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镇年韵     
春节情浓,年韵悠悠。 记忆中的年味,总是飘着一缕腊肉的余香,那生我养我的家乡小镇,过年就是一场盛大的演出:那古老的族谱,那香烛缭绕的祭桌,那地摊上的年货,那放鞭炮的玩童,那橘皮糖的芳香……小镇浓郁的年韵,依然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2.
访曹诚将军     
访曹诚将军□牛守贤我是在拜访一位功绩卓著的81岁高龄的名将。他那缓慢稳重的谈吐、清晰准确的记忆、谦虚和蔼的神态、浓重深沉的乡情,更加增强了我对他的崇敬之情。1997年10月6日下午4时许,在北京西郊曹诚同志家里的会客室。访问一开始,我先送给他几本反映...  相似文献   

3.
竹柳山中有一片红枫林万绿丛中舞缤纷每一片枫叶红似火恰似天边的火烧云青青的竹草草的柳伸出万双描春的手好象是人大代表伫大地满腔的春思抒不够烧红山风烧红了岭烧红山上的爱晚亭万绿丛中枫林动捧出大山千般情摘一片柳叶作柳笛绿色的春歌吟不休米一根革竹作竹苗清脆的绿曲长悠悠山间的那片红枫林恰似人大代表情壮丽河山无限美炽烈红枫倍传神青青的竹,革草的柳长青的生命写春秋绿韵染得山川美满目春色美不胜收枫林颂(外一首)@赵仁广~~  相似文献   

4.
学会感恩     
程洪波 《中国保安》2014,(24):158-158
一年四季,冬来到。凌冽的寒风袭卷着大地,把秋天里遗落的景致一扫而光,我们静静地坐在窗户旁聆听窗外,风魔嗷嗷的嚎叫声,在荒芜的冬季里疯狂的肆虐着大地。 这残酷的冬天已无往日那美丽的壮观了,那风景如画的枫林、白桦林却成光秃秃的一片,马路上清洁工人忙碌着清扫躲在犄角的落叶,冬季是他们最辛苦的日子。园林绿化多了,公园美了,路旁景色多了,可咱们的工人,从早到晚不停地扫啊,扫啊,美丽的都市离不开园林的装扮,更离不开我们黎明中的清洁工人……  相似文献   

5.
三甲医院、科研院所、高档住宅、老式公房……众形态、个中人,在徐汇区枫林社区交错共生,不芜杂,不张扬,似繁花般绚烂、静好。这份怡然自若的“枫林”之美,源于社区治理者、参与者的勤耕细作。应民意、汇民智、解民忧,这个暖春,在倾心竭力服务群众的进程中,枫林人续描着如花美卷。  相似文献   

6.
《上海机关动态》2009,(5):34-34
自2002年起,徐汇区财政局先后与枫林街道的黄家宅居委会、安康居委会进行结对共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活动平台、丰富活动内容,深化活动内涵。  相似文献   

7.
晓沙 《台声》2008,(11):76-79
记忆是一条深远而蜿蜒的隧道,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其文明记忆尤其悠长而深邃。当我们游走于首都博物馆的“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现场,古老的中华文明,从遥远的时空中走来,向您展示中华文明昨夜灿烂星辰中最为耀眼的明星,向您展示最能唤醒那尘封已久的美好记忆的文物瑰宝。特展盛宴已经落下帷幕,但记忆的脚步却沿着时间的长廊,从史前到明清,纵横九州寻找历史遗迹,阅读朝代兴亡更替,感受五千年文明辉煌。  相似文献   

8.
范焱 《台声》2002,(10):26-27
夏末初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第5届台湾听众联谊会”我们又一次迎来了台湾岛内的听众代表,有故友,更多的是新朋。从北京到大漠绿洲敦煌,再到古城西安,虽然只有短短7天时间,但无拘无束的交谈,和谐轻松的气氛,带给我们的是欢乐与友情,在每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F4和“杉菜”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本届听众联谊会的特点,那就是“年轻”。17位听众的平均年龄34.2岁,其中5位还是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朝气蓬勃,充满着青春活力。这几位大学生刚好是4男1女,于是一个时髦、流行的称呼在联谊会开幕当天便流传开来:…  相似文献   

9.
在近2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他们大都从我的记忆中渐渐淡出,而去年毕业的学生,却注定成为我永不磨灭的记忆,因为那是我送走的第一批红瑶女子初中班。白云乡红瑶族,历史上有“狗不耕田,女不读书”的习俗,红瑶女孩上学率不足3%。红瑶女孩从小...  相似文献   

