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二第七课有一部分内容是讲,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应当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它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在当今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也存在着拜金主义思想,这种思想也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到底应该怎样认识金钱,是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有钱就变坏”呢?每次讲到这里,我都会与学生展开讨论,但每次效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新的形势,思想政治工作究竟还有没有作用,有多大作用?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疑虑和困惑。有的甚至公然断言:现在搞市场经济,讲的是经济利益,只有“金钱才是万能的”,“有钱能买鬼推磨”,还要思想政治工作干什么?有的则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思想政治工作,认为反正这是个“软任务”,“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的发言很真实也很生动。读后深思,我想,同学们要和家长成为“知心朋友”就有一个最应该议论和沟通的话题——追求。 陈婷婷同学问得好:“有房子、有车、有钱那又代表什么?”范玲燕同学也问得好:“你周游世界又是为什么?”这些问号是有内涵的。有同学还说:“最重要的是做自已理想做的事”。实际上这是在提问:人生在世究竟应当追求什么?是金钱?是文凭?是享乐?还是另有更高的境界?这既是现实话题又是长远话题,花时间值得。我建议同学们跟家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有着与以往不尽相同的特点,其中主要的是: 浓重的功利性。正确的理想信念在一些人中何以淡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一些人中何以淡化?敬业精神在一些人中何以淡化?当我们细究这类新情况、新问题时,就会感到是功利性在它们的身后起着支撑作用。“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当一些人把理想、前途与利益、金钱挂钩时,正确  相似文献   

5.
浙江是一个经济大省,但是同样也是个资源匮乏的省份,“无油、缺煤、少电”,能源消费的95%以上资源需要靠省外调入。以致于很早就有专家发出了警告:“别以为只要有钱就能买到能源。当浙商们发现金钱并不能使他们的机器转动起来时,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半月谈》2004,(24):54-55
身处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理想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近来,“校园话题”栏目接到了许多老师的来信.对于一些中学生朋友把“金钱和权力”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表示担忧。“金钱和权力”可不可以成为理想?一个人一旦手中有钱、有权。应该怎么看待和使用?究竟什么会给人带来真正的快乐?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相信有助于廓清我们的认识。因为关于理想的答案.最能彰显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自从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金钱以后,不同的人便有着不同的金钱观。有一种人,把钱奉为神物,公然宣称,只要有了钱,便可“无德而尊,无势而热……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真所谓有钱便可主宰一切,无钱一切全无。这种人一头拜倒在金钱脚下,心里想的是钱,眼里瞅的是钱,手里捞的  相似文献   

8.
彭之辰 《半月谈》2005,(8):79-79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教导学生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作业,是否应该自己完成?答案显然是肯定的。然而对于这样一件本来天经地义的事却企图用金钱去改变,想来这些“雇主”同学必是笃信“有钱能使鬼推磨”吧。  相似文献   

9.
【案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八课第一框《身边的诱惑》中提到了“金钱的诱惑”。在讲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我觉得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现实进行教学。于是我在学生讨论、分析完教材中“两位学生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这一材料的基础上,又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当营业员多找你零钱了,你会怎么做?”、“当你在路上捡到了一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时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我们应该怎样面对金钱的诱惑”,使学…  相似文献   

10.
近日,河南省南阳市公安局成功侦破了一起金额达数千万元的票据诈骗大案,由此揭开了一个“女强人”、“省政协委员”的灰色人生。一、“女强人”产生今年46岁的冯兰花,应该说是一个“女强人”,因为她从不满足现状。在农村时她把自己的目标定在了进城,没有工作时她把自己的目标定为国家工作人员,有了工作后她把自己的目标定在了有钱上,当她有了大把的金钱时她又把自己的目标定在了出名上。就这样从18岁开始,冯兰花便从农村开始了一步一步的艰难奋斗:先是由南阳市郊区的农村通过婚姻进入了城市,由一名普通的市民通过关系成了一名…  相似文献   

11.
清洁的精神     
所谓清洁的精神,就是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对各种“糖衣炮弹”的袭击,能够做到踏实坦然、光明正大、公私分明、清正廉洁。方志敏烈士在被捕时,敌人的士兵想他是共产党人的大官,肯定有钱,就用手榴弹威胁他,结果连一个铜板也没得到。身为一国总理的周恩来同...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创业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神话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求成功、无法安静的时代。可是,当人们普遍地沉迷在“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美梦中时,当成功与否与拥有金钱的多少划上了等号时,我们说“成功”就成了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话题。广东某高校经济贸易系女孩谢风,虽然刚到21岁,可在生意场上却“轻车熟路”了4年。关于“物质时代”,女孩谢风有她自己的主张:“金钱决定一切,要成功当然就要追逐金钱,我们在这样的时代别无选择。”“这个时代最大的快乐就是财富———创造它运用它并享受它。”“财富的定义就是金钱,…  相似文献   

