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陶杰 《南风窗》2011,(24):93-93
有了科技,人类正奔向全知全能,千里眼顺风耳,青春常驻,康长生,都已经触手可及。但人生到底为了什么?因为享受了科的好处,许多人都自动放弃寻求答案。乔布斯病逝,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人人都用手指头Command,打电话、上网、听音乐、玩游戏,一部电话成为现代大都市生活的重心。除了电话、计算机,还有电视,他通通想改变;还有一套软件听命于人,以后,连手指头也不必动了,发短信、问天气,包括找老婆的行踪,查小孩的课程表,只要张嘴发声,都有求必应;也不必担心一个人孤零零无处倾诉,计算机可以代为沟通。  相似文献   

2.
"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国外学界的广泛关注。整体上看,国外学界大致沿着"动机·行为·影响"的逻辑主线,在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已经和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展开研究,并普遍对其构建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达成一致共识。虽然存在偏重实务研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学理关注不足、用西方结盟式共同体与零和博弈理论等旧理念解读中国国际战略等局限,但其"动机·行为·影响"研究逻辑、多学科研究视角与综合性研究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空中楼阁、一厢情愿的事,而是实事求是、多国互动的任务,必须科学把握必然性与过程性的统一,始终坚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3.
明亮的眼睛     
2002年,我有幸被邀请去瑞典做了一项以"人类的故事"为主题的世界戏剧的研究工作。来自中国、印度、莫桑比克、瑞典,还有意大利、丹麦等国的艺术家们聚集在欧洲的瑞典,进行了长达4个多月的"人类的故事"为主题的世界戏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人类是伟大的.是因为人类曾拥有信念.拥有爱。人类是痛苦的.是因为人类要继续坚守这一信念.坚守这爱。在这个因利益争斗日益浑浊的世界.在由地狱通往天堂随时可能来临的荆棘与风暴中.也许真实的足迹、真诚的呼唤会被暂时掩埋.但我坚信:世界上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倾听你讲的故事.活着就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球问题具有全球普遍性、复杂性、整体性和严重性。它决定人类的共同命运,已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只有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全球问题的出现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有关,更同人的片面发展有关。人类自身的思想观念与全球问题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要从根本上解决全球问题,必须更新人的思想观念,提升人的素质。当前,人类已经开始关注全球问题,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最近一年多来由里到外频频曝光的丑闻,给了美国一个极好的用来推行自己利益和价值的机会。60年前,或迟或早参加对法西斯宣战的51个国家怀着“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的信念,签署了标志集体安全思想付诸实践的《联合国宪章》。若干年后,美苏主导下的联合国陆续吸收了二战的战败国、欧洲的中立国,以及亚洲和非洲的新独立国家,到今日为止,联合国大会已经拥有了191个成员国,安全理事会有15个成员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有54个成员国,国际法院则有来自不同国家的15名法官。此外,聚拢在万国旗下的还有一些专门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贸易组织等相关组织,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呼风唤雨,而又共同护卫着联合国这艘载着当代人类正义和希望的超级航母。然而,已步入花甲之年的联合国最近却丑闻缠身,其今后走向也一度让人备感困惑。  相似文献   

7.
2002年.我有幸被邀请去瑞典做了一项以“人类的故事”为主题的世界戏剧的研究工作。来自中国、印度、莫桑比克、瑞典,还有意大利、丹麦等国的艺术家们聚集在欧洲的瑞典.进行了长达4个多月的“人类的故事”为主题的世界戏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上邪教的名目形形色色,但其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本质却是一致的。邪教之邪,除了妖言惑众、神话教主、诡秘结社、非法敛财、敌对社会等等之外,还有一个鲜明特征,那就是无视生命。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经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  相似文献   

10.
<正>已经晚上11点钟,顺义卧龙公园内的游人们大都已经回家休息了。可是在公园的北广场上还有人头攒动、灯光闪烁,一名中年人正在指挥十几位工人安装高大的背景板,另一名年轻小伙则是和音响师一起,一遍遍的调试着音响。此时,旺泉街道社区工作科办公室的灯光也在不知疲倦的亮  相似文献   