10.
当往日的岁月化作回忆的珍珠,在记忆的瀚海中激起层层涟漪,我终于明白。那是一种回忆的痛。还没有阅历过多少沧桑的变迁,但回忆的重量在心头已越积越沉。蓦然回首中,那记忆中的一切,早已成水中月,镜中花。 在电影里,让我们点燃记忆和激情。让心灵到达爱的彼岸……  相似文献   

11.
正岁月的洪流冲刷着时间的记忆,历史的光影倒回40年前。一场大地震,让唐山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工业城市遭受灭顶之灾。那是怎样一种充斥于天地之间的悲情!那是怎样一种绝境之中对于光明的期盼!那又是怎样一种足以让人沉默咀嚼的苦痛!长歌当哭,应该在痛定之后。10年、20年、30年、40年了,唐山人民对于那场灾难的记忆是否已经"痛定"?  相似文献   

12.
人生的“诺曼底”:“民间思想村落”咏叹调王东成泪眼模糊地读完了朱学勤的文章,心里盛满欣喜、苦涩与悲怆。记忆像一叶溯流而上的小舟,又一次穿越岁月的河谷,停泊在自己的精神故乡──长白山脚下那“六八年人”的“民间思想村落”。真的,那狭窄简陋、灯光幽暗,仅仅...  相似文献   

13.
靳岗寨垣营建始末吕枫林坐落在河南省南阳城西北10里许的靳岗天主教堂,是旧时天主教河南教区的总教堂。建于清道光24年(}844年),该教堂由外籍传教士安西满设计。征集。匠民夫上万名施L,落成后的教堂高大森严,具有异国风情。又于清光绪ZI年(1阴5年),...  相似文献   

14.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11):21-21
大同展览馆的平移和转向 在耿彦波上任前,外地人去大同,往往会对一个建筑记忆深刻,那就是大同展览馆。这座始建于1969年的建筑,因酷似北京的人们大会堂,被称为“山寨版”,让外地游客觉得很好玩儿,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  相似文献   

15.
又见青花菜     
又见青花菜乔闻钟那天去菜市买菜,竟看见了青花菜(也叫芥兰)。这种菜或许早就在我们四川的菜市上出现了,可我毕竟是回国3年多来第一次遇见。买回它来,也随之开启了我那尘封已久的记忆,刚去美国的那一段难忘的日子一幕幕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去美国的一个多月后,我...  相似文献   

16.
熊千梅 《当代广西》2007,(20):54-54
今年4月去湖南凤凰古城采风,回来已经有些时日了,但那散落在风凰的记忆却铭记于心.  相似文献   

17.
回家     
刘林 《当代广西》2010,(4):56-56
从我走出那千山之外的山村,回家的路就跌落在千山万水间,躲闪在消逝的时光里,藏匿在浩如烟波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8.
月是故乡明     
王涛 《中国保安》2014,(17):76-76
八月桂花香,中秋月最明,月亮年年圆,桂花年年香,但我总坚信:月是故乡明,花是故里香。金秋之夜,月白风清,桂子飘香,我如孤独的明月独自穿行在清冷的异乡,桂前望月,月下赏桂,那柔柔的月光和幽幽的桂香,连同我那淡淡的忧伤,穿越那悠悠的岁月,让我那飘香的记忆飘回暖暖的童年。  相似文献   

19.
体验飞翔     
尹萍 《中国残疾人》2007,(12):56-56
记忆中,打会走路那天起我就不能跑。所以,关于童年的记忆,基本上是在摔倒——爬起——又摔倒……那踉踉跄跄的脚步和周而复始的疼痛中度过。膝盖摔破结痂了,然而旧痂未退又添新痕。每当看到健康的小朋友在春天的绿草地上奔跑,我就羡慕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20.
人总是喜欢捕捉记忆的,对大地的记忆,对生命的记忆,对绿色的记忆。 2002年暑假,我去新疆的库尔勒讲学。在我的记忆中,飞机正在奋力穿越那茫茫的戈壁。穿越那毫无生命印记的山川谷地时,突然发现了一片小小的绿洲。她在一片荒芜中是那么抢眼,虽说我和她只是擦肩而过,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车尔勒是位于天山南麓、离塔克拉马干最近的新疆小城,维语中“库尔勒”的意思是“张望”、“眺望”。传说中,人们眺望的是天山的雪水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绿色。事实也是如此,人们只有到了这里, 才能感受到绿色的可贵。我终于有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