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定密管理是2014年保密系统"三大攻坚战"之一,作为基础性和源头性工作,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持续发力,使出了不同招式。全国政协:举办定密管理培训班。近日,全国政协机关组织各室局定密责任人、定密承办人、保密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习培训。参训人员学习了  相似文献   

2.
<正>中央和国家机关及直属单位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由各机关单位确定,报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认;省级机关及直属单位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由各机关单位确定,报所在省(区、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认,并报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中央和国家机关下属单位和省级以下机关单位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报中央和国家机关保密工作机构或省(区、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确认。  相似文献   

3.
简讯     
<正>宣教培训南昌市举办定密工作培训班。为夯实保密工作基础、切实强化全市定密工作,近日,南昌市保密局举办全市定密工作培训班,分为县区、市直单位两个班次。各县区保密部门、重点涉密单位、乡镇街道的保密干部及市直各单位定密人员近300人参加。  相似文献   

4.
<正>密级鉴定的主体只能是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地市级以下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不具有密级鉴定权。密级鉴定应当以鉴定材料泄露时适用的保密法律法规、保密事项范围和密级变更、解密文件作为依据。密级鉴定的内容包括鉴别和认定鉴定材料的真伪、密级、保密期限、密级变更、是否解密等。密级鉴定机关一是要审查鉴定材料的完整性,不完整的应当要求提起机关补充,经补充仍不符合要求的,  相似文献   

5.
<正>保密重点领域,是指直接涉及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国防安全的各种行业和领域,具体可分为外交、政法、科技、教育、金融、能源资源、测绘、军工等多个领域。保密重点领域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明确保密管理职责。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重点领域保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各重点领域业务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对本行业保密工作的管理或指导职责,重点领域各机关单位要制定加强保密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保密局在中山大学国家保密学院举办定密管理高级研讨培训班,以专家授课、互动教学、答疑解惑和个人自修等形式开展丰富的培训活动。部分区直机关单位保密办主任、地市保密局局长和区保密局人员共计67人参加。定密管理作为自治区党委保密委员会2015年重点工作之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中国建设银行保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总行机关保密委员会成员部门综合处负责人会议,办公室主任、保密委员会副主任姜国云传达了全国保密工作会议精神,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吴峰结合工作中的实例,就进一步做好保密工作提出6方面要求。一是加强对文件定密的管理,杜绝工作中乱定密、高定密现象;二是落实互联网计算机安全保密十项要求,加强联网计算机的安全保密管理;三是加  相似文献   

8.
<正>机关单位对符合保密法的规定,但保密事项范围没有规定的不明确事项,应当先行拟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并自拟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报有关部门确定。拟定为绝密级的事项和中央国家机关拟定的机密级、秘密级事项,报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其他机关单位拟定的机密级、秘密级事项,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的对照式定密体制由于没有明确的定密主体,导致定密随意以及错定密问题的大量存在。而授权式定密体制对定密权的授予主体、授予资格、授予程序作出明确规定,以权力的授予为前提,这样就能克服对照式定密体制的不足。建立授权式定密体制必须明确机关、单位为定密的责任主体,并实行定密责任人制度。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军工战线的定密意识和定密能力快速提升,定密制度和责任体系基本建立,定密依据更加细化。但与此同时,仍然存在一些"老大难"问题,因此,很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定密精准化的新途径,为全面建成军工单位保密工作长效机制发挥积极促进作用。一、军工单位定密精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1.定密依据不精准。一是目前军工单位制定定密依据文件的普遍做法是直接将上级国家秘密事项范围进行细化分解,基本上由保密部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秘密确定的基本程序是:在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由承办人对照保密事项范围提出定密的具体意见,再由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使用保密事项范围,首先要准确理解保密事项范围规定中有关条款的含义,并依据本行业、本领域保密事项目录,确定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同时,对可能产生的其他工作方面的国家秘密事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定密责任人和承办人来说,依据保密事项范围,按照法定程序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事项,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自律,就是定密责任人和承办人自觉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带头执行定密制度,熟练掌握定密基本技能,增强依法定密意识;他律,就是通过建立健全权责明晰、程序规范、解密及时、监督有力的定密机制,预防和杜绝定密随意行为。由此说来,推进定密攻坚、做到精准定密也应把抓教育培训与抓制度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抓教育培训,目的是督促定  相似文献   

13.
<正>涉密人员年度报备是机关单位涉密人员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有关保密法规明确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保密工作机构可以通过涉密人员年度报备,了解涉密人员管理整体情况,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针对性指导和监督,因此在保密管理实践中,该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围绕此项工作,通过系统分析总结,以期对大家深入理解其核心要义,做好涉密人员年度报备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正>某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直机关某单位检查时发现,该单位一年产生几十份涉密文件,但只有1台涉密计算机,这显然不合常理。检查发现:这个单位所有人员在承办文件资料时,都不按定密程序操作,即不对照国家秘密事项范围一览表,将承办的事项对号入座,这一违规行为直接导致了在非涉密计算机上处理涉密信息的现象。事后,8名当事人受到了党纪政纪处理。这起案件暴露出该单位保密管  相似文献   

15.
<正>湖北省十堰市保密局紧紧围绕定密规范管理,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摸索方法,总结经验,编制成《定密工作规范歌》,在机关单位中广泛宣传。  相似文献   

16.
<正>"三大攻坚战"之定密管理,一直被看作是政府保密行为的源头。按照保密领域的共识,定密工作是保密工作的源头性、基础性工作,是实现保密工作目标与任务的前提,是保密管理对策措施制定和实施的基础,也是保密工作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根基。因此,对定密行为进行法律规制,是保密法定原则的核心要求,也是依法保密的前提条件。定密之所以不准,除制度机制的原因外,认识问题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修订的保密法对定密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从行政层级和密级两方面对定密权作了限定,特别是取消了县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定密权限上收对于实现定密最小化、精准化,正确发挥保密工作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工作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出现"松"的苗头。有  相似文献   

18.
李勇 《保密工作》2023,(5):43-45
<正>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是对机关单位工作中,涉及不同行业领域保密事项范围的全部国家秘密事项的汇总列表,是机关单位确定国家秘密“对号入座”的直接参考依据和具体参考标准。制定一个依据准确、要素完整、格式规范的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关系定密工作的准确性以及后续保密管理的成本和效能,更决定了机关单位保密工作的起点是否规范、基础是否扎实。长期以来,由于对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的要素认识不明确,格式标准不统一,使用过程中对有关要求把握不准,  相似文献   

19.
段俊章 《世纪桥》2012,(23):33-34
定密是保密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保密工作的一个难点,已成为制约保密工作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着保密管理的开展和保密工作的发展。定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导致定密存在问题的原因也十分复杂。从目前定密工作实际来看,其中定密责任人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为了更好的明确定密责任,提高定密的规范和准确性,防止人人可以定密现象的发生,新保密法建立了定密责任人制度。它是保密法修订的重点之一,是改进定密工作,做好定密工作的重要保证,是推动“依法定密、科学定密、规范定密”的一项关键性措施,也为破解难题找到了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0.
<正>依法开展定密监督是实现规范准确定密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定密攻坚的重要抓手。但在实际工作中,监督难、难监督、监督实效不佳甚至无人监督一直是困扰定密管理的一个难题。为此,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修订着眼破解这一难题,增设了"监督管理"内容,对定密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就要在把握监督对象、明确监督内容、改进监督方式、完善监督格局上出实招、用猛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