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上岗安全审查是涉密人员保密管理的关键环节,不仅决定涉密人员是否可以从事涉密岗位,还直接影响安全保密管理质效。因此,在安全审查中,一般都尽可能全面搜集涉密人员的家庭背景、学习和工作经历、社会关系、经济情况、出国(境)记录、犯罪记录等个人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作出相对全面可靠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正>为进一步加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及涉密单位人员管理,近期,区保密局组织开展涉密人员重新确定和资格考试工作,对各机关单位涉密人员的确定原则、条件、分类标准、程序等提出具体要求,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区年度保密工作绩效考评,明确要求不漏一人。资格考试采取闭卷形式,由区保密局组织命题,内容均出自《党政干部和涉密人员保密常识必知必读》。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正>涉密人员在岗保密管理主要包括教育培训、保密承诺、重大事项报告、出国(境)管理、执行保密纪律情况考核和权益保障等内容。教育培训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是涉密人员保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单位应当根据涉密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开展保密教育培训,并根据涉密人员涉密等级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和时间。保密教育培训要把握好3个环节:一是规划制定环节。机关单位保密工作机构要研究提出本机关本  相似文献   

4.
<正>做好涉密岗位确定工作,是精准确定涉密人员进而做好涉密人员管理的基本前提。笔者根据涉密人员管理有关规定,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对涉密岗位概念、确定原则、确定标准和方法进行分析阐述,以供实际工作参考。如何理解涉密岗位的概念保密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明确提出了“涉密岗位”这一概念。准确理解涉密岗位概念,  相似文献   

5.
<正>涉密人员管理历来是保密工作的重点。保密法明确了涉密人员的定义,并制定了涉密人员岗前、在岗、出国(境)、脱密期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意见》对涉密人员管理进行了总体全面的规范,进一步细化了涉密人员管理的主要制度措施,为机关单位涉密人员管理提供了具体依据。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保密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以  相似文献   

6.
<正>涉密人员是保密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保密管理的重要对象,又是保密工作的重要主体。国家秘密从确定、流转、保管、执行直至解除的整个存在周期,都离不开涉密人员,国家秘密的安全,归根结底取决于涉密人员行为是否符合保密法规范。因此,涉密人员管理任何时候都是保密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保密管理的重中之重。然而长期以来,涉密人员  相似文献   

7.
<正>"什么是涉密人员",可谓保密工作的根本命题之一。作为国家秘密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作为保密工作的主体,涉密人员的重要性人所共知。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将加强涉密人员管理形象称为"攻坚战",既明其要,也证其难。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密人员保密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开宗明义对涉密人员进行了界定,并给出相对具体的操作标准,扫除了一直以来遮蔽在涉密人员概念上空的迷  相似文献   

8.
<正>涉密人员离岗离职保密管理主要措施包括清退载体文件、签订保密承诺书、开展保密提醒谈话和离岗离职脱密期管理等。"离岗",指离开涉密工作岗位,仍在本机关本单位工作的情形;"离职",指辞职、辞退、解聘、调离、退休等离开本机关本单位的情形。离岗离职的前置条件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机关单  相似文献   

9.
<正>涉密人员年度报备是机关单位涉密人员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有关保密法规明确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保密工作机构可以通过涉密人员年度报备,了解涉密人员管理整体情况,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针对性指导和监督,因此在保密管理实践中,该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围绕此项工作,通过系统分析总结,以期对大家深入理解其核心要义,做好涉密人员年度报备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中央组织部、国家保密局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密人员保密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加强涉密人员保密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意见》是应对保密工作严峻形势的重大举措。涉密人员作为国家秘密的直接管理者、使用者,始终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攻击的重要目标。当前,保密工作面临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保密知识普及力度,国家保密局组织编写了《保密知识简明读本》,就党政机关和涉密单位日常保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70个问题进行了解答。本刊选择典型问题进行刊登。1.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确定应把握什么原则?机关、单位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属于法定义务,必须依法严格执行。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2.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人员管理有哪些保密要求?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上岗前要进行涉密资格审查和保密教育培训,审查合格的应签订保密承诺书,并定期进行在岗保  相似文献   

12.
<正>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开展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抓手。军工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骨干力量,而涉密人员作为军工企业承担涉密任务、开展涉密活动的行为主体,其保密履职行为也具备社会信用行为的基本特征。因此,通过探索构建信用体系、应用信用手段加强涉密人员保密履职管理,也成为军工企业参与社会信用建设、完善保密管理体系、优化保密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3.
<正>浙江省涉密载体销毁管理工作起步较早。2004年10月8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浙江省国家秘密载体集中回收销毁处理办法》,明确了全省涉密载体"集中回收、统一管理、统一销毁"原则及11条具体管理规定,为全省党政机关及涉密单位的涉密载体销毁管理确立了规范,极大地推动了该项工作的深入开展。10余年来,省涉密载体销毁中心承担了800多  相似文献   

14.
<正>所有涉密载体均不得擅自销毁,严格禁止将涉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销毁涉密载体应当符合《国家秘密载体销毁管理规定》,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销毁设备和方法,确保国家秘密信息无法还原。"无法还原"是指载体销毁后形成的残留物或残片上不存在可以读取的任何涉密信息,而且采用现有的技术措施无法恢复。涉密载体销毁的基本程序:送销前,机关单位应当认真履行清点、登记手续,报机关单位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第八条要求:"纸介质秘密载体应当在本机关、单位内部文印室或保密工作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印制。"根据该条规定,我国对机关单位复印涉密文件资料实行"双轨"制,即如本机关单位具备印制条件,可以在内部文印室复印涉密文件资料;如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保密委员会工作部署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涉密人员保密管理工作,2015年5月,国家保密局会同中央组织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密人员保密管理工作的意见》。本刊记者专访国家保密局有关负责同志,对《意见》出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意见》的主要内容、亮点等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7.
<正>以涉密科研项目为背景撰写的学位论文,如果包含涉密内容,应当确定为涉密学位论文。当前,在读研究生参与涉密科研项目的情况较为普遍,但涉密学位论文的保密管理工作却十分薄弱,且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制度。近期发生了多起高校、科研院所标有密级的学位论文被刊登在互联网上造成泄密的案件。通过对这些案件的调查处理,笔者发现,在涉密学位论文的定密、撰写、制作、送审、答辩、  相似文献   

18.
<正>步入新建湖南省涉密载体销毁中心大厅,跃入眼帘的是大厅正中央赫然标注的"中心发展目标":创造一套涉密载体销毁绝对安全与资源再生利用最佳结合的新办法,培育一张不断强化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和涉密人员保密与安全意识的新名片,探索一条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特种公共服务的新路子。简简单  相似文献   

19.
<正>涉密载体销毁是涉密载体闭环管理流程中的最后一关,对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秉承对涉密载体销毁工作统一管理、集中实施的原则,从涉密载体产生源头入手,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严格监控涉密载体销毁流程,丰富销毁技术手段。通过加强销毁管理,提升广大师生的保密意识,助推北京大学保密工作再上新台阶。抓源头涉密载体是由各保密管理环节产生的,源头明确,销毁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北京大学从2011  相似文献   

20.
<正>为进一步加强涉密网络保密管理,近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保密局在全区部署涉密网络保密检查和网络核查分类督导工作。在各部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自治区党委保密委员会组成两个检查组,对19家区直机关单位、4个地级市及市属23家单位、4个县(市、区)及县属14家单位进行了抽查,共检查涉密网络7个,非涉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