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会计信息是原始数据经过会计人员加工处理后产生的会计管理所需要的一部分经济信息。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以如实、客观地反映企业在过去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帮助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只有充分认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通过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公司企业的管理目标和决策目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最根本的要求。文章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会计在发挥其作用的过程中,因受到来自诸多方面消极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和财务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会越来越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隐蔽性,其危害性也更加严重。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政府和企业及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我认为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会计管理体制创新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措施会计管理体制是指“根据经济体制的整体要求,对一定范围内的会计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是一种商业语言,它的质量对经济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相当普遍。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最关键的是内部经济利益的驱动,当然政府行为也不够规范。需要采取的对策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应的建立一套新的适合经济发展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转变和规范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目前扰乱会计工作秩序的重要因素,这严重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影响宏观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新《会计法》从立法宗旨、会计责任主体、提高会计人员地位和素质等方面对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重视。会计信息能直接反映出国家、部门、企业的经济成果和经营状况。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等经济行为。目前,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已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甚至是国家宏观决策部门的决策行为,给我国经济生活带来很坏的负面影响。造成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不真的原因很多,其中,会计人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些会计人员缺乏敬业精神,事业心、责任心不强,政治业务素质不高,专业水平不强,致使会计秩序混乱,信息不真。如果…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失真有客观性失真和主观性失真之分 ,其产生的原因又是多种多样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首先是加强、完善会计准则 ,使会计处理方法更加科学。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减少工作失误。严格落实《会计法》 ,执法要严格。  相似文献   

8.
会计委派制是指政府部门、产权单位向其所属单位委派会计人员,并授权会计人员监督所在单位会计行为和其他经济活动的一种制度。试行会计委派制度,不但能解决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预算外资金管理松驰等问题,而且还能推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但在推行中也存在一些弊端,本文就会计委派制度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加强财会基础建设 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加强会计法、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实行会计信息网络化管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然而,现实中普遍存在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对会计造假应采用多种对策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质量是企业管理的生命。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企业必须遵循这些原则要求,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范的应用却不尽如人意,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大公害。因此,采取何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会计信息的高质量,就成为当前企业经济管理的突出要务。本文试就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措施问题谈几点个人认识。一、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和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这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一定道德基础之上的,会计工作同样需要较高的…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主要在于会计人员自身、单位领导和主管部门以及社会监督三方面.对会计信息失真应实行会计委派制、强化内部管理、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加强社会监督等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真实、公正可靠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 ,但近年来由于造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问题。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政治利益的驱动 ,财会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不强 ,屈从于领导压力 ,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对财会工作监督不力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 ,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从法律方面进行规范性防范 ;第二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和政府监督 ;第三 ,加强对会计人才的培养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祥永 《工会论坛》2009,15(3):82-83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就是为了加强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财政管理运行机制,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会计人员在不受企业行政和经济制约的条件下开展会计工作,充分发挥会计的理财监督作用,从而有助于解决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提高会计信息在国民经济决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物价变动会计是为了反映或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而对传统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做出调整的一种会计理论、方法和程序。物价变动会计有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现行成本会计、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等三种基本模式。物价变动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依然是困难重重。存在着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滞后,会计信息披露范围较窄,物价变动信息来源的局限等问题。建立社会重要资产物价指数体系,调整和发展资产评估及账项调整工作,扩大会计信息披露范围,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完善财会法规。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已成为立法机关、政府、投资者、社会公众以及会计界人士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会计信息失真使投资者失去对公司的信任;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并且有损企业形象,扰乱宏观经济秩序。因此,遏制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 什么是会计信息失真?简单地说,就是会计信息没有反映经济真实。企业的经济真实是企业客观存在的经济事项及其状况。不管会计上如何反映经济事项,这个经济真实总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的一切活动,包括生产、销售、融投资决策等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对企业经济真实的可靠反映上。财政部最近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越来越成为社会急需人才,会计信息也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等使用者所重视,也是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当今社会经济活动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使会计领域面临着诚信危机,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主要原因是 :会计规范不完善 ,监督力度不够 ,外部环境不成熟。改善会计失真应做到完善会计制度和法规 ,加强监督制约 ,强化上市公司更换注册会计师的管理 ,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培养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9.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计量、核算、监督和参与经济决策,随着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要求更加强烈。然而,我国目前会计实务的质量还比较低下,会计披露质量低劣,虚假会计信息的诚信缺失问题非常严重。本文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认为,我们必须采取手段,提高企业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认识,加强会计法规的执行,整顿会计秩序,全面提高会计实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是会计工作的生命 ,但现实中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普遍存在。其原因在于 :会计制度不完善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 ;巨大的利益驱动 ;监督和监管力度不够。必须在会计法制建设、会计人员教育培训、监督和监管等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