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各国关于协议离婚的程序大体可分为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两种,前者以进行行政登记为协议离婚的必经程序,确定协议离婚由行政机关管辖;后者以经过法院的批准或裁决为必须,体现出离婚问题的单一司法管辖原则。依行政程序的协议离婚又有户籍登记程序和行政登记程序两种类型,前者由户籍机关登记离婚,后者由行政官员或民事登记官员批准。我国对协议离婚即是采行政登记程序。当事人自愿离婚的,只要符合法定条件,都可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依行政登记程序办理协议离婚有利于国家对协议离婚进行管理和监督。但是,就我国目前实施的离婚…  相似文献   

2.
《法庭内外》2010,(4):58-59
法官:我姐与其丈夫李某因感情破裂,在3年前便达成了离婚协议,并自此一直分居,也没有任何来往。2009年3月,我姐与王某申请办理结婚登记,并领取了结婚证。李某得知后,出于报复提起了刑事自诉,要求追究我姐的重婚罪。  相似文献   

3.
问:我和我丈夫想办理协议离婚,但是我不知道相关的流程是怎样的?——张女士答:根据我国《婚姻法》第31条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  相似文献   

4.
一、案件类型和特点实践中,对婚姻登记机关离婚登记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一般有如下两种类型:一是对离婚协议书内容不服。原告作为婚姻关系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以下简称其他人),对婚姻关系当事人在离婚登记时订立的离婚协议书存在异议。二是对婚姻登记机关受理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登记不服。国务院《婚姻登记条例》规定: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办理离婚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  相似文献   

5.
一、离婚协议公证的可行性协议离婚是指具有合法夫妻关系的双方当事人感情确已破裂,并无和好的可能,双方自愿离婚,并就家庭财产的分割和子女抚养等方面达成适当的协议的前提下,经调解无效而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离婚的手续,解除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协议离婚的主管部门是各级婚姻登记机关。根据忡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婚姻登记办法》的规定,协议离婚的行政程序包括:申请。审查、批准三个环节。其中审查环节成为协议离婚行政程序的关键。审查是指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离婚申请根据婚姻法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所作出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法律咨询     
《江淮法治》2011,(24):50
我可否申请撤销儿子儿媳的离婚协议编辑同志:我儿子与媳妇结婚时没有房子,住进了我的一套老屋,当时我没有说把房子赠给他们,只是让他们住。房产证、土地使用证上都是我的名字,一直没有变更过。可最近他们离婚,竟然在离婚协议中将我交由他们使用的房产进行了分割,且已经到民政部门办理了离婚登记。请  相似文献   

7.
沪家解忧     
我和我的妻子是1995年结婚的,2007年我们在民政局协议离婚,当时离婚协议中约定房子给我,我给她20万元人民币。之后给给过她10万元,还有10万元没给。2008年年底时我和她又复婚了,但是我们发现两人还是没办法在一起又想离婚。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忠县三汇法律服务社问:甲乙向法院诉讼离婚。法院受理后,甲乙又自愿协商对离婚所涉事项达成了协议,并持协议到当地婚姻登记机关领取了离婚证。甲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法院不予准许,并将婚姻登记机关所发离婚证收缴,后以判决形式准予离婚;请问:法院和婚姻登记机关谁的做法对?答:从形式上看,甲乙双方持自愿离婚所达成的协议向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婚姻登记机关向甲乙双方颁发离婚证。并无不当。但是,从实质上看,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依法婚姻登记机关是无权受理的,或者男女双方同意离婚.但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不能…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代社会,离婚率不断上升,人们看待离婚也发生了变化,相当一部分当事人自愿办理协议解除婚姻关系手续.协议离婚也已慢慢成为损害妇女权益的另一种形式:妇女一直以弱势群体的身份存在于社会群体中,在协议离婚中.她们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妥协于另一方.怎样去维护离婚中妇女的合法权益,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1、离婚的方式内地的离婚方式有依行政程序协议离婚即男女双方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解除婚姻关系和依诉讼程序判决(包括通过法律程序调解)离婚两种,而香港的离婚则实行单一的诉讼离婚制度,不存在男女双方不经诉讼程序协议离婚(不管是一方要求离婚还是双方同意离婚)。所有合法婚姻关系的解除都必须依法定的诉讼程序由法院判决方能生效。2、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内地《婚姻法》第10条也规定了婚姻无效的若干情形,包括:(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到法定…  相似文献   

