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60年代末,我随父母走“五七”道路,来到辽宁西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安家落户。当地村民生活很困难,生产队分值只值2分钱。村长、党支部书记叫郎玉才,50多岁,瘦小,嘴上总爱叼着一支土烟袋,不爱笑,村里人都管他叫“老狼书记”。  相似文献   

2.
想采访陈伟很难,这倒不是因为他架子大、好摆谱,而是因为他实在太忙。特别是临近春节这些天,陈伟的手机简直成了名副其实的“热线”,连家人打电话找他都困难。  相似文献   

3.
蓝红生出生在福建省永定县湖雷乡蓝屋村,1984年医学院毕业后成为县医院一名医生,但他却救不了穷家和多病的父亲。父亲犯病时连走路都困难,母亲也积劳成疾,颤颤巍巍地支撑着家务。更让他揪心的是,家乡大多农户都一直在贫困中挣扎,生病十有八九不看,小病撑着,大病等死。他感到当医生是救不了大家的。  相似文献   

4.
一个中国商人到美国做生意,有事需要宴请当地的一个市长。那个市长来了,却是开着货车来的。商人觉得奇怪,但那位市长说,他的职业是开加油站的,他开货车方便带货呀。他还说他的收入来源仅仅靠加油站,他当市长是没有工资收入的——每个月只有400美元用于交通费、电话费的补贴,根本不够,还要自己搭。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一生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不管是身处下层还是身居高位。他都一如既往地关注劳动人民的疾苦,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从少年时冒雨为毛四阿婆收谷,到老年时渴望听到来自民间的真实声音。三年困难时期为人民受苦挨饿落泪,带头节衣缩食,与人民同甘共苦。都是这种爱民亲民真情实感的流露。  相似文献   

6.
1947年8月,陕北沙家店战役结束的当天,毛泽东起到了西北野战军司令部驻地东原村,看望那里指挥作战的部分师领导和机关干部。窑洞小,炕上坐满了人,门里门外都挤满了人,大家都等着听毛泽东讲话。毛泽东用他浓重的湖南口音说:“陕北战争已经翻过了山坳坳,最吃力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他板起手指头数道:“青化砭、羊马河、蟋龙、沙家店,整个凑起来吃掉他六七个旅。我们打垮了胡宗南自命的常胜军,活捉了他四大金刚中的三个,他们四座‘金缸’被我们搬来三座:何奇、刘子奇、李昆岗。只剩下一口缸,叫什么?”“叫李日基!”窑洞…  相似文献   

7.
张小民的事迹连日来传遍三晋大地,感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从张小民为村民办的每一件小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他那高尚的情操与精神境界,深深感受到了他对人民群众那种发自内心的深情厚意。听群众想说的话,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干群众最需要干的事,做群众最贴心的人,张小民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群众苦于贫穷、致富无门路时,张小民及时提出“内抓田、外抓钱”的致富思路;当群众外出做生意苦于资金困难受挫时,他跑前跑后四处奔波给外出人员贷款一千多万元;当群众外出打工做生意、村里剩下的老小遇到困难时,他主动帮助清大…  相似文献   

8.
张国基的“遗产”世纪老人张国基(1893-1992)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华侨教育。对学生、对人民,他大方慷慨,多次从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拿出钱来资助生活困难的青年学生,几次将海外学生献给他的寿金用于社会公益事业;而对自己、对儿孙,却近于苛刻,配给他...  相似文献   

9.
去年金秋10月,我带着采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跃热的任务,在刚察县伊克乌兰乡角什科村小学附近找到了他的家。这是一座在草原上非常显眼的二层小洋楼,楼左边有排钢架羊用暖枫,右边是一座车库,停放着一辆“野马”牌轿车,场院里安装着一台卫星电视接收器。所有这些使我感到牧区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我翻看他的奖章和证书时,跃热打开了话匣子,讲起了他勤劳致富的创业史。  相似文献   

10.
(一)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这是他多年来深思熟虑,尊重群众意愿、升华群众创造形成的我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大思路、大政策,是他在农业方面思想的高度概括。早在1962年,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三年困难的经验教训时就提出,要“调整基层的生产关系”,“从体制问题上来解决”农业问题。他还说,“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些包产到户的,要使他们合法化”。1980年邓小平在肯定包产到户时又明府指出,“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  相似文献   

