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配偶权在调整婚姻家庭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婚姻法尚未确立配偶权制度,配偶权的立法过于概括,结构缺乏系统性,内容存在缺漏,保护机制不完善。实践中,应建立系统的配偶权体系,补充配偶权的立法内容,完善保护配偶权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陈松 《求实》2004,(Z2)
配偶权是夫妻双方所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身份权 ,但在我国配偶权是一项存在争议的权利 ,立法并未完全确立配偶权制度。近几年来社会生活、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中都提出了保护配偶权的问题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包二奶、养情人、第三者插足他人家庭从而造成家庭破裂、甚至严重的刑事犯罪。而且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对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人生观、世界观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 ,学术界有必要对配偶权问题作深入的探讨。一、配偶权含义的诠释配偶权的概念。配偶权是由英美法系国家首先提出来并使之日臻完善的。英美法系国家认为配偶权是指配偶之间要求…  相似文献   

3.
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是排放权交易顺利进行和发展的法律依据和保障.构建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是我国发展排放权交易的必经之路.本文在分析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排放权交易法制化的现实情况和存在问题,从建立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基础、规范一级市场以及规范二级市场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排放权交易法律体系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4.
法之 《支部生活》2006,(11):44-45
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 ①配偶:我国《婚姻法》和《继承法》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因此配偶是法定继承人,但是只有存在合法婚姻关系的夫妻,才能享有配偶继承权。若男女双方系非法同居、重婚等违法两性关系,不具有婚姻的效力,双方当事人之间不具有配偶身份,不享有配偶继承权。  相似文献   

5.
福利权是一种与公共福利制度,主要与社会保障制度相关联的权利,是一种接受福利利益或援助的权利。福利权是行政给付的主要义务来源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福利权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各种权利要求之间的竞争格局凸显,权利诉求的时效性也在增强,这些都对我国给付行政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我国应当更加关注作为过程的行政,增强行政法的回应性,丰富行政行为的手段,创新管制方式,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建立纳税人诉讼,使我国给付行政的发展适应福利权保障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6.
翟翌 《理论学刊》2012,(3):93-97
以欧债危机为探讨起点和背景,围绕中国宪法文本进行考察,社会保障权与社会福利权、社会保障权与弱势群体权利之间的内涵及概念关系需清晰界定与取舍.西方意义的社会福利权有在民主制度下失灵和不明确等缺点,不宜照搬中国.弱势群体权利不是具有法学意义的概念.二者都可被中国宪法所确定的社会保障权所涵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和概念的发展,应依中国宪法文本,以社会保障权为核心概念,走概念——文本——制度的扩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行政强制执行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行政强制执行的多种定义,明确了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内涵,并对行政强制执行的分类和程序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探讨行政强制执行权合理分配的标准,提出我国改革行政强制执行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配偶权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先提出配偶权概念的英美法系国家认为,配偶权是指配偶之间要求对方陪伴、钟爱和帮助的权利。我国学者认为,“配偶权是指基于合法婚姻关系而在夫妻双方之间发生的,由夫妻双方平等专属享有对方陪伴生活,钟爱、帮助的基本身份权利”。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认为,“婚姻关系为夫妻相互  相似文献   

9.
2013年11月国家取消信访排名,这次对我国信访制度的积极调整,表现出国家对保障公民的信访权的高度重视。而在实践中一些人常常将公民的信访权与请愿权相混淆,只认识到了两者在性质、价值与功能上的高度相似性,却忽略了其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信访权与请愿权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在信访制度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国社会日益兴起的休闲权,被赋予了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新内涵,人民群众休闲权的兴起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而且日益彰显其和谐社会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施密特的制宪权学说是把握决断主义宪法理论的一把钥匙。对德国民族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忧虑是该制宪权学说的核心关切。施密特认为,制宪权是一种政治意志,是制宪主体对自身政治存在的类型和形式做出的总决断;制宪权不是一次性权力,制宪权区别于修宪权及一般的国家权力。施密特的制宪权学说对于发展和完善中的我国宪法与政权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1月国家取消信访排名,这次对我国信访制度的积极调整,表现出国家对保障公民的信访权的高度重视.而在实践中一些人常常将公民的信访权与请愿权相混淆,只认识到了两者在性质、价值与功能上的高度相似性,却忽略了其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信访权与请愿权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在信访制度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构建婚内损害赔偿制度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构建婚内损害赔偿制度仍存在缺乏配偶权的相关规定、现行夫妻财产制不完善等障碍。为此,应确定婚内侵权行为的范围、明确夫妻双方的配偶权、完善现行夫妻财产制度,多管齐下破除障碍,构建婚内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4.
保障当事人取证权是证据制度正常运作的需要,是民事诉讼模式转换的要求,但我国对当事人取证权的保障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障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着重于民事诉讼当事人取证权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配偶名分权与第三者隐私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者介入他人的家庭生活,侵犯了他人配偶的名分权、对配偶身体的相对所有权、同居权以及对忠诚的维护权,冲击了婚姻的基础--夫妻感情,造成无过错方的精神痛苦.<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配偶名分权与第三者隐私权的法律界定在一定范围内相互冲突.正确的法律选择应该是:以公序良俗为指导原则,从法律上认可夫妻受侵害方取证的合法性,坚持配偶名分权高于第三者隐私权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我国股东失权的法律属性应确定为法定性,股东失权的法定性来源于股东失权的资合功能定位,更符合股东出资义务的法定性要求。股东失权法定性有利于维护公司的资合性和人合性。在明确股东失权法定性基础上,应通过多种措施对我国股东失权制度予以完善,具体包括将抽逃出资归为法定股东失权事由、明确股东失权不以股东会决议为程序要件、设置被失权股东的权利救济途径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正式建立并运行,然而碳排放权交易立法仍然存在立法模式不清晰、立法内容不完整和立法路径认识不充分等问题.为了推动碳排放权交易有序发展,如期实现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我国亟需采取明确综合性立法模式、补齐立法内容短板以及统一立法路径认识等策略,系统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立法.  相似文献   

18.
孙学朝 《实事求是》2007,198(5):63-64
劳动报酬权是指劳动者按自己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得应得工资收入的权利.目前在我国,一些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侵犯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的现象屡屡发生.其中既有信用制度缺失的原因,也有法律制度失灵和农民工维权意识不强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保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夏万奋 《世纪桥》2007,(2):54-56
在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关于检察权的性质的争论越来越激烈,而检察权的性质问题决定着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本文探讨了我国检察权中的法律监督权与公诉权的关系,认为:公诉权和监督权性质相异,在逻辑上不存在谁包含谁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平行、并列关系,也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是在同一诉讼活动中,分属两个高低不等的诉讼结构层次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检察权具有层次性,第一层次是法律监督权,第二层次是公诉权。  相似文献   

20.
弱势群体就业权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蕾 《求实》2007,(10):64-67
弱势群体是基于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而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就业权是弱势群体作为我国公民应当享有的基本人权。在目前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歧视现象,严重影响到其就业权的实现,甚至危及这些人群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通过法律制度保障弱势群体就业权的实现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