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例通报     
<正>某研究所违规复制涉密文件2013年10月,某研究所科研生产处调度岳某因无法按期完成某军工产品鉴定审查会会议材料准备工作,在请示项目主管李某同意后,委托会务人员赵某开车前往不具备保密条件的文印店复制相关涉密资料。李某对复制提出了保密要求,赵某进行了全程监督。2014年3月,该所质量技术处副处长徐某因同样的原因,在  相似文献   

2.
案例通报     
<正>某大学网站泄密2014年10月,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发现,某大学网站刊登1份秘密级文件。经查,2013年4月,为了尽快完成工作任务,该涉密文件没有正常履行登记手续,直接由保密办主任张某交给校科研处副处长孟某,孟某又将文件转交给主管文科科研的科长李某办理。李某为方便工作,擅自摘录文件中部分内容,发布到科研处所属的连接互联网的网站,造成泄密。有关部门追查发现,李某在2014年9月调整岗位时,销毁了包括  相似文献   

3.
<正>某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直机关某单位检查时发现,该单位一年产生几十份涉密文件,但只有1台涉密计算机,这显然不合常理。检查发现:这个单位所有人员在承办文件资料时,都不按定密程序操作,即不对照国家秘密事项范围一览表,将承办的事项对号入座,这一违规行为直接导致了在非涉密计算机上处理涉密信息的现象。事后,8名当事人受到了党纪政纪处理。这起案件暴露出该单位保密管  相似文献   

4.
<正>涉密人员年度报备是机关单位涉密人员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有关保密法规明确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保密工作机构可以通过涉密人员年度报备,了解涉密人员管理整体情况,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针对性指导和监督,因此在保密管理实践中,该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围绕此项工作,通过系统分析总结,以期对大家深入理解其核心要义,做好涉密人员年度报备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案例通报     
<正>某市发改委网站违规刊登涉密文件2015年6月,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发现,某政府网站违规刊登涉密文件。经查,某市发改委综合科接到市政府通知,要求其门户网站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该市发改委办公室具体负责文件存档的闫某疏忽大意,误将3份秘密级文件混在可以公开的文件中,交给办公室副主任曲某,曲某直接将文件交给电子计算中心主任文某,由于闫、曲、文3人均没有严格履行保密审查及信息公开批准程序,导致电子计算中心工作人  相似文献   

6.
案例通报     
<正>某市新闻网违规刊登涉密文件2015年2月,某市新闻网被发现违规刊登两份秘密级文件扫描件。经查,该新闻网系该市市委宣传部主办网站。2008年5月,时任网站负责人邹某,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宣传工作的批示精神,让网站记者彭某上传几篇稿件。彭某为营造宣传气氛,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将两份秘密级文件扫描上传至新闻网,造成泄密。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给予彭某党内警告处分,对邹某通报批评并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的保密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以新闻采访为例,部分涉密人员违规接受采访,并在采访中谈论有关国家秘密,被新闻媒体以所谓"独家新闻""首发新闻""背景新闻"等形式报道出来,严重损害了国家安全和利益。从一起新闻采访泄密案说起2014年12月5日,某省召开一场大型高新技术展览会,国内多家重量级研究机构参展。A报社派出5名记者到现场采访,其中,编辑记  相似文献   

8.
案例通报     
<正>某县教育局办公自动化系统违规传输涉密文件2014年11月,某县教育局连接互联网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服务器被发现存储3份秘密级文件。经查,2011年8月、2014年10月,该县教育局安全股股长王某、人事股股长宋某及局党委委员闫某,分别通过该办公自动化系统将1份秘密级文件发送到下级单位。其中,闫某传输的文件系该县县委办公室有关人员遮住文头后下发的密码电报。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给予王某、宋某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对闫某进行通报批评,对其他8名相关责任人员分别作出党纪、政纪及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保密委员会工作部署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涉密人员保密管理工作,2015年5月,国家保密局会同中央组织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密人员保密管理工作的意见》。本刊记者专访国家保密局有关负责同志,对《意见》出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意见》的主要内容、亮点等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0.
<正>涉密人员在岗保密管理主要包括教育培训、保密承诺、重大事项报告、出国(境)管理、执行保密纪律情况考核和权益保障等内容。教育培训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是涉密人员保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单位应当根据涉密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开展保密教育培训,并根据涉密人员涉密等级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和时间。保密教育培训要把握好3个环节:一是规划制定环节。机关单位保密工作机构要研究提出本机关本  相似文献   

