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佩 《协商论坛》2017,(4):46-47
建农业庄园、荒山植树、滩区种草……出身农家的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宋丰强有着至深至浓的“三农”情结.经商成功后,他又投身农业生产,踏实耕耘二十多年,带领农民致富,受到群众信任. 目前,精准扶贫工作是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南又是贫困人口较多较集中的地区.作为常年扎根基层农村创业的农业届别政协委员,今年两会,宋丰强最关注的依然是“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2.
代表委员争当奥运志愿者,商丘市长“商”字打头做文章;李延声委员大会堂“以话会友”,葛剑雄委员“从来不用手机”;陈飞代表带来的环保礼物,河南女孩“长大了也来北京开两会”的心愿;部长走上红地毯,“宝玉”夜探“林妹妹”;数字记在手心里,滇金丝猴“上”两会……这些,是笔者从主流媒体两会报道中“采撷”来的点点“花絮”。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各地区、各部门掀起了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新热潮。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同管局所属的首都大酒店、友谊宾馆、国谊宾馆以及广两大厦、河南大厦、内蒙古大厦等承担“两会”代表和委员接待服务任务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两会”秘书处关于改进会风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创造》2009,(3):32-33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不吝笔墨,积极建言献策,其中不乏“雷人”提案议案,在博得媒体关注的同时,也让两会上多了一些花絮,让我们在惊诧与反思中,体味到两会的八面风声和万千气象。  相似文献   

5.
杨佩 《协商论坛》2016,(3):34-35
每天一篇履职日记,每天一个关注热点,每天一份点滴记录. 与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郑州市委主委舒安娜是“老朋友”了.去年,她的履职日记在本刊刊出后曾引起广大委员读者的强烈反响和共鸣.3月1日,在赴京参加全国两会的高铁上,经与舒安娜沟通得知,今年两会她将继续把每天的见闻、感想写成参会日记.  相似文献   

6.
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都有哪些呢?作为参与“两会”采访的警方记者,我们在注意把握全局的同时,更注意从“公安”视角切入,跟踪和报道代表、委员的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7.
田洋 《当代广西》2007,(8):19-19
2007年全国“两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这一将覆盖广大农民的农村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受到了代表和委员的极大关注,新农合也成为“两会”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春节前有的地方“两会”已经胜利召开,但媒体关于“两会”期间的热点、亮点的报道却使人记忆犹新,今年的“两会”与往年相比除了更加开放、大会纪律更加严格、代表委员们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外,有关“两会”如何俭约的报道也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办一个俭约高效的“两会”成为许多地方的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9.
作为留日归侨,作为7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中唯一的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先生在今年“两会”前夕专程从北京赶到东京,与当地的各界华人代表座谈,倾听华人呼声,征求华人意见,了解华人民意。“‘两会’开得怎么样,对于在日华人来说,无不关注有加,因为祖国的命运与在日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两会’开得怎么样,对于在日华人又是倍感遥远和陌生。国内对在日华人的呼声怎样才能得到反映,他们的切身利益怎样才能得到体现,迄今为止,没有适当的方式可以参与,没有畅通的渠道可以传递。”潘庆林委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向“两会”反映海外华人华侨的…  相似文献   

10.
历年全国两会期间,上海代表团和来自上海的代表、委员都是让媒体“又爱又恨”的角色。 “爱”,是因为上海的重要地位,任何新闻都备受关注:“恨”,则是因为上海的代表委员一向以“低调”著称,为记者们的采访增添了不少难度。  相似文献   