11.
李君刚 《奋斗》2009,(7):60-60
读报.一则报道让人感动:一离休干部在生命垂危之时,深知病入膏肓,便再三谢绝组织上安排的抢救措施。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既然病危无救.就不必再浪费宝贵的药物和国家赘财了。”当组织上出钱组织抢救之后,他要爱人从家里拿出5000元存款支付医药费。他说:“国家正在搞建设,有很多困难,我是个共产党员,应该为国家分忧。”他临终前,告诉亲属和组织,在他死后不要开追悼会,丧事一切从俭。有人说:“你怎么跟别人不一样呢?”他说:“我特殊,我是个共产党员,我应该这样做。”  相似文献   

12.
我第一次见到薄一波时,遇上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当我们走进会客室时,只见薄一波手扶着洗手间的门框,两眼盯着地下,不知在看什么。循着他的视线寻去,更使我大惑不解了:他穿着一双青布帮、千层底的崭新圆口布鞋,在泼了一层浅水的水磨地面上反复地踏着蹭着。随着他双脚踩动的节奏,不断发出鞋水离合时的“叽呱叽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1979年孔繁森主动申请,自愿到条件艰苦、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区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三年问,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援藏任务。1988年,已是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的他,在老母亲瘫痪在床、妻子身患重病、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毅然再次赴藏。援藏任务结束时,组织上决定派他到条件艰苦的阿里地区工作,他服从组织安排,继续留在了西藏。  相似文献   

14.
《军队党的生活》2013,(11):92-92
75200部队梅凯华来信:2009年,我刚到连队担任指导员时,由于对党建工作不熟,开展党务工作遇到了不少困难。后来,我部一位“优秀党务工作者”向我推荐了他的“秘密武器”——《军队党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胡康民是我们同学团聚的核心。他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大家。建国前后,他带领我们重庆清华中学十一级的同学度过了那段幸福、欢乐而又困难的日子。他帮助了不少经济生活有困难的同学,也解决了一些同学思想上的困惑。单是重庆解放前夕,为了解决我们留校迎接解放的经济困难,他一次就从家里拿来一根金条交给了我。建国后参加工作以来,他继续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同学。多少年来,一些外地同学回渝,他都是积极负责接送的带头者。  相似文献   

16.
抓好“三四五”实现“一二三”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王云龙,曹中厚编前话:凝聚着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智慧和心血,凝聚着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全省3000万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体现省委、省政府决策者们战胜困难、奋力拼搏的坚定决心和促进全省经济上新台阶的...  相似文献   

17.
《当代党员》2014,(4):79-79
比尔·盖茨创业之初,资金很困难。一次,有家公司经理找到他,要求设计一款软件,并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仔细研究后,盖茨说:“最少需要十天时间。”  相似文献   

18.
做事与作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也是两种不同的职业道德表现。有的干部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认认真真做人,老老实实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步一个脚印。他们务实和高效的敬业精神,在群众中有口皆碑。另一类干部不做事专作势,有人称他们为表演型的人。实际上作势就是作秀,  相似文献   

19.
张玉东 《党课》2010,(11):95-97
案例:一日深夜,焦振在火车站下车时突遇暴风雪,急着回家的他赶忙上了一辆出租车。坐定之后,他发现司机没有打表,正要询问时,司机李熙开了口,说天儿不好,拒绝打表,要求焦振付200元的车费。由于平时回家只要30元,现在暴涨到200元,焦振便与司机理论。  相似文献   

20.
老况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的一名居民,和许多困难家庭一样,一家三口的生存是压在他肩上的重担。他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三星级酒店从事服务工作,但每月收入却只有500元,除去交通、吃饭等花销,所剩无几。于是,他辞了工作,一家三口申请“吃低保”。按重庆市每人195元/月的标准,一家人每月的低保金达585元,不仅比上班的收入高,而且这是没有成本的“净收入”,老况由此彻底放弃了找工作的念头,以低保金度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