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行政行为的主体是公务员。行政行为应诚实守信,也就是说公务员应该诚实守信。 诚信。就是诚实而有信用,就是诚善于心、言行一致。“人无言不立,政无信不威”。诚信是“立人之道” 和“立政之本”。唐朝有名的宰相魏征上书皇帝李世民时就公开进谏“不信之言,不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并强调执政必须此信。诚信作为中国的优良传统。它从“天人相通”和“赞天地之化育”的角度审视生命。激友人们用“至诚” 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在现代社会,我国的《民法通则》里有诚信原则,老百姓实…  相似文献   

2.
裴仁昌 《公安教育》2004,(11):47-48
一、诚信的概念及意义诚,其本义指真实不欺,诚实无妄;诚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信,其本义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真诚无欺,忠实于自己的诺言和义务;守信,就是要“讲信用”、“守诺言”,也就是要“言而有信”、“诚实不欺”。诚实守信,是人和人之间正常交往、社会生活安定、社会治安稳定、经济秩序良好并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力量。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古人认为,在为人处事中,“谨而信”、“敬事而信”是最基本…  相似文献   

3.
刘君兰 《前沿》2002,(12):20-2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WTO ,诚信环境建设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诚信环境与党风建设 ,同属上层建筑的范畴 ,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不同概念 ,弄清两者的关系 ,对于搞好诚信环境和党风廉政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诚信环境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区别诚信 ,即诚实守信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是一个人立于社会的基本准则 ,在正常的交往中 ,诚实守信是人们相互联系的道义凭借。诚信环境建设指的是一个地方、一个省份乃至一个国家的信用体系建设 ,它涵括了道德行为、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等诸多方…  相似文献   

4.
说谦虚     
顾英武 《创造》2004,(8):46-46
据悉,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进入考 为的诚实守信,之所以会滑落,其深层次场之前,都要签定一份承诺书,保证考试 的原因是信仰的失落,诚信危机的背后是时不作弊。大学生将来是国家的栋梁之 信仰危机。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把自己材,社会各领域的开拓者与创造者,当他 托付出去的愿望,是人的社会性覆盖人的们在还没有进入社会之前,就要用自己 自然性的行为。人生是否建立了信仰,表的人格来担保行为的规范和守诚,这当 明着人的社会化是否完成与健全的程度。中折射出的问题是,在这样一个严肃的 人天生具有自然性,它和人的社会性是对重大场合,造假行为…  相似文献   

5.
亦乐 《时事报告》2014,(6):40-41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守信就是遵守诺言,说到做到。我们常讲,诚信是立身之本,是齐家之要,是交友之基,是经商之道,是为政法宝。一句话,诚信是“百行之源”。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讲,“民无信不立”,强调“言必信,行必果”。指出“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政令信者强,  相似文献   

6.
古人说:人无信而不立,强调的就是做人要讲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也是人们普遍赞誉的一种美德。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能立足于社会,一个诚实守信的民族,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诚信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品质,也是人与人正当交往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诚信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诚信,即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基本的社会道德。在新的历史时期着力提高我国人民的诚信素质和修养,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风气,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诚信问题中,我们特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诚信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应当是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新型关系。人们之间以诚相待,才能处理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使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人急功近利,弄虚作假,  相似文献   

9.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把“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信”是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诚实和守信的统一,是一种善良的人性。要求人们以诚待人,讲求信用,遵守契约,兑现诺言。诚信是做人、为政、从商的道德准则,是立德之根本。  相似文献   

10.
小议诚信     
蔡红东 《政策》2003,(8):50-50
诚信属于道德概念,是诚实守信的意思。它用于人的行为,是道德规范;用于人的修养,是道德品质。在传统伦理道德中,诚信是个老话题。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诚信,"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的圣贤之训,"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童叟无欺"的经商伦理,千百年来都人所共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重提又是一个新话题。现代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诚信就是通行证,欺诈则是墓志铭。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单住、一个政府、一个城市可以拥有很多财富和荣誉,但假如缺少了"诚信"这一品牌,那将是一场灾难。可以说,诚信呼唤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1.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要求,诚实守信是其中的重要规范。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一整套的伦理道德规范,其  相似文献   

12.
诚信,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诚实守信构建了整个社会运行的信用环境,诚实守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诚信建设步伐是铁路实施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铁路企业的社会形象和自身的生存发展。中间站虽然是分布在城乡中的铁路小“窗口”,但其诚信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铁路企业的整体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础,提高职工文明道德水准必须加强诚实守信教育。文章认为,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要加强诚实守信的宣传和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建立诚信经营的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八面来风     
平顶山市开展“双争双树”集中宣传活动 为深入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诚实守信万人行”活动,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组织开展了“争做诚信公民、争创诚信单位,树典型、树形象”集中宣传活动。一是隆重举行了万人签名活动,共有4万多人在“道德规范进万家,诚实守信万人行”横幅上签名。二是组织了展板一条街活动。各大商场门前都悬挂了讲诚信、树形象横幅,通过生动的文字、形象的画面对市民进行诚信教育,增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6,(1)
儒家交往礼仪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培育有着重要启示,孝悌宽恕之礼启示大学生要入孝出悌,修和睦,尚往来;尊敬谦诚之礼启示大学生要尊师重道,敬师长,诚求教;诚信仁义之礼启示大学生要诚实守信,能包容,讲义气;和善明德之礼启示大学生要礼貌谦和,善自律,造和气。  相似文献   

16.
“无信市不立”,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领域较为严重,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加强诚信教育、构筑诚信社会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管延俊(潍坊学院)诚信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诚信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基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应当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  相似文献   

18.
诚实守信与见利忘义是一对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历史总是把诚实守信之人、之事置于其光辉的案头,也总是把见利忘义之人、之事钉在耻辱柱上。作为前进道路上的风向标,诚信义利观也正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于诚信的研究,除了将"诚实不欺"、"守信守诺"作为诚信的一般伦理内涵以外,还必须把"信任"作为诚信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内涵。诚信研究最终解决的是社会中人与人的相互信任问题。所以,诚信的伦理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诚实;实质信任;形式信任。实质信任是市场经济效益的"道德资本",而形式信任是社会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20.
尚伟 《时事报告》2013,(5):37-37
诚实守信,简称诚信。心口一致谓之诚,言行一致谓之信,诚实守信意即诚善于心、言行一致、信守承诺。从伦理意义上讲,诚实守信是一种底线道德,是立身做人的最起码要求。它就像道德体系大厦的基石,是其他一切高尚道德发生和发展的依托。中华民族历来强调诚实守信。关于"诚",朱熹认为,"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