11.
杨佩 《协商论坛》2016,(3):36-37
“我们有较强的返豫发展意愿,家乡领导能否为我们的就业忧虑解疑释惑?” “每到毕业季很多省市都来清华抢人才,咱老家的政府部门何时组团带我们回家……” 3月14日上午,在清华大学的一间会议室,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悄然举行.利用全国两会间隙,住豫全国政协委员走进清华大学,与部分豫籍北京高校大学生,就河南发展和人才引进话题展开座谈,共话河南发展态势与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2.
在少数民族界的全国政协委员中,有不少是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他们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格外关注。在今年“两会”期间,“要让所有民族地区的孩子都上得起学”,成为委员们共同的呼声。加大义务教育基础投入,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3.
《人民政坛》2007,(2):5-5
据《上海新闻晚报》2007年1月15日报道,上海“两会”召开前,东方网与上海新闻晚报合办的《百姓“议案”》开始向市民征集建议意见。《百姓“议案”》栏目登于东方网新闻主页面,方便市民登录。去年“两会”期间,《百姓“议案”》共征集到市民的意见、建议2800余条,有关房产、城市交通、教育的百姓“议案”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其它市民关注的话题还包括就业和社会保障、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教育、医疗卫生、法制、社区服务等十多个领域,其中有近百件由记者带人了“两会”现场并提供给代表、委员参考,其他的部分百姓“议案”也转交给了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百姓“议案”》已成为上海市民参政议政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今年地方“两会”已陆续闭幕,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梳理地方“两会”可以发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围绕医疗、教育、就业等热点民生话题,各地代表、委员纷纷提出建议、提案,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贡献了积极的力量。但也有少数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在公布后,却“雷”倒了大批网友,并招致各种质疑与批评。比如发动“爱国消费运动”扩内需、比如将“斗鸡”、“斗狗”发展成博彩业、比如取消最低工资标准、比如高房价是控制城市人口素质的门槛等等,不一而足,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体”的“决心”。  相似文献   

15.
3月21日,中国残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传达了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精神,对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提出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残联副主席王乃坤传达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副主席王新宪,全国政协委员薄绍晔、龙墨、邰丽华分别交流了参加“两会”的体会.会议由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鲁勇主持.  相似文献   

16.
迟源 《人大研究》2011,(5):35-36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无论是关注民生的代表、委员,还是凝聚民意的议案、提案,这里的每一个人和事都足以深深吸引大众的眼球。2011年,一个叫做“微博问政”的新名词横空出世,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的最大亮点,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杨佩 《协商论坛》2016,(3):10-11
今年的省级地方两会,“一带一路”成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标配”,各省市均针对“一带一路”的建设亮出地方版的对接举措. 对于地处内陆、对外开放水平还比较低的河南而言,积极融人、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是我省实现对外开放突破和升级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两会上,围绕这一话题,住豫全国政协委员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8.
若说今年全国“两会”与往年相比的不寻常处,我觉得有两点不能不说:第一,今年“两会”更贴近民生,更务实了:第二,今年“两会”“问题“多了。这从委员们的关注角度和政府的工作报告里就可看出。会议一开始,政协委员们纷纷把矛头指向“三大难”: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还有人提出要推翻“新三座大山”: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了房。无论是“三难”还是“三山”,都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绕不过的坎儿,都是确实存在的问题。百姓心里急,委员心里也急。今年“两会”出现了大堆“问题”。这是以前没有的现象。往年“两会”,一开始总是要总结成绩,这个领域有进展,那个领域也有突破,说到底就是没问题、没毛病。其实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怎么可能没有问题呢?有问题才是正常现象,没有问题的社会肯定有“问题”,而且还不是小“问题”!今年“两会”  相似文献   

19.
3月13日,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北京民族饭店举办“两会”代表、委员联谊招待会。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中的黄埔亲属30余人欢聚一堂。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全国“两会”正值关键时刻召开:“十一五”开局第一年,所以更为重要。如何开好局、起好步?“两会”成功地显现了“以新姿态迎接新开局”的新气象。新姿态体现在两个方面:领导们更加尊重民意,更加关注民众利益;委员和代表们更珍惜自己的权利,更愿意发挥自己的作用。从《意见》出台到政府的工作报告,从“十一五”的讨论到“两会”发言现场,都可强烈感受到这两种新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