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认识方法上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我认为,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雇工经济剥削与道德问题的认识,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第一、有的同志认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雇工经济剥削的问题,只能从经济方面去谈,最好不要从道德方面去谈。这种观点把经济现象和道德现象割裂开来,直接影响着理论研究的深入。既然可以从经济上认识剥削,也就必然可以从道德上去谈剥削。因为经济和道德具有彼此相通、互相渗透的一致性。人们的经济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道德意义。或者  相似文献   

2.
经济研究要有政治立场,是要求我们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实际工作者在进行经济问题研究、提出经济政策建议和经济改革主张的时候,要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以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任的态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要从“三个有利于”出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  相似文献   

3.
“入世”后,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域经济,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与“入世”后的世界经济接轨呢?笔者认为: 发挥比较优势。县域经济要适应“入世”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分析比较优势,追求比较利益。首先,对“入世”之后地方产品的竞争力要心中有数,削减、调整劣势产品,腾出资金、资源对那些可与“洋货”抗衡的实力型产品实行重点扶持,让其滚大做强。其次,要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和政府的有效调控等优势,把这些优势与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创新能力“嫁接”,扬优抑劣,释放潜力。再次,注重把准经济发展的“安全水准”,把本地支柱产业、拳头产品的“安全水准”放到国际经济大舞台上去衡量,切忌“泡沫经济”产生。  相似文献   

4.
按劳分配同按要素分配不是一回事 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然生产要素中包括了劳动,按生产要素分配便包括了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为什么还要再讲按劳分配呢? 仅从经济现象来看,劳动要素收入和按劳分配收入,都是劳动收入。因此,容易把劳动要素收入与按劳分配收入看作是一回事。但从经济理论和经济  相似文献   

5.
经济欠发达地区要与发达地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必须拥有一批懂技术、能创新、高素质的各类人才。因此,必须树立大人才观念,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去定位,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5,(9)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又要树立危机应对和风险管控意识,及时发现和果断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类矛盾和风险。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在巩固基础、增强底气上,把发展实体经济和  相似文献   

7.
<正>总书记强调,"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管总的要求,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这为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围绕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抓落实。几年来,内蒙古主动挤水分、去产能、去泡沫、控风险,提前两年完成煤炭、钢铁去产能任务,政府债务率明显下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今后要继续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来之不易的成果。要全面清理"僵尸企业",坚决淘汰关停环保、能耗、安全、质量、技术等方面不达标的企业,为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发展腾空间、让指标。要把  相似文献   

8.
目前奎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着思想认识不统一,组织管理上多头管理,地位作用难界定,党员难认定等问题,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在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上要有的放矢,要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更好地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党建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08,(10):55-55
高兴业在8月21日的《南方周末》上撰文指出:经济,对家庭而言,是柴米油盐等凡俗事;对国家而言,是生产、投资等活动。家庭与国家在逻辑上属于个体与整体唇齿相依的事,但到了经济专业人士那儿,就变成了恩格尔系数、机会成本等更去中国化的语言表述。这种表达并不被百姓所接受,因为他要很费解地去听瞳原本很熟悉的事。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浙江嘉善和长兴首批三峡移民的调查,发现其经济适应上具有经济状况改善但仍存在心理落差、就业非农化但职业选择具有模仿性等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形成又深受基层组织在移民生产扶持中的工作方式(我们概念化为“模糊人情化扶持”)影响,而使移民工作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要继续改进移民的经济适应状况,需转向明晰制度化支持,包括帮扶决策民主化、帮扶时间集中化、帮扶期限明确化、帮扶安排制度化、帮扶机制去人情化、帮扶方式市场化,真正实现移民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榆树市各级党组织对干部参加经济工作实践锻炼越来越重视,通过下派任职、挂职、换岗交流、轮岗创业等渠道,把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放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锻炼,放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练,使实践锻炼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工作中,我们感到也存在一些  相似文献   

12.
经济文化是影响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目前科技发展中存在的诸如技术进步缓慢、灰色技术使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缓慢、社会资本负效应等问题,都可以到经济文化中去寻找原因.在处理经济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关系问题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清经济文化的时代特点,实现增长动力源转换;二是科学看待创新风险,形成健全的科技文化;三是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推动自主科技发展;四是发挥政府作用,实现经济文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1)经济结构的涵义问题有的同志认为,经济结构是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的辩证统一。它反映了社会再生产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它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经济组织结构、投资结构、积累与消费结构、价格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等.这是广义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必须自觉地把组织工作放到发展县域经济的主旋律中去思考、去研究、去审视、去谋划,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良好的保证、服务和推动作用。强化班子建设,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县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必须从源头抓起。一是选准配强领导班子。要按照“年龄调轻、结构调优、知识调高、能力调强”的要求,重视选配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特别要选准配强“一把手”。坚持讲品德、凭实绩、重公论使用干部。对  相似文献   

15.
为构建一个稳定发展的和谐社会,农五师九十一团高度重视发展自营经济,实现团场发展,职工致富。一是把发展自营经济同职工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团连每年出台优惠政策,从思想上、技术上、物资上、劳力上、资金  相似文献   

16.
探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内涵 ,以及把握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任务。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看法。  一、正确地认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内涵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既要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更要着眼于长远发展 ,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促进国民经济再上新台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内涵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整体性调整。新世纪之初的前 1 0年 ,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把经济发展作为主题 ,把结构调整作…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943年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首次提出“国家安全”概念,长时间以来政治安全尤其是军事安全几乎成了国家安全的同义语。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安全有了新的内涵,人们把以军事安全为核心、包括政治和外交的安全称为传统安全,把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所构成的威胁称为非传统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指的是一国经济整体免受各种因素尤其是外部因素冲击,或即便遭遇冲击也能保持经济利益不受重大损害的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间相互交往增加,彼此依赖加深,经济风险在国与国之间传递,经济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归纳了学术界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观点。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目前学术界的提法并不统一,各种观点都有一定根据和道理,但多为对全球化不同方面或特征的强调。就其本质讲,不同观点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一把双刃剑,但对其反映出的一些深层问题,如是否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等,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三、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具有“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被压缩”等特征。四、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产生。有“该现象早已有之”、“是现代的新事物”和“历史上的经济全球化与当代的经济全球化”三种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一、动力机制县域经济的动力机制主要由影响县域经济增长的若干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复合关系构成。这些动力要素主要包括:1、自然资源及县域区位。2、人力资源,包括劳动力的知识技术素质、市场意识及劳动观念等。县域中较稳定的文化环境和人文环境使人力资源的构成往往具有地方群体特征。3、政府能动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县市政府及县市领导的能动作用非常突出。4、县域企业。县域企业的机制、实力等是县域经济活力充分体现,是市场机制力量的体现。5、资金。这些动力因素在发挥作用时有几个特点:一是动力因素在对县域经济的驱动上有时序性:“…  相似文献   

20.
陈云领导经济工作的主要特点:一是始终把保障民生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千方百计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吃饭穿衣等切身利益问题;二是经济工作领导机关要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调查研究、弄清真实情况上;三是经济工作采取重大方针政策或措施,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探索着稳步前进。他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