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许名波  陈智 《工友》2013,(2):33-33
农民工老王说:"明年我不仅自己要过来,还要把在其它工地工作的兄弟与侄儿也带过来,因为,在这工作有搞头。"  相似文献   

2.
草莓 《工友》2013,(1):45-45
有个发行环节的商人来我们出版社要我编辑的书,发行部的头儿要我过去介绍一下书的卖点。谁知我还没有说上几句话,那个年轻气盛的商人没搞清楚我是编辑,还以为我是发行科的人员呢,拿话堵我说:"像你这么糟糕的发行人员,还敢向我推销书啊!"  相似文献   

3.
照夜白     
刘墉 《工友》2011,(5):57-57
十五年前,她丈夫遽逝之后,每次朋友操心他们母子的生活,她都笑笑说:"还好!我老公留下一卷名画,值不少钱,真急了,大不了卖掉。"她的儿子想必也知道,提到如果考不上公立大学,  相似文献   

4.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2014’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同出席这次论坛的各国工会朋友们见面,感到十分高兴。我谨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会的各国工会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聊博一笑     
《工友》2011,(5):62-62
条件反射 某同学背单词迎战英语四级考试,终于累倒生病住院,朋友来到病房前探望。 病床边,朋友握起他的手:"你还好吧?医生怎么说?""Doctor。"  相似文献   

6.
翟杰 《工友》2012,(9):55-55
与朋友一起到邮局办理业务,我们两人分别叫了号之后,便坐在休息区等待。眼看就要到下班时间了,工作人员关闭了叫号机。十多分钟后,进来一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他看了看已经停止运行的叫号机,便恳求工作人员说:"我有急事,能不能再让我叫个号?"对方微微一笑,然后又摇了摇头。多次交涉,仍然无果,年轻人极不情愿地退了出去。  相似文献   

7.
成长的喜悦     
王玲  金燕 《工友》2012,(4):25-25
"哇!你最近瘦了很多啊,变漂亮了!"最近与朋友见面,这是他们最常讲的一句话,年轻的女孩听到这样的话,自然很开心,但只有我知道,这个"瘦"字背后,并不是减肥的功效,而是工作中付出了无数辛劳。  相似文献   

8.
开心园地     
《工友》2013,(2):62-62
态度好点有个女孩,和男友一起散步时喜欢用手搂着他的腰,顺便扯着他的衣服。有一天散步时,男友忽然说:"别扯我的衣服好不好?"女孩不悦,说:"你态度好点,和我说话就不能加个‘宝贝’?"男友想了想,说:"你别扯我的宝贝衣服好不好?"战战兢兢在一所乡村小学里,这天正在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战战兢兢"四个字,随即叫小鹏:"你来念一下。"小鹏站起来念道:"战战克克。"  相似文献   

9.
聊博一笑     
《工友》2012,(12):62-62
举报 有个广告微博发这样的垃圾信息给我:"亲,新浪用户提醒您,您有一条私信来自微博活动,提示您本人获得二等奖!请登录……" 我立即举报了它,举报理由我填写的是:"连行骗广告都不给我一等奖,我很受伤!"  相似文献   

10.
闲话闲说     
《工友》2011,(4):58-58
中午食堂吃饭,打了一份回锅肉,我一看里面都是土豆片子,我就问给我打菜的人:"肉呢?"他还没说话呢,我后面的人就接着说:"回锅里去了。"——食堂里面永远都有精彩的对话  相似文献   

11.
聊博一笑     
《工友》2010,(7):62-62
爸爸喜欢看的书 语文课上,同学们正在讨论喜欢看的书。小明对老师说:"我妈爱看保健书,爷爷爱看笑话书。"老师又问小明:"那你爸爸喜欢看什么书呢?"小明不假思索地说:"自从我爸爸当上经理后,就喜欢看秘书。"  相似文献   

12.
聊博一笑     
《工友》2010,(12):62-62
人生如戏开车上班途中,一辆车贴近超车,先生一改平日温文儒雅的形象,骂道:"王八蛋,撞死你!"我吃惊地问:"你说什么?"他说:"我在念台词!""你什么时候要上台演戏,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 《工友》2012,(5):57-57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的?""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青年》2009,(9):45-45
问:我借给朋友一笔钱,朋友又将钱借给了第三人,第三人一直不还钱,请问我能直接向第三人要钱吗?  相似文献   

15.
聊博一笑     
《工友》2012,(4):62-62
文化产业 养牛的父亲问刚大学毕业的儿子:"知道什么是文化产业吗?"儿子茫然说:"好像学过。"父亲说:"我告诉你吧。养牛的是第一产业,杀牛的是第二产业,吃牛的是第三产业,吹牛的才是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6.
方佳节 《中国工运》2012,(12):59-59
小时候,喜欢在田野奔跑。每年春天,看到家乡的土地由荒芜变成葱绿,青草冒芽长高,花朵在枝头灿烂绽放。 看着这些绿色植物生机勃勃的可爱样子,我忍不住问爷爷:"为什么花儿、草儿、树木都一个劲地向上生长?"爷爷指指头顶的蓝天,说:"因为太阳给了它们生命,为了享受阳光的爱抚,它们纷纷去接近温暖,努力向上!"我还是固执地不信,又转头问爸爸:"真是这样?"爸爸笑了:"当然,有坚定信念的人总会奋发向上!"  相似文献   

17.
《农村青年》2010,(11):40-40
问:几年前我朋友把房子卖给我,只有口头协议,未签合同。当时我就付了全款,但因房本还没下来,就未办理过户,之后房子交付给我使用。现在,房本下来了,朋友却反悔不想卖了,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张海律 《工友》2012,(4):52-53
"旅行不过是用来回忆的。" 刚远行了一个半月回来的我,又一次跟朋友这么说到,像一头饱经风霜早已入定的老驴。于是这部总算跳脱台湾小清新格局的公路电影《转山》,对我来说也还是"用来回忆"这么回事。完成心灵甚至信仰任务的书豪回到台湾高校,不再是那个几乎在天路上升华的倒霉蛋,而成了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抱怨论文追逐姑娘的城里人,直至路上患难骑友的一张明信片勾起已经封存的高原回忆。  相似文献   

19.
聊博一笑     
《工友》2010,(6):62-62
怀孕 医生:"小姐,恭喜你怀孕了,也请你转告你丈夫,恭喜他要当爸爸!"小姐:"医生,我还没结婚,而且也没有男朋友……"医生:"那你告诉你的双亲说,第二个耶酥要诞生了!"  相似文献   

20.
韩青 《工友》2011,(4):19-19
有网友发帖《一个"农民工"自白:请称呼我为"自由职业者"》,认为"农民工"一称涉嫌潜意识中的歧视,已成为脏、累、苦的代称,呼吁大家将其改称"自由职业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