13.
高考模拟考颁奖大会刚散会,一群学生便围着他们的班主任不解地问道:“老师,怎么我们班没有一个人获奖?”班主任温和地解释道:“学校奖励的是年级前15名,只要我们再接再厉,是有机会获奖的。”谁知,学生们却极不服气地抗议道:“这样不合理,按照这种奖励方案,奖来奖去不都是奖励重点班的学生了吗?为什么学校不考虑考虑我们非重点班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14.
据报载:有个省级机关的处室,支委开了四次会,就吵了四次。为什么?原以为是为工作上的事儿发生争执。不是!是因为处里又超配了一名副处长,原有的五台车不够配备专用了;还有一个单位,下属单位由于管理、经营、资金等问题难以维持,需要临时换“将”,也是开了四次党委会,派个有魄力、精管理、公道正派的“将”去,这一认识大家很快就统一了。但围绕“拍板”权是否赋予新派去的“将”的问题,同样吵得不可开交。两个单位的群众听了都哄堂大笑,领导们却挺认真的。在如今社会上,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种怪现象:一些人一旦走上领导岗位,他们并不像自己当…  相似文献   

15.
幸福     
偶有一天,朋友来找我谈心,问了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我沉思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你认为我幸福吗?”朋友想也没想,对我说:“我认为你幸福,因为你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一位漂亮的妻子,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还有……”我笑了笑,又问他:“你认为拥有这些东西的人就都很幸福吗?”朋友点点头说:“是的。”我又笑了笑:“那可不一定,一个拥有豪宅名车的富翁不一定比一个在大街上捡垃圾的人过得幸福;一个身份显赫地位高贵的人不一定比一个乞丐过得逍遥自在。说到底,幸福纯粹是个人的感受,它无法也无需由一把公用的尺子去衡量。其实,每…  相似文献   

16.
<正>对此,人们普遍关心的是:是不是花钱就可以买刑?是不是有钱的人就可以比没钱的人少判刑?广东东莞一抢劫致人死亡的被告人王某,日前因其家属同意先行赔偿被害人家属5万元,法院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对其从轻判处死缓。据悉,通过补偿被害人经济损失来减轻被告人的刑罚,在东莞两级法院已有超过30宗这样的判例。对此,人们普遍关心的是:是不是花钱就可以买刑?是不是有钱的人就可以比没钱的人少判刑?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可以赔了就减轻甚至免除刑罚,也并不是所有的案件只要赔偿了就一定能减轻甚至免除刑罚。那种认为“赔了就不再罚(刑罚),罚了就不再赔”的观点是错误的。以前述案件为例,如果被告人本人有可供执行的财  相似文献   

17.
爱金钱还是爱时间 ?人们常说 :“时间就是金钱。”但是如果把时间和金钱分开 ,让你两者选其一 ,你对哪一项更偏爱 ?一项最新国际调查表明 ,世界各地选择金钱的人略多于选择时间的人。美国RoperStarch调研公司从去年11月至今年2月 ,就“你希望多些金钱还是希望多些时间”这一问题对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人进行了调查 ,这些接受调查者在13岁至65岁的不同年龄段。该调研公司日前公布的调查报告说 ,就全球而言 ,52 %的人宁愿多要些金钱 ,40 %以上的人钟情时间。该调研公司报告表现出的另一个特点是 :年长的人多选…  相似文献   

18.
1997年,上海、西安一些大学生宿舍爆出雇用保姆的新闻,着实给教育界一个不小的吃惊:这些孩子怎么啦?在南京大学,却有另一番景致:55个大学生承包了南京大学浦口校区8幢学生宿舍的走道、厕所的清洁工作,名曰:“学生保洁员”。一年下来,学生自己感觉,获得了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富人与穷汉一个富人在沙滩散步,见到一个穷汉衣衫褴褛地躺在礁石上晒太阳。于是富人就对穷汉说:“你为什么不去挣钱呢?”穷汉问:“挣钱干什么?”富人说:“挣钱开工厂。”穷汉问:“开工厂干什么?”答:“可以挣更多的钱呀。”再问:“挣更多的钱干什么?”又答:“开更多的工厂呀。”再问:“下面呢?”又答:“有了许多的钱就可以到全世界去观光,还可以买海边最好的别墅。”穷汉又接着问:“看世界,买别墅后又怎样?”富人答道:“你就可以无忧无虑地在海边晒太阳了啊。”穷人说了一句:”对不起,我现在已经在晒太阳了,你走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  相似文献   

20.
如何上好《经济常识》中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在教改中提出的新的课题。通过对新教材的认真学习领会,对学生情况的进一步调查了解,我认为,农村学生对农村有深厚的感情,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并不等于他们就理解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部分学生由于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不同程度地有弃农经商的倾向。为了使学生深刻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