,如果地方政府热衷于负债造城,底特律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黄守宏还进一步指出,事实上有一些地方的政  相似文献   

2.
谭保罗 《南风窗》2014,(9):66-69
<正>低回报的投资,总有结束之时,必须看地方政府是否还能借到钱,是否还可以用各种理由要求中央财政给予转移支付。过去这些年,中国的"打房派"一直被城市中的"多数人"嘲笑,因为房价从来没降过。而投鼠忌器的"调控"和房价上升的现实,更让许多人的资产得以升值,久而久之,中国社会几乎形成了一种对房价坚挺的笃定心理。从财务学来讲,土地是世界上少有的永不折旧的资产,但这只是指那些"好  相似文献   

3.
易宪容 《南风窗》2007,(22):58-60
房地产市场本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而无论是房地产企业还是房地产投资者仍然都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可利用政府土地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把房地产市场的高风险转移到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以及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4.
陈和午 《南风窗》2012,(9):32-34
中国经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一个是地方融资平台,另一个是房地产市场。而这两个领域基本上又都捆绑在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上,这意味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将深度博弈。稳增长无虞  相似文献   

5.
邢少文 《南风窗》2012,(12):10-10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经济还是没有摆脱"审批经济",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要审批,企业向各级政府要审批,价格审批、牌照审批、贷款审批,各种审批使得民资在进入之后缺乏足够的经营自主权,处处受限。  相似文献   

6.
张再金 《南风窗》2013,(13):33-35
经过10年的酝酿,房产税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初步就绪。在舆论方面,经过10年的讨论,房产税的改革已经被大体默认,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房产税改革推出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调控房地产市场。房产税的改革目标一直很清晰,就是将其培育为地方的一项稳定的收入来源,逐步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遏制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冲动,鼓励地方政府从关注经营城市转向提供公共服务,为城市居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房产税所增加的税收收入对地方政府的吸引力不够,相反,地方政府所顾虑的是,房产税可能冲击当地的房地产市场,从而影响房地产相关的其他税收收入以及土地出让收入;征收房产税可能面临纳税人的抵制以及由此引发的不稳定风险,也使地方政府对房产税避之不及。  相似文献   

7.
岳彩周 《南风窗》2013,(18):64-66
问题的关键是项目本身产生的收益能否支撑10%以上的融资成本,如果不能支撑,再碰上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兑付风险将不期而至。音乐停了,舞还在跳,只是舞伴变了。为了原来上马的项目资金链不断裂,地方政府正在饮鸩止渴,到处借钱。在银行渠道收紧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后,政信合作正成为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中国信托业协会8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我国信托资产规模达到9.45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融资的政信合作业务规模增至8041.88亿元。这是在刀尖上跳舞,但物极必反,这场刀尖上的舞蹈正接近尾声。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0,(19)
<正>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8月24日表示:"要进行税制改革,重新设计我们的税种,重新设计我们税收的分享比例,重点是要健全地方税的体系,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的能力,要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的税政管理权限。"这是新一轮税制改革的一个信号。其中,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的能力受到普遍关注。舆论一般认为,增强地方财政收入能力,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出现了问题。土地财政恶化是地方财政风险的重要诱因,也是中央政府开  相似文献   

9.
许圣如 《南风窗》2010,(11):66-68
地方"投资热"的根源在于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在地方官员政绩的推动下,一次次大干快上式的地方经济竞赛在所难免,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基本上都是全能政府,其辖域内资源要素动员能力会随着政治周期而循环。不改变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产能过剩的顽疾几乎不可能根治。  相似文献   

10.
在中央与地方两种动力的推动下,区域发展规划全面铺开。需要强调的是地方政府应该更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寻求新的发展途径,而不能仅仅打土地的主意。  相似文献   

11.
程默 《南风窗》2008,(19):69-71
许多地区的地方财政"退化"成名副其实的土地财政,地方政府退化为"房地产商的附庸"。这一局面的形成要从分税制说起,因为分税制是土地财政的根源。而最新的财税体制改革不仅没有朝着"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方向演进,反而在"强干弱枝"的路途上越走越远,地方政府收入与支出的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2.
越是经济困难时刻,人们越是关注政府改革。我们此次关注"小政府大社会"的地方实践,背景也是如此。围绕"小政府大社会"尤其是"小政府",各种观点分歧很大。具体到我们国家,经过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单纯从"法定"的公务员数量上看,无论是国别比较还是纵向比较,给人的印象是今天的政府已经是"小政府"。由于在诸多领域政府提供的必要管制、公共服务仍然不足,从逻辑上说,政府改革似乎是从小变大,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13.
陈和午 《南风窗》2013,(25):52-54
城乡建设用地入市"三同",不能只就土地谈土地,还要考虑土地背后的户籍制度、财税制度、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等,才能将中国这一片复杂的土地处理好。土地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新一轮土地改革政策定下基调。从新一轮土地改革政策的导向看,在土地改革上的确有一些新的提法和突破,《决定》强调,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农村土地流转预期也趋于升温。但就政策的基调而言,总体还是  相似文献   

14.
媒体     
《南风窗》2012,(4):18-18
01主动权和积极性英《经济学人》2月4日重庆和上海首征房产税。这一政策在中国是新鲜事物。赞成者认为,房产税将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两个最大的难题,一是席卷整个房产市场的高温,二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地方债务反映了中国独有的财政收入与政府责任的分割。宪法承诺让  相似文献   

15.
黄卧云  刘学尧 《南风窗》2007,(12):27-29
无论是从人口规模上看,还是从地域范围上看,县都是建立有活跃的民主参与的法治政府的理想起步单位。  相似文献   

16.
林家彬 《南风窗》2013,(10):10-10
10年来的房地产调控之所以大多变成"中央空调",一些重要的体制和机制性因素造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激励不相容,是根本性的原因。首先是财税体制。从作用于地方政府行为方式的角度看,现行财税体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一是事权与财力不相匹配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二是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的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三是  相似文献   

17.
一项用来收编地下金融的小额贷款公司政策,在各级政府不愿负担责任的软抵抗下,有流于形式主义的危险。企业融资还是只能靠银行,银行还是排斥民营资本,中小企业还是缺钱熬过寒冬。  相似文献   

18.
简单而言,政府绩效就是一定时期内政府职能得以实现的成绩和效益。显然,评价政府绩效,前提在于界定政府职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推行市场导向改革,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及重新定位既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又是行政及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基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有限有效的现代政府的治理理念,中国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价不仅仅是对因政府作为而带来社会经济变化"增量"的度量,更重要的是通过此种评价,引导政府作为,推动职能转变,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9.
高新军 《南风窗》2010,(23):26-28
地方政府通过创新实践,正在制度层面推动中国的改革进程。"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举办了5届,那些获奖的项目为什么有的还在坚持和发展,有的则处于停滞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秦进 《南风窗》2011,(24):39-40
如果能够换一种思维,地方政府把身段放柔软一些,让"利益代表"能够进入体制内,让他们在理性和法治的轨道上理性维权,就有可能走出以前矛盾冲突的恶性循环。近些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城乡结合部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矛盾。这些矛盾的核心在于农民的土地,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征用土地能够获得土地变更性质(从农业用土地到建设用地)带来的巨大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