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报告中的一大亮点,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中共党代会上首次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概念,进而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规划和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上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被悄然介绍到中国前,协商民主的实践形态在中国其实已经存在很久了.随着新世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出台,规范意义上的“协商民主研究”迎来了第一个高潮.“中国协商民主”或“中国式协商民主”作为一个概念被首次提出.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相似文献   

3.
政党协商作为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的一条主线,是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首要形式.政党协商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价值理念、基本方式和制度机制,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重要原则.政党协商具有的高层性、重要性、组织性、立体性、有序性特点,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协公报》2015,(4):25-28
中共十八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强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作用、性质定位和目标任务,特别是对基层政协“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作了全面系统的精辟论述和战略部署,中共中央最近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为新时期基层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基层政协处在基层协商民主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在探索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不同道路的实践中关于中国民主政治的知识与经验增量发展的渐进过程,其发端在于依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产生的政党协商,并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逐步向社会协商扩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同构异形的协商民主,既有深厚的本土资源,又在方法论上借鉴了西方的理论与经验,共同塑造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其鲜明的特色和内在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对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党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7.
党际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当前,我国党际协商民主主要存在协商制度不健全、协商意识不强、协商过程不够民主等问题,应通过完善协商制度、增强主动协商、推动民主协商等路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确认协商民主概念并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而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规划和部署,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民主制度选择上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要求,着重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研究和人民政协四大功能研究,有助于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  相似文献   

9.
李占良 《乡音》2014,(9):19-20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就“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出了全而规划和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比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的概念在中国民主政治的历史上由来已久。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协商民主多样化是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有效途径;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中之重;加强政协民主监督职能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手段;政协队伍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举措。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内涵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价值,突出了社会公平的政治价值,提升了协商民主的实效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建设八个重要问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需要明晰协商民主八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关系,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协商民主的定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票决民主)的关系,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继续加强政党协商的创新性意义,政协协商在协商民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协商民主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关系,以利于今后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确认"协商民主"概念,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重要论断,进而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规划和部署,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民主制度选择上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尽管协商民主的理论产生于西方,协商民主在国家政治层面上进行实践却存在于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有了  相似文献   

13.
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是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选举民主相结合并体现中国特色的一种国家民主形式.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层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原因.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民主特色和政治优势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14.
前言     
《政协天地》2014,(1):7-7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中共中央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确认的“协商民主”概念。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对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平台,要认真贯彻三中全会的精神,不断健全工作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问题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如何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努力创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的新型人民民主制度和实现形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谈到五年工作和十年成就的时候,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开展”,在第六部分指出,要“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如何理解发展协商民主的全面性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左宪民 《求索》2008,(5):44-46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的内涵、形式和特征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票决民主和协商民主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13,(12):19-22,27-29
十八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强调“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8.
祁彪 《民主与法制》2014,(31):15-17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三制”民主政权到十八大首次提出并确认“协商民主”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概念,“协商民主”经历“萌芽、形成和确立”三个阶段,而人民政协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载体,也已经走过了65个春秋。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因此,从治理视角看,西方协商民主对于自由主义民主是一种治理超越。西方协商民主力图通过对民主理念的改造来弥补自由主义民主的缺陷,帮助自由主义民主摆脱现实治理困境和合法性危机。然而西方协商民主终究走不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制度框架,使其许多理论上的美好愿景难以真正转化为实践上的治理效能。与西方协商民主不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民主实践,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民主。它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有实践探索,革命胜利后又以协商的方式建国,而后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政党协商到政治协商,再到社会协商,最后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于西方协商民主又是一种治理超越,它在广泛参与、民主决策、多元共治、权力监督和主体培育等方面开辟了当代国家治理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要求“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部署。早在2006年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就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2007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也指出了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和实现方式。对此,我们要认真学习理解,深入研究探讨,自觉履职尽责,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