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金秋,农二师三十四团承包枣树的职工心里甜蜜蜜的,因为今春他们从外地取回的"真经",已让一棵棵枣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摇钱树"。全团种植红枣6万亩,其中有近2.5万亩幼树初结果,总产达到3000吨,总产值在5800万元以上,年收入上4万元的职工达到700余户。  相似文献   

2.
农十四师皮山农场二连四排职工买买提·阿不都卡地一家,种植棉花、红枣、果园、胡萝卜、西瓜等农林经济作物,年收入约10万元。买买提·阿不都卡地2007年种植棉花25亩、胡萝卜21亩、红枣9亩、梨园6亩、西瓜3亩。光棉花和胡萝卜的毛收入就达12万元,再加上果园和夏天卖西瓜的收入,全年毛收入  相似文献   

3.
<正>4月7日,笔者从新疆叶河源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日前,该公司投资200万元在三师四十四团、四十六团、四十八团新建了1000亩红枣"优质高效"示范园,旨在通过标准化种植管理,引导团场职工不断提高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为广大职工种植管理提供"样板田"。据悉,"优质高效"示范园建成后,预计亩产500公斤  相似文献   

4.
这几天,二师三十四团有100多名女职工被评为"致富能手"。这不,六连职工致富能手任琼华到各连队给职工授课,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很受职工欢迎。该团每年60%的农业收入出自女职工之手。去年,该团6.2万亩棉花、5万亩红枣在受灾的情况下,这些女致富明星、致富能手  相似文献   

5.
<正>周松林自从调入一师四团林管站后,相继承包了吊干杏、红枣、苗圃地等百余亩土地。10年里,周松林刻苦钻研红枣种植技术、畜牧养殖技术、苗木繁育技术,实行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年收入由以前的4万元增加到了如今的近40万元;一家过上了小康生活。红枣:科学管理出高效2006年,当红枣刚在四团落户之际,周松林主动承包了地处偏远、土质差的18亩红枣园。那是刚开垦的荒  相似文献   

6.
<正>石金萍、刘先胜夫妻,是一师一团第五作业站的职工,多年来他俩用"爱心、"孝心"邻里互助、团结奉献诠释了"和谐小康家庭"的真正意义,用勤劳、创业向人们展示小康家庭的真谛,夫妻俩承包了枣园30亩,棉花50亩,一辆拖拉机和交售棉花的网箱车,家庭收入30万元,由于红枣品质好,枣园管理到位,经常作为连队、团场的观摩园。。妻子石金萍和大多数普通职工一样,也曾过着艰苦的日子,那时候  相似文献   

7.
<正>农一师十四团重视自营经济发展,使职工自用地经济收入普遍增加,去年,八连职工邓金玉两亩自用地收入超过1万元。八连深入贯彻落实兵团"1+3"文件精神,为连队100多户职工  相似文献   

8.
正"我承包了被别人称为‘赖地’的28亩地种植红枣,通过学习别人先进经验,应用新技术,科学管理,获得了比较高的产量,收入也可以,有个十几万吧。"2010年11月23日,农二师三十一团七连职工全泽琼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我在自己承包的40亩棉花田中套种小茴香获得丰收,额外增加了1.25万元人民币的收入;作为职工,要进行种植多样化、合理化,才能掏出"金元宝"。1月13日,成为连队种植作物收入13万元承包户之一的一团五连职工张军,在连队办公室门口,兴奋的向围拢过来的职工述说自  相似文献   

