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代性和现代化是双向“反哺”的。作为现代化进程的“精神积淀,”现代性一经生成,就会转而成为现代化的理性规约和内在张力。后现代社会思潮的实质在于解构和终结现代性,它虽然给后发展国家的现代性进路提出了某种警示,但却有可能诱发现代化价值合理性危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展”国家而言,要避免在现代性问题上陷入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陷阱,就必须对西方后现代社会思潮实质及危害予以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的价值观念诸方面的现代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系。在对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和理论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是从"反现代性"的角度来思考和解读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和理论,甚至把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思想和理论与一味的批判完全等同起来。如果深入仔细地剖析和研究,我们会发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是基于重新建构一种符合全人类利益的现代性的目的。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在马克思的立场上指向未来社会的现代性建设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尽管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观念,但其本身往往不能自明,因为它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有不同的所指,是一个变化着的文学观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现代性"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极左专制主义向往工业文明的代名词;八九十年代之交,被描述为具有"布尔乔亚"和"恶之花"的两面性;进入九十年代,由于后现代主义带来的意义混乱,"现代性"被认定为是未完成的现代化社会状态.二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过程反映了学界对"现代性"内涵理解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的生成的最根本原因是资本。资本在催生现代性生成的同时引发了现代性的危机,将现代化带入一个无法预测的、难以把控的风险社会。因此,要从根本上规避风险社会,就必须克服资本扩张的逻辑悖论,彻底颠覆以"物"为中心的社会发展逻辑。就当代中国而言,在借助资本的力量促进生产发展的同时,必须用社会主义力量将资本纳入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语境下青年研究的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性追求成为全球化趋势的情况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青年研究都面临着某种范式危机.青年问题是社会问题的表征、投射和反映,由社会变动引起的青年变化必须纳入青年研究的学术视野.青年问题的动态变化将青年研究的范式转换提上了议事日程.现代性和全球化应该成为阐释、观照和研究青年问题的基本理论方法和阐释模型.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基本理论框架中,厘清全球化的青年倾向和地方性的中国青年问题是我们观照、阐释甚至解决青年问题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警察的现代性是警察制度现代化、警务运行模式现代化过程的结果或属性。在警察的现代性不断展现的过程中,警察一直在为社会提供更多管理还是更多服务中摇摆、在对公众进行更多限制还是更多保护中游移。这使警察的现代性不可避免地展现“服务员”和“监视器”交叉重叠的双重面相。  相似文献   

7.
人是马克思一直研究的中心课题。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现代性批判是通过实践原则确立的,从法哲学到以抽象劳动为核心,形成"自由自觉的劳动",再到深入劳动过程的内部,从社会关系中寻找人的现实本质,最后到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出发形成"现实的个人"。正是在这一现代性批判的蜕变过程中,马克思不仅实现了其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思想变革,也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遭遇的现代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现代化必然推动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这也就是中国的现代性问题,那么如何建构中国的或中国特色的现代性,就成为我们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共时态: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在不同哲学范式基础上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是我们看待公共行政的两个不同视角。现代性所追求的是理性、精确、直观和清晰,而后现代性所倡导的却是想象、模糊、抽象和混沌。在变革的多元发展的中国社会中,公共行政呈现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共时共生的特征。伴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进程,现代化仍然是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奋斗目标;而面对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中国公共行政又必须应对后工业时代的挑战,方能适应内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观照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弊端和缺失之时,容易向前看或是向后看。向前看,就是要求我们全盘接纳现代化的内在规定与时代特质即现代性,认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用不断地发展来解决;向后看,要求我们反观现代性问题时,回到传统并希冀用传统文化解决现代性问题。现代与传统,这对中国人纠结了上百年的二律背反,矛盾乎?冲突乎?本文从社会哲学理论话语视角看,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不能简单割裂历史与传统,而是在秉持现代性先进理念的同时,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性基因,融合时代特点,整合社会发展的实践要求,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时代危机找到真正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鲁迅文化经典包含着丰富的现代性因素,对鲁迅文化经典的解读与阐释,既是文化上的寻根认祖,也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缺失的针砭和疗治。鲁迅研究应该在积极意义上参与当今时代,自觉地回应新时期现代化的思想文化主题,使其恒久的文化意蕴能与现实的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中的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现代性”关涉到的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最抽象、最深刻的层面,这就是价值观念的层面。文化对现代性的影响是一个基本事实,“中国的现代性”这种提法意味着现代性的多元性。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必须处理好现代性的普世价值与中国国情的问题,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发展科学技术与遏制科学主义的问题,世俗化与超验话语的问题,现代性认同的理性筹划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改革的深度是与对改革对象认识的深度直接相关联的,在一定意义上讲,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更客观更严格的审视和认识,是使它能够真正在纠正失误、克服弊病中向前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形态,相对资本主义这种特定现代化形态来讲,是一种"后现代社会形态",即超越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后的社会形态。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社会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跨越现代化的基本要素和结构而形成的"超现代社会形态"。在社会主义改革中重又启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既要培育现代性、培育现代化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又要超越现代性、超越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新型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古典资产阶级伦理学家作为现代性道德哲学的典型代表,尽管他们对现代性伦理谋划展开的伦理分析及提供的解决方案各有不同,但他们在现代性伦理谋划中却有共同的特点,即:都以抽象的人性作为伦理体系建构的本体论基础,以理性作为现代性伦理谋划的方法论依据,以美好的幻想及"乌托邦"式的社会运动开启现代性伦理实践。这种道德哲学呈现出唯心的、乌托邦的特征,当用这种道德哲学理论指导实践之时,便会出现现代社会伦理的危机及道德生活实践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
发展社会学的时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导致发展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必须重新建构。时间和空间是把握现代性的一个网结,时空关系的重大转变是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因此,社会时空对于发展社会学具有构成性意义。而现代性的时空维度,其实是自经典社会学以来一直延续的重要学术传统。本文基于对这一学术脉络的梳理,提出以“时空压缩”与“时空伸延”作为基本概念,建立能够解释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新的发展历程的发展社会学理论视角和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6.
文化的现代转型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河北文化追求的现代性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公正的现代性,文化主体对河北传统文化的自觉认知是文化现代建构的基础,博采众长、开拓创新是行河北文化的现代建构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中西现代性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性作为“未完成的谋划”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和不可逃避的命运。而现代性又有着它的合理形态与异化形态。现代性的异化 ,根源在于主客二元思维方式导致的单向度和绝对化 ,集中表现为对传统的完全抛弃。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解构 ,具有打破僵化、开辟多元创新思路的积极意义 ,但它缺乏历史感又有着导致虚无主义的消极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物质生产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出现了明显物化、异化,表现出普遍的社会精神文化病态。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于正在迅速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有一定借鉴意义,中国必须避免重走西方老路,主动避免现代社会病,着力抵消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努力健全社会制度,将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为社会改革的首要目标,为青少年以至全民的健全健康人格的养成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概念及其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是逐步深化、逐步清晰的。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的经典论述和当代学界提出的关于现代化的各种"标准",对现代化涵义做了分类和概括,最后落脚到社会转型来理解现代化。从社会转型来看,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开放化、分工化、平等化等五个由浅入深的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较浅的层面进展显著,较深的层面进展不显著。认识这一点,有利于人们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既积极又冷静的态度,从而做到既积极进取,又不急躁冒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