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957年,是个极不寻常的年头。当年,春季开始全党整风,夏季展开“反右派”斗争。整风运动与反右斗争,是1957年春季至1958年夏季中共盐城地委、专署所做的两件相互关联的事情,被载人史册。 整风运动的缘起与做法  相似文献   

2.
影响深远的反右派政治运动已成过去,但是史学界、理论界对反右斗争的理论研究渐趋深入。反右派斗争理论应该包括反右斗争的前提、性质、对象、任务、动力、方法策略等方面。这一理论既有正确的一面,也有错误的一面。研究探讨这一理论,对今天的党内外民主生活和民主制度建设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1957年的整风与反右派斗争是处理党内外矛盾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准备不足和党外集中鸣放的开门整风方式,潜伏了复杂局面下出现波折的可能;面对复杂局面,毛泽东基于对当时情况认识判断不够全面、充分而产生的摇摆心态与乐观自信心态,对局势作出过于严重的估计,使运动主题发生转换,走向反右派斗争;在革命思维主导下,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不仅党内矛盾未得到有效解决,而且造成处理党与党外矛盾的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4.
“指标现象”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右派斗争是建国后我党犯有严重扩大化错误的一场政治运动。关于导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原因,史学界、理论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除了众所周知的那些原因之外,运动中所采用的“指标现象”这种不科学的政治工作方式也是造成反右斗争扩大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整风过程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的发动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对这种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①这是党对反右斗争的  相似文献   

6.
1957年的反右斗争。是当代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对有关宋庆龄与1957年反右派斗争这一问题的专题研究文章几乎没有。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搜集到的史料,探索宋庆龄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原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原因,研究者一般是从社会的、历史的和个人的角度来分析的。笔者认为,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与反右派斗争的方法、策略以及具体方式等错误也有直接的关系。 一 整风运动中,确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恶意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对他们的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必要的,不这样做就无法稳定局势,也无法实现整风的预期目的。关键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反击。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的和个人的种种原因,毛泽东采取了群众运动的方式,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右派政治斗争,导致了历史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关于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毛泽东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不是阴谋,是“阳谋”。其实,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总而言之是“预谋”。“反右”本来就是整风的题中之意。在整风中进行“反右”早就在毛泽东的“预谋”之中。“引蛇出洞”是既定方针“牛鬼蛇神与麟凤龟龙并长,这是我们所料到,也是我们所希望的。”许多论著都说,毛泽东没有料到在整风运动中会出现“右派趁机猖狂进攻”的局面。新近出版的由逢先  相似文献   

9.
在新中国历史上,1957年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是两件大事。其功过是非,中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了结论:“1957年的经济工作,由于认真执行党的八大的正确方针,是建国以来效果最好的年份之一。这一年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发动群众向党提出批评建议,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正常步骤。在整风过程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发动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对这种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仍有人质疑这个结论:认为整风就是为了反右,而且毛泽东一开始就设计了“引蛇出洞”的策略。其实,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的党组织,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和全国各地一样,经过整风和反右派斗争,进一步贯彻执行了党的群众路线,大搞群众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方面的工作都出现了大跃进的局面。广大干部经过几年来革  相似文献   

11.
白石 《党史博采》2009,(1):37-38
<正>现在人们说起1957年的"整风反右"运动,认为右派们都是相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便傻呼呼地"鸣放",乱说一气,  相似文献   

12.
喻冰 《党史纵横》2003,(10):38-40
1957年的开门整风,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执政条件下为“跳出兴亡周期律”,扩展“民主新路”而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具有开创意义的尝试活动。然而,从5月1日发动整风到6月8日反击右派,在不到40天内,党中央在指导思想上发生180度的大转弯,经历了从整风到反右的重大转折。就像毛泽东在5月中旬所写的那篇文章的原题———“走向反面”一样,由整风到反右这一大转弯所带来的结果,完全违背了整风的最初动机。而且,这一大转弯,一直影响了此后的20年。按照毛泽东的本意,1957年的开门整风,就是要调动各阶层人士参政议政的政治积极性,造…  相似文献   

13.
论1957年整风运动走向反面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冰 《理论学刊》2003,4(2):67-70
195 7年的开门整风 ,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执政条件下 ,为扩展“民主新路”而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具有开创性的尝试。然而 ,从 5月 1日发动整风到 6月 8日反击右派 ,在不到 4 0天的时间内 ,党中央在指导思想上发生 180度的大转弯 ,经历了从整风到反右的重大转折。就像毛泽东在 5月中旬所写的那篇文章的原题———“走向反面”一样 ,由整风到反右这一大转弯所带来的结果 ,完全违背了整风的最初动机。而且 ,这一大转弯 ,一直影响了此后的 2 0年。究竟是什么原因 ,使得动机和效果如此地背离呢 ?笔者认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真正认识 ,是 195 7年开门整风“走向反面”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是在党的整风运动进行过程中发生的。关于开展这场斗争的必要性,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已作了明确的结论,学术界也多有阐述。但是,发生这场反右派斗争的深层次原因还有待细致研究。本文拟结合整风运动中党中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的文艺界,通过这次向建国十周年的献礼工作,检阅了自己的队伍。证明经过历年的政治学习运动,特别是经过整风反右派斗争和去年的大跃进,文艺队伍的面貌起了很大变化,政治思想觉悟和艺术水平普遍有了提高,文艺作品和上演剧目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了比较显著的进步,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新生力量在迅速地成长,业余创作也蓬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57年毛泽东为什么要整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冰 《党史纵横》2005,(3):23-25
提起1957年我国政治领域发生的 那场重大变故--从扩大民主的整风运 动出发走到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许 多人都不禁会产生这样一种认识:毛泽 东发起整风运动的动因,就是为了将右 派们"聚而歼之"。如果单从运动的过程 和结果来看,似乎的确如此! 然而客观地讲,1957年的开门整风, 有着它深刻的历史渊源。实际上,毛泽东 关于整风的指导思想,早在陕甘宁边区 时期就已初步形成,正如迈斯纳在《毛泽 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中所述: "在人民共和国的政治、经济和教育等领  相似文献   

17.
关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原因,研究者一般是从社会的、历史的和个人的角度来分析的。笔者认为,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与反右派斗争本身的方法以及策略的错误也有直接的关系。 一、方法的错误:急风暴雨的群众运动的方法。 1957年整风运动中,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恶意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对他们的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必要的,不这样做就无法稳定局势,也无法实  相似文献   

18.
1957年整风反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7年整风反右曙初1957年5月至1958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中共湖南省委在全省组织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这次整风最初确定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但运动开始不久,情况发生了变化,随即转入反...  相似文献   

19.
正党中央制定具体反右方针政策相当慎重为了给反右派斗争提供理论指导,1957年6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经过毛泽东做了重要补充和修改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发表的讲话增加了判断人们言行的六条政治标准。毛泽东指出,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这六条标准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推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并写入了党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内容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右派斗争是建国后我党进行的一场有严重失误的政治运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①《决议》中的这句话常被理解为数量上的扩大化.笔者认为,这样理解不够全面.“严重扩大化”的错误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性质上的扩大化,把一般性右派上升为资产阶级右派;二是数量上的扩大化,把极少数右派分子扩大为55万;三是处理上的扩大化,把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敌我矛盾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