10.
<正>1月23日,走进一师八团好家乡果业有限公司的红枣加工厂里,浓浓的枣香扑鼻而来,厂房外堆满了准备加工的红枣,厂房内分级筛选、清洗烘干、装箱拉运各个环节井然有序。八团四连职工刘全英对笔者说:"闲的时候我就来打工,一个月能挣3500元呢。"据董事长陈强介绍,现在每天加工红枣100吨左右,预计到年底可以实现收益1000万元,谈起创业,43岁的陈强说,2000年从重庆涪陵来到八团,开始经营一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农一师八团职工自营经济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全团自营经济从业户1789户,占全团总户数的80%以上,自营经济专业户522户,专业大户17户。栽植红枣1890亩;牲畜年末存栏22076头(只),产肉663吨。经全团上下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或了种养结合,商贸、运输、修理、服务、加工等多业并举的良好局面。全团自营经济总收入1942.97万元,纯收入880.9万元,户均纯收入4923.9元,名列农一师第一。 这个团把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作为“发展壮大团场、致富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农二师三十四团七连职工王义夫妇依靠种棉、养牛,去年又种植了红枣,每年收入超过6万元。2007年,郭海燕承包了92亩棉花,籽棉单产270公斤,收入2万多元。一心求富的小俩口琢磨着利用农闲的时间,发展自营经济增加收入。王义到库尔勒牲畜市场作了详细考察后,决定选择饲养奶牛这个项目。王义小俩口饲养奶牛的想法得到了连队领导的支持,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13.
农一师十团     
《兵团工运》2011,(10):58
<正>农一师十团地处塔里木河上游北岸阿拉尔市科克库勒镇,现有规划面积43.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51万亩,总人口1.62万人,在岗职工3980人。行政建制单位36个。经过53年发展壮大,十团已建设成为以棉花、红枣为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4.
1月8日上午,二师三十六团林园连"双学双比"领导小组将一块制作精美的"双学双比先进个人"的奖牌送到女职工葛素梅的家里……葛素梅是连队出了名的女致富能手,去年她的枣园喜收红枣14吨,经济效益64万元,在她的帮带下,李雪珍、胡秀芝等6名女职工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葛素梅于2002年承包团场枣园20亩,前几年由于红枣价格低加之自己又没有枣树管理经验,红枣的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进农一师十二团二十八连,连片的农田已经种上红枣,间种的小茴香郁郁葱葱,职工们个个笑容满面。正在地里干活的该连职工李德华告诉笔者,这是十二团今年直播建园的万亩红枣基地。2010年,该团党委在深化内部改革、调整种植结构、改善经济增长方式上,不断提出新的发展思路,为了使广大职工群众能够有效规避市场风险,达到职工致富增收的目标,该团逐步探索出一套机农结合、田园结  相似文献   

16.
二师三十八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蔬菜全靠外运,为解决职工吃菜难、吃菜贵的问题,该团专门划出l80亩地种植蔬菜,其成本由团场承理,由机关工会和4个农业单位负责蔬菜的日常管理。"菜篮子"工程是该团民生工程之一。据了解,该团今年着力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是:一是投资4000万元建设1万平米职工文化中心;二是投资900万元修建30公里的通连公路;三是投资943万元建成日产2000立方米的自来水引水工程;四是投资427万元实施  相似文献   

17.
<正>石金萍、刘先胜夫妻,是一师一团第五作业站的职工,多年来他俩用"爱心"、孝心"邻里互助、团结奉献诠释了"和谐小康家庭"的真正意义,用勤劳、创业向人们展示小康家庭的真谛,夫妻俩承包了枣园30亩,棉花50亩,一辆拖拉机和交售棉花的网箱车,家庭收入30万元,由于红枣品质好,枣园管理到位,经常作为连队、团场的观摩园。妻子石金萍和大多数普通职工一样,也曾过着艰苦的日子,那时候孩子小,负担重,地少,挣不上钱,所有的困难都无情地困扰着她。在她来新疆的第八个年头,公公患病瘫痪在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四师七十七团自营经济户均收入3.2万元,人均收入0.8万元,自营经济已成为该团职工增收致富的"助推器"。集约化养殖园区促进了自营经济发展。近年来,该团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2个养殖育肥示范小区、1个草原禽养殖园区、1个细毛羊养殖示范园区。特色种植、养殖加快科技致富步伐。2012年,该团引进种植莲花白、胡萝卜等蔬菜1万亩,香紫苏3500亩,完成高效经济作物面积2万亩,在特色养殖业方面,六连职工汪源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十四师二二四团高度重视职工多元增收工作,积极发动职工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以促进职工多元增收为着力点,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从政策、资金、技术上全方位支持职工多元增收,并取得实效。截至目前,二二四团职工多元增收4877万元,人均增收5376元。一是从事三产服务类商户共计199户,增收3384.8万元。二是从事畜牧养殖共有6户,牲畜出栏465头只,增收64.5万元。三是庭院种植72.5亩,增收8万元。四  相似文献   

20.
一四三团二十连位于团部东北角,四周与一四五团、一五二团、乌拉乌苏乡、军区生产基地接壤,全连共210户职工,总人口826人,总面积10400亩,可耕地6300亩,有4100亩荒滩和草场。 1993年全连庭院经济总产值145万元,获纯利81万元,户均收入3857元,人均930元。 1994年全连庭院经济总产值156万元,获纯利85万元,户均收入近4000元,人均1290元。1994年全连职工庭院养牛280头,创产值92万元,羊250只,创产值4万元,鸡3000只,创产值2万元,私人有拖拉机、汽车六辆,创产值12万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