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我把唐诗宋词翻译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渊冲 《党建》2014,(10):52-54
正近日,本刊记者走进北京大学畅春园,看望了93岁仍笔耕不辍的许渊冲先生,并约他写下了这篇回忆文章。莫非在《一切不能重返的"回忆"》一文中说:"回忆是另一种生活。没有值得回忆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而美好的哪怕是痛苦的回忆,则保证了一个人照样活上两辈子。"其实,回忆不只是简单地回忆过去,还可以有事后的补充理解,  相似文献   

2.
曹仲彬 《新长征》2009,(10):51-5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也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60年前,我才18岁,正在北平读书,有幸正赶上建国某些活动。今天,为纪念建国60周年,我特意回忆几件亲身经历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正退休24年的干部左文生如今依然担任着十二师一〇四团老龄委主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两个职务,每天跑东跑西,忙得焦头烂额。朋友每每劝他,你都85岁了,该享享清闲了!他便会说,"我是个党员呐,只要我还能干,我就要干!"1949年初,解放后的河南省淅川县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17岁的左文生在上中学"。当时好多同乡都去当兵,我非常羡慕。"左文生陷入了回忆",父母是强烈反对我当兵的,那时候我还是家里的独生子,说  相似文献   

4.
在党旗下宣誓,是我生命中永远不能忘记的时刻。那—刻,我真正感受到一个24岁的青年在非公企业加入党组织所具有的更深层的意义。作为一名党员,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同样肩负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艰巨任务。那庄严神圣的场景,使我感受到精神的力量,更激起了我对走过历程的回忆。  相似文献   

5.
我今年74岁,是市监狱管理局机关退休干部。2月底,我按照《北京支部生活——北京老干部》杂志的推荐,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拜读了《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一书。书中介绍,聂帅从60岁到93岁高龄去世这33年间,历经了十年动乱、改革开放等时期,在"两弹一星"研发、  相似文献   

6.
《江淮》2005,(2)
(1)积极暗示法凡是记忆力强的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记忆充满信心。要想树立起信心就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也可以回忆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如“我几岁的时候就能背许多唐诗”。(2)精细回忆法经常回忆,回忆得尽可能精细,是锻炼记忆力的好方法。比如:回忆一间房间,想一想里面都有什么?门窗朝哪  相似文献   

7.
我的爷爷许昌是一位走过长征路的红军老战士,生前曾任甘肃省军区副政委。在离开爷爷的日子里,我经常回忆和爷爷在一起的情景,怀念之情难以寄托。 爷爷从小家境贫寒,年仅9岁就给地主放牛,14岁参  相似文献   

8.
孙荣华 《共产党人》2006,(19):34-35
在一个和暖的冬日,我应约拜访了81岁高龄的俞占武老人。一进门,就被他家桌子上端端正正摆着的胡锦涛总书记(时任中央常委)视察宁夏时特地接见他的大照片所吸引。俞老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深深沉浸在回忆之中。  相似文献   

9.
<正>我今年88岁。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从上世纪40年代参加革命活动至1982年调到全国人大工作,有40多年的时间在北京市学习和工作,下面是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回忆。  相似文献   

10.
回忆和怀念     
刘英同志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姐。近十年来,她应约在《人民日报》、《望》周刊等报刊上,相继发表了不少文章,回忆自己的革命经历,回忆她和张闻天同志几十年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历程,得到各方面的好评。现在中共党史出版社结集出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大姐回忆文章提及的许多事情是我和他们共同经历的,自然地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和对闻天同志的怀念。我认识刘英同志,是在她结束留苏生活回到中央苏区以后。同张闻天同志认识,则早在1927年底我到莫斯科学习时。他曾在重庆从事新文化运动,得到我四哥杨公的支持和帮助,还在我家里…  相似文献   

11.
三十而立。《党史文汇》30岁了。体格健壮,气色气质好,浑身充满正能量。
  96岁的杨蕴玉(教育部原副部长)说:“我喜欢这家杂志,它是山西红色文化窗口,有时候读到当年太行山我的老领导,老上级,老战友的回忆文章,把我引回到抗战八年出生入死、艰难困苦的岁月,难忘!”  相似文献   

12.
教诲益终生──回忆父亲任弼时任远志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我的父亲则是我一生的老师,尽管我15岁才见到他,19岁时病魔便夸他而去。"大女儿,你回来啦!"抗战胜利后第二年,我15岁时,爸爸才有条件派人到湖南接我们与他团聚。6月,人们带我和妹...  相似文献   

13.
为祖国而战     
很高兴接到省委党史研究室的撰文约稿。我已是90岁的老人,眼花拿笔忘字,提笔回忆颇感到力不从心,但我和老伴陈潮芳(时任一三○师干部部干事)都是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难以推辞,也想借此缅怀那些为祖国忠骨埋他乡的志愿军战友。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6,(12)
正1973年3月,邵阳城步县的南山迎来了新的春天。那个月,我随时任邵阳地革委副主任的老红军邹毕兆前往南山调研。邹毕兆说,他于1934年12月随同红军中央纵队走过南山,那年他20岁。时隔39年后,他再次上南山,已经是59岁的老人。但他仍然步履矫健。邹老回忆39年前第一次过南山:红军大队人不停步,马不停蹄。但他们仍  相似文献   

15.
许荏华:郑先生,五二○运动已经过去60年了。您已经106岁高龄,我也已80有余了。作为中央大学五二○运动的亲历者,我很想和您交流一下对这场运动的回忆,以纪念那些难忘的岁月。  相似文献   

16.
快乐研究专家玛西·西莫夫小的时候,祖父波普每周都要到她家欢度周末。她会安静地坐在祖父的大腿上,听他讲那些精彩的故事。玛西在回忆那段美好时光时说:“尽管当时我才是一个8岁大的孩子.但是我明显能感受到他心灵拥有的能量。”  相似文献   

17.
朱桂馨 《广东党史》2011,(10):52-53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特殊年份,对于我这位91岁高龄的老军医、老党员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我一生伴随党的成长,见证党从弱到强的风雨历程,经历了从害怕党、认识党到靠近党的思想变化,至今回忆起来仍然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18.
一、徐涛的回忆 毛泽东同志对自然科学抱有浓厚的兴趣,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 1953年,我那时20多岁,被分到毛主席身边做保健医生.当时主席已经60岁了,他将我当作一个年轻的朋友.当年的一个秋日,我跟主席在菊香书屋前面的小院子散步时,谈到了物质结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常常这样說,党給了我新生命。我的新生命是从解放的那一天开始的。我們的祖国走过了十年伟大的里程,我的新生命也随着长了十岁。回忆起来,解放前的那三十多年,好像是一場恶梦。終日辛辛苦苦、栖栖遑遑,究竟是为的什么?脑筋里所想的多半是自己、自己的家、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虽然热爱祖国,可是想到祖国  相似文献   

20.
1997年12月,浙江绍兴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辑出版了《血脉深情忆总理》一书。书内收有绍兴周尚麟的一篇文章《回忆敬爱的周总理》。文中说:我10岁时(清宣统三年)的3月底,下午从尚德学堂放学回来,母亲对我说:"七少爷回来了。今天由王家(指王子余先生家。王子余是周恩来的堂姑父)派人送来的。"我问:"七少爷是啥人?"母亲说:"他是攀龙公公的孙子,比你大四岁,属狗的,住在二妈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