11.
Q:张律师,您好!
  我和我前夫是2007年结婚的,我在2009年生育了儿子。2014年上半年,我发现前夫在外与别的女人有暧昧关系,于是我向他提出了离婚。经过协商,我们去民政局办理了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中约定:“我们双方婚后购买的一套房屋原为我与前夫共有,我们离婚后,我前夫自愿放弃该房屋中的一切权利,并配合办理过户手续,将该房屋权利人变更登记为我与儿子共同共有。”  相似文献   

12.
婚姻登记机关在法院已受理当事人的离婚诉讼之后又办理其离婚登记手续,其行为是否有效?编辑同志:在我院受理周某诉刘某离婚一案后,周、刘二人即达成协议到当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离婚,登记机关发给了双方离婚证书。周某据此来院要求撤诉。一种意见认为:婚姻登记机...  相似文献   

13.
《法庭内外》2009,(12):59-60
法官: 我半年前与前夫因感情彻底破裂而离婚。我们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得商品房两套及少量基金,离婚时法院对我们的离婚案件进行了调解,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进行了平均分配。离婚半年后,我偶然得知:在我们办理离婚时我前夫隐瞒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存款和另外两套房产。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与社会》2008,(11):48-48
问:我与田某在10年前结婚,当时在玉林市办理结婚登记。3年前,我和田某同时调到南宁市工作。现我们协议离婚。但两本结婚证都找不见了。朋友说如果没有结婚证,只能向法院起诉离婚而不能申请离婚登记。请问:遗失结婚证如何办理离婚登记?  相似文献   

15.
吴子 《江淮法治》2014,(16):12-14
正当前,离婚有两种方式:一是协议离婚,到民政局办理登记离婚。二是男女双方有争议,到法院起诉离婚,通过法院调解或判决,在法律上解除婚姻关系。可以说,两种离婚方式并轨运行。可是,法院和民政局之间信息并不联网。当事人通过法院离婚后,无需到民政局更改婚姻登记信息,仅从民政局婚姻登记信息网上查看,婚姻仍处于"正常"状态。正因如此,也就形成了难防的骗婚、骗贷等各种漏洞。因此有法学人士称,为避免婚姻纠纷,两个系统应实行婚姻信息联网,建立公民婚姻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6.
《检察纵横》2012,(6):50-51
2011年10月,我与前妻到区民政局协议离婚,并在《离婚协议》上写明:双方一致同意离婚,夫妻共同所有的住房归儿子所有。该协议在双方签字后经婚姻登记机关确认了法律效力,并发放了离婚证。现在前妻打算再婚,由于我儿子还小不谙世事,我担心她再婚后可能会打儿子房子的主意,因此我打算不将房屋过户到儿子名下,请问我是否有权这样做?  相似文献   

17.
1999年元旦,孙子明与娄丽华办理了协议离婚的手续,同时,孙子明与娄丽莹办理了结婚手续。面对两个意义不同的本本,3个年轻人怀着不同的心情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992年,牡丹江市某中学教师娄丽华下班到幼儿园接她4岁的双胞胎儿子回家。她习惯地把小儿子孙小伟放在自行车前座把大儿子放在自行车后座,便使劲往家蹬。因为今天是丈夫孙子明的生日,她要早点回到家,给丈夫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给丈夫一个  相似文献   

18.
根据婚姻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协议离婚是指取得结婚证的夫妻经协商一致达成离婚协议,并经婚姻登记机关登记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协议离婚制度则是有关协议离婚的条件、办理的机关、具体的程序、相应的法律责任等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和。协议离婚制度是我国婚姻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有关该项制度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内容较简陋,因而存在着的缺陷较多。本文试就目前协议离婚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进一步完善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当前协议离婚制度存在的问题协议离婚制度是婚姻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  相似文献   

19.
老怀 《检察风云》2014,(13):66-68
当前,离婚有两种方式:一是协议离婚,到民政局办理登记离婚。二是男女双方有争议,到法院起诉离婚,通过法院调解或判决,在法律上解除婚姻关系。可以说,两种离婚方式处于同时运行状态。可是,法院和民政局之间信息并不联网。当事人通过法院离婚后,无需到民政局更改婚姻登记信息,仅从民政局婚姻登记信息网上查看,婚姻仍处于“正常”状态。正因如此,也就形成了难防的骗婚、骗贷等各种漏洞。因此有法学人士提出,为避免婚姻纠纷,两个系统应实行婚姻信息联网,建立公民婚姻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年前,任某与丈夫因感情破裂而协议离婚。他们有一个8岁的男孩,根据协议随男方一起生活。离婚时任将自己所分得的2万元转到了儿子的名下,同时每月给付一定的抚养费。最近,任的前夫因生意需要,私自把这笔钱取了出来。她得知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