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课》2010,(12):14-14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表报告说,与2008年相比,去年全球水稻产量减少了1%,总产量为6.8亿吨。今年情况会有很大改变,预计全球今年水稻产量会增加4%,将达到7.1亿吨。报告同时指出,水稻产量增加主要体现在亚洲地区。与2009年相比,该地区水稻产量会增加2900万吨,亚洲地区水稻总产量今年预计将达到6.43亿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一半以上的稻田种植的水稻和60%的水稻产量是您和助手们研究出来的各种品系的杂交稻。从1973年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继2002年实现700公斤后,前不久,您在海南的1.16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达826.7公斤。超级杂交稻在国内外取得巨大成功,这一个又一个目标,用您的话是多次做着的一个梦……  相似文献   

3.
徐朝 《奋斗》2009,(11):23-25
一生只干一个事,对于大多数人意味着枯燥和无味,对于徐一戎却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徐一戎的一生都与一样东西分不开,那就是水稻。中国自古就有“北麦南稻”之说,喜暖畏寒的水稻一直是南方的专利。北大荒位于中国最北部,属于高寒地带,被看作是水稻栽培的禁区。但是,倔强的徐一戎硬是凭着一生的执着不仅在这样的环境下培育出了适宜栽种的水稻,还创造了亩产超过千斤的奇迹。、  相似文献   

4.
袁鹏 《当代贵州》2023,(49):12-13
<正>秋冬时节,黔东南州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的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基地进入了短暂的冬眠休养期,而在注溪镇的岑巩县杂交水稻种子研发检测中心里,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选种、检测……一如既往地忙碌。2022年,岑巩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水稻制种产业覆盖全县1.2万余户农户,跻身全国水稻制种产业第一梯队。  相似文献   

5.
《学习导报》2013,(13):33-33
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袁隆平,1930年出生,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著名农业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秦湘豫 《党课》2013,(22):72-74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多项国际奖。就在不久前,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攻关的国家第四期超级稻先锋组合“Y两优900”突破亩产988公斤,创下了全国水稻百亩连片高产新纪录,引来一片赞叹。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和作物杂交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他所发明的杂交水稻,人称“东方魔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以上。以他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创造的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确保了中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8.
许锦葵  刘瑶鹏 《揭阳论丛》2004,(1):47-50,54
本文作者运用价格成本学的原理,在深入剖析揭阳市水稻生产成本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揭阳市水稻生产的新发展思路,这对揭阳农业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窦雨佳 《党建文汇》2009,(11):32-32
日前有人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计算了“身价”,据称高达1000亿元。对此,袁隆平先生表示:“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袁隆平先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在小片试验田里已经取得亩产900公斤的佳绩。他曾经自豪地称,如果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到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则每年可以多养活4亿人:  相似文献   

10.
涉民新政     
我省已于2014年11月启动政策性水稻收购,收购日期截至2015年3月31日。今年我省水稻最低收购价格为每市斤(标准品,下同)1.55元,同比增加0.05元。国标三等水稻为标准品,具体质量标准为:杂质1%以内,水分14.5%以内,出糙率77%~79%(含77%,不含79%),整精米率55%~58%(含55%,不含58%),谷外糙米2%以内,黄粒米1%以内。执行最低收购价的水稻为2014年生产的等内品。相邻等级之间等级差价为每市斤0.02元。最低收购价是指承担最低收购价水稻收购任务的收储库点向农民直接收购的到库价格。  相似文献   

11.
梦绿 《世纪风采》2008,(7):27-31
国际上认为杂交水稻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东方魔稻”,而袁隆平则是“杂交水稻之父”。在袁隆平如此辉煌事业的背后,其情感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郯城县高峰头镇曹中村党支部书记郑士崔,痴迷农业科技21年,成功地完成了“水稻湿润栽培技术”、“西瓜间作套种水稻技术”、“直角三角形定水稻行距栽培技术”、“玉米定向栽培技术”、“板栗间作套种水稻技术”、“水稻麦茬直播旱管技术”等十几项农业科研项目,得到了农业专家的充分肯定。被乡亲们称为“我们的科技书记”。图一:郑士崔的研究成果,在本镇及周边乡镇得到推广,收到明显的效果。他的责任田成了科技示范田。图二:郑士崔经常自费印刷科技明白纸向乡亲们散发,在黑板报上进行病、虫害防治预告,并组织村民举行科技…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初,美国《科学》杂志专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最有希望的两条作物超高产育种途径。首先介绍的第一种,就是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选育途径。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的概念,最早源于日本。1996年,我国农业部正式立项提出了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要求到2005年杂交水稻亩产达到750—800公斤,比现有品种增产30%以上。1997年,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参照农业部的产量标准,袁隆平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杂交水稻育种理论设计方案。超级稻研究计划一经提出,就涉及到大笔经费问题。在袁隆平的技术路线中,包括了利用野生稻中的增产基因这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今黔播报     
《当代贵州》2007,(1):7-7
10万亩 2006年12月19日,遵义市政府在遵义县举行了全市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培训会,要求大力推广应用机械化插秧技术。确保2007年全市完成10万亩水稻机械化插秧任务。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北京。全国科学工作会议期间,国家最高奖——自然科学奖颁发仪式正在进行。全国1550项申报项目的57项入选成果中,农业方面仅有的两个项目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为“水稻光敏核不育”项目,获三等奖;一为“谷子基因互作型雄性不育的发现、起源、胞质转换与应用体系”项目,获四等奖。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袁隆平解决吃饭问题的奥秘和威力在水稻杂交。这位“中国杂交水稻之父”,1964年起着手杂交水稻研究,1974年育成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亩产达到623公斤,比常规稻增产20%;近年…  相似文献   

16.
绿色革命之歌──记袁隆平陈清林1981年6月6日,国家科委、国家农委联合召开大会,给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颁发特等发明奖。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国务院为此特给协作组发来贺电,对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给予高度评价:"籼型杂交水稻是一项重大...  相似文献   

17.
《党史纵横》2012,(8):63-63
许雷1948年10月出生,1966年毕业于辽宁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在乡农科站、县农业大学、县农科所及县农业中心从事水稻育种及栽培研究、农业教学及技术推广工作,历任站长、教师及主任等职。1985年至1995年在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任水稻育种室主任,职称由助理研究员晋升到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育种及栽培研究。1995年至今,在辽宁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原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总公司)任董事长、研究员,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1,(6):17-17
中国和塔吉克斯坦两国政府日前签署协议,塔国将2000公顷(20平方千米)土地租给中国农民种植水稻,收获的水稻将在塔国内出售。塔吉克斯坦农业部对外关系司领导人基拉夫穆罗德·多尼耶洛夫表示,协议是塔国南部地区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签署的,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新湘评论》2014,(22):59-59
2014年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凭借”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截止到目前,袁隆平已获得3项国内科技大奖,17个国际科技大奖。  相似文献   

20.
在永胜县水稻主产区三川镇的田野上,人们常会看到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拿着一穗水稻仔细观察,并不时翻开笔记本认真记录。这个平凡的老人就是国家农业部先进工作者、永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李培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