11.
<正>"什么是涉密人员",可谓保密工作的根本命题之一。作为国家秘密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作为保密工作的主体,涉密人员的重要性人所共知。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将加强涉密人员管理形象称为"攻坚战",既明其要,也证其难。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密人员保密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开宗明义对涉密人员进行了界定,并给出相对具体的操作标准,扫除了一直以来遮蔽在涉密人员概念上空的迷  相似文献   

12.
赵炜 《先锋队》2015,(6):42-43
案例简介2008年4月,S省委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处处长陈某为撰写《关于加强和改善全社会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向省委办公厅借阅了一张存有涉密文件的软盘,将软盘中的有关秘密文件拷贝在其办公室的计算机内。调研报告写完后,陈某又利用办公室的计算机配备的刻录光驱私自将涉密文件刻录在一张光盘上,其中包含绝密级文件16篇,机密级文件12篇,秘密级文件5篇。2009年8月,陈某经  相似文献   

13.
<正>做好涉密岗位确定工作,是精准确定涉密人员进而做好涉密人员管理的基本前提。笔者根据涉密人员管理有关规定,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对涉密岗位概念、确定原则、确定标准和方法进行分析阐述,以供实际工作参考。如何理解涉密岗位的概念保密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明确提出了“涉密岗位”这一概念。准确理解涉密岗位概念,  相似文献   

14.
案例通报     
<正>某市体育艺术卫生保健站网站泄密2015年1月,某市教育局体育艺术卫生保健站网站站长陈某、网站维护和信息发布人员邢某参加了某涉密会议。会后,邢某将1份与会议相关的机密级领导讲话录入个人使用的计算机中。此后,为方便学习,他在未向站长陈某请示、未履行审查手续的情况下,将上述机密级文件上传至网站,造成泄密。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给予陈某行政警告处分、刑某行政记过处分。  相似文献   

15.
<正>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下属单位层级多、分布广,人员多、结构复杂。近年来,国有企业下属单位特别是三四级单位,在上级文件传达落实、涉密人员管理、涉密文件管理和涉密项目保密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多风险隐患,失泄密事件多发。保密管理存在哪些薄弱环节薄弱环节一:定密管理不规范导致泄密  相似文献   

16.
<正>保密行政管理部门需采取的保密管理措施:在职权范围内,对涉密会议、活动的保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对重大涉密会议、活动,需派驻保密工作人员参与全过程管理。会前应加强办公设备和场所保密技术检查和防护,对会议驻地采取保密管理措施。会议期间应做好会场保密保障和会场外可疑无线信号监测,跟踪会议文件资料发放情况,对会议驻地进行保密巡查。会后应督促做好文件资料的清退、回收、销毁和保密设备回收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为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规定》,切实加强密级文件使用管理工作,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组织开展了密级文件使用管理专项检查。在兵团机关各部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检查组主要采取查验核对密级文件登记、传阅、保管、清退、销毁记录的方式,对15家兵团机关重点涉密部门进行了实地核查。从检查情况看,大部分受检单位文件收发登记及时、流转清晰,在传阅时严格履行交接和签收手  相似文献   

18.
<正>涉密人员离岗离职保密管理主要措施包括清退载体文件、签订保密承诺书、开展保密提醒谈话和离岗离职脱密期管理等。"离岗",指离开涉密工作岗位,仍在本机关本单位工作的情形;"离职",指辞职、辞退、解聘、调离、退休等离开本机关本单位的情形。离岗离职的前置条件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机关单  相似文献   

19.
<正>为进一步加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及涉密单位人员管理,近期,区保密局组织开展涉密人员重新确定和资格考试工作,对各机关单位涉密人员的确定原则、条件、分类标准、程序等提出具体要求,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区年度保密工作绩效考评,明确要求不漏一人。资格考试采取闭卷形式,由区保密局组织命题,内容均出自《党政干部和涉密人员保密常识必知必读》。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案例通报     
<正>◆某市人防办网站违规发布涉密文件2010年1月,某市人防办建设门户网站,抽调下属企业职工张某参与建设工作。为丰富网站内容,张某从其他网站下载了部分法规文件,未经审核擅自发布上网,其中包含1份秘密级文件。2014年5月,该人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