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现阶段提倡为人民服务思想对于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王凤岐,何启华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中,阐述了一个伟大思想:我们党和我们党所领导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这一思想深刻地阐明了我党的宗旨。中国共...  相似文献   

2.
读了《解析我们的价值观──李德顺教授访谈录》(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今年第7期)后,感受较深的是关于“我们党、我们国家社会的根本价值观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个观点。它使我对为人民服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深了对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的理解。 首先,加深了我们对为人民服务的认识。以前我对为人民服务是从个人的道德修养这个角度去认识的。一个党员或一个党组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坚持为人民服务,主要看党员的道德修养水平。而从价值观(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统)这个角度看为人民服务,则情况大不相同。李…  相似文献   

3.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实践中形成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有机融合的一个光辉范例。 一、关于“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基本理论内涵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国人民思想道德信仰的基础,它是我们整个价值观念体系的总纲。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基本理论内涵,大体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没有人民就不会演出威武雄壮的历史新场面。 2、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核心是奉献精神、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强调把集体、国家和社会的正当利益作为最高利益,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强调群体的和谐和凝聚力。 3、实现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发行人,一切  相似文献   

4.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由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理论武器和重要保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现在党的治国理政实践和思想文化领域中,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不断发展壮大。科学把握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深刻内涵,需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创造历史伟业,把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意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立场,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践导向,凸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关于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宗旨。我们党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和为世界人民服务的理论,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近两年来,党中央一再告诫和要求全党同志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上述思想和理论的重申和强调。因此,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解放全人类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廉政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廉洁政治,毛泽东同志为中国人民奋斗了一生。认真研究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及其基本内容,对于进一步搞好廉政建设,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是十分有益的。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所以成为毛泽东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9,(11)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论学说在中国的实践经历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有助于人民富裕幸福是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之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形态后,进入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形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属性、价值指向和实践动力,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辩证统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和理论灵魂。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核心价值理念,表现内容和服务对象都是人民。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文化思想是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它既体现在对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批判与继承,也体现在对西方文化中"人本主义"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毛泽东人民主体文化思想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革命性变革,这是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思考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舒金城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从而揭示了整个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呢?弄清这一问题,对于增强人们以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10.
杨祖恩 《学理论》2009,(15):252-25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一大批新升本科院校的产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新升本科院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结合学校实际、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是中国革命理论,即毛泽东思想;二是中国建设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等,都是对中国古圣先贤创造的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就是圣贤思想吗?不就是廉洁文化的灵魂吗?  相似文献   

12.
"为人民服务"作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一次深刻重塑,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现代化的基本轨迹和近代经济社会结构断裂变迁的产物。从哲学视野看,"为人民服务"思想,与人民主体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与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具有深刻的同源性,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本质所在。现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为人民服务"的当代价值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3.
杨瑞 《学理论》2013,(4):47-48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民生"提到"国计"的高度,民生问题与一个国家的稳定密不可分。毛泽东民生思想不仅解决了广大人民的衣食住行,而且引导人民当家做主,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政治保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民生思想主要表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依靠群众,向人民负责,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他民生思想的特点,不但解决了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引导农民翻身当家做主。这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赵燕 《党政论坛》2001,(12):17-19
邓 小平同志关于行政组织目标方面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想 ,立足于中国国情 ,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行政组织目标观。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始终将此座右铭贯穿其革命生涯的始终。在他所著的《邓小平文选》的三卷中 ,不断地提到“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切实关心群众生活” ,“一定要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一切能够解决的困难”……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人民观。邓小平的人民观是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服务的。因此,由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增强公仆意识,不仅要有常怀为人民服务之心,更要有处处执政为民之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宗旨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宗旨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高斌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产生和发展也绝非是一种单纯的思想行为,在它的背后,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也就是说,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传统文化精神的支持和某种“...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36)
弘扬公仆精神展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要求,周恩来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公仆思想,内化为高尚的公仆精神,主要体现在四个主要方面:自觉树立公仆意识展现了周恩来为人民服务的鲜明态度,积极躬行公仆实践是周恩来为人民服务的内在本色,密切联系群众是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路径,永葆公仆本色是周恩来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解析周恩来公仆精神对于美丽中国建设和小康社会的生成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义鹏 《求知》2001,(4):26-27
加强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领导干部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最根本的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从五个方面入手,规范领导干部的言行,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形象。  相似文献   

19.
<正>《愚公移山》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闭幕词。这篇闭幕词与同一时期毛泽东所著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被人们合称为“老三篇”。“老三篇”因其短小精悍、文风朴实、言简意赅等特点,一经发表就备受人民群众的喜欢,后来被列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必读教材,家喻户晓、广为人知。“老三篇”作为毛泽东思想的光辉著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党的思想建设史上的重要文献。其中,  相似文献   

20.
郭超 《理论视野》2012,(7):78-79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内涵 冯虞章、李崇富从无产阶级政党与国民党的区别的角度来阐释。指出,先人后己、大公无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的行为准则和人生价值观的核心。而作为这个政党的党员,就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崇高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表现在行动上,处处为群众着想,为群众打算,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