11.
诸君,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有人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衣冠,而动物没有衣冠”;又有人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有自己的恶习:诸如战争、暴力、色情、赌博、吸毒、谋杀、贪婪、寻替罪羊等等;还有人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思想。马克思主义说,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当然,仅凭制造和使用工具并不足以说明人类何以会保持进步。比如为什么人类没有停留在旧石器时代,日日陶醉于自己的“丰衣足食”。那时候的石制工具不是已经被我们的考古学家们发掘出很多了吗?为什么人类不断进步?因为人类有一种“洗心革…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纽约港事件”的关注,首先集中在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上。可以说,这次恐怖事件也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影响最大的恐怖事件,它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浪潮的一个高峰,标志着恐怖主义从一般的行动上升为世界规模的战争,标志着世界恐怖主义性质的变化,可能也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恐怖主义现在已经超过了美国一再声称的所谓“导弹武器的扩散”的威胁,超过了毒品的威胁,成为对人类生存、安全和生活价值观念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13.
文饭小品     
古远倩 《法制博览》2010,(18):49-49
万物当中,如果不算人,又美又有用的不是花,更不是高楼大厦,是米。 其实花已经了不起,假如世上没有花,再有想象力的人也想象不出花的造型和色彩,更想不出花的态度,如娇嗔,如半醒,如婴儿。而花影响了人类对线条图样的基本认识。看商代青铜器,看瓦当、衣服图案,除了动物就是花。花是人类美术的启蒙者。  相似文献   

14.
李宁 《法制博览》2013,(3):295-296,272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环境突发事件高发期,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公安机关,必须在突发事件处置中发挥其应有的职责,但由于目前公安机关的处置职责因法律法规、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因此加强对突发事件处置中公安机关职责的研究,对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将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孔志国 《南风窗》2016,(4):93-94
正厘清能源领域的真问题、假问题,找到人类和能源关系的恰当切口与合适姿态,是非常迫切的问题,而这又以梳理能源和人类互相作用的规律,理性定格人类能源观等为前提。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世界不是已经处在能源巨变的过程中,那么也是处在巨变前夕。借助新发现或者科技进步,风电、太阳能、核聚变、页岩气、可燃冰等新能源,均被各自行业寄予承担能源领域"终极救赎"的厚望。而更多人则看到了互联网和清洁能源结合在一起的威力,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智能能  相似文献   

16.
看的诱惑     
蒋子龙 《法制博览》2009,(10):68-69
人类的所有情感,都可以用“看”来表示:“一见钟情”是得益于看,“眉目传情”是会看,“反目成仇”是看出了麻烦……除此还有“侧目而视”、“目眦尽裂”、“蔑视”、“藐视”、“眄”、“瞪”等等。  相似文献   

17.
葛丹 《工会博览》2024,(6):63-64
<正>这一刻,哪怕冰天雪地,哪怕人烟稀少,哪怕所有破灭都无人问津,也觉得步入未来的日子,都会一直像这样生机勃勃下去了。人类迷恋尽头,相信那里有至纯、永恒和不朽。时间的尽头遥不可及,好在,四季循环里还有一个皎洁的冬,国境边界还有一个标志性的北:北纬53度,漠河。2020年因柳爽的《漠河舞厅》的爆火,那个传说中会有极光出现的村落,地理课本中祖国境内纬度最高、中国最北的城市,慢慢掀开了它的面纱。我曾与漠河三度结缘,  相似文献   

18.
某日,一个导游带着外国旅游团上越秀山居高观景。“东面蓝瓦穹顶的建筑物是中山纪念堂,在山下还有一座科学的殿堂,也就是广东省科学馆……”大家顺着他的手望去,只见一股浓烟腾空而起。“风景区怎么还有工厂?”“烟囱怎么竖在这里?”突然一名外宾叫道:“不对,是失火了!还有火光。”导游尴尬地答道:“已经不止一次了,可能是烧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是一个知识高速增长的世纪,尤其是在最近20年里,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在知识开发和传播方面有了先进的技术基础,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知识。人类已经进入知识时代,至少在经济方面是如此。但是,对于政治发展来说,却并不如此乐观。知识时代到来了吗?要回答这一问题,并不轻松。  相似文献   

20.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解放的伟大导师马克思逝世已经整整一百年了。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加速运动的过程,人类历史在这一百年当中的进步,是以前任何一个世纪都望尘莫及的。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所造成的无比巨大的生产力、以及在向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探索中所表现出的能力,正使人类迅速地摆脱自然界的奴役。以马克思的学说为指导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