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稳定是政治和社会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伴随着政治与社会的不稳定状态.中国政党制度把领导核心的一元性与结构的多元性相结合,形成了强大的政治稳定功能.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变迁中,中国政党制度在维护国家政局稳定、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的政党制度在国家现代化和现代国家建设中形成,并为国家现代化和现代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治资源和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协商建国催生了中国的政党制度,也铸造了中国一体多元的民主共和。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缺乏理论和实践的准备,再加上在现代化和现代国家建设上的意见分歧导致了政党的一元化领导,政党制度遭到扭曲,并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了顶峰。改革开放之后,政党制度在新一轮现代化中得到恢复和发展,逐步嵌入政治体系,并在逐步嵌入公共政策领域制定过程中催生了中国的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3.
政党之间的关系是政党制度中的重要政治关系。与西方国家竞争型政党关系不同,我国政党制度体现出一种典型的合作性特征。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政党合作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得以孕育和初步确立,新中国成立初期正式开启制度建构,改革开放后逐步嵌入国家政治过程,进入新时代以来以协商民主体系为依托开启全面制度化与法治化进程。纵观政党合作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重要的经验启示。在未来,我国政党合作的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特征将更加凸显,政党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将更有力地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和民主政治转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将为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政党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是全球化、现代化的结果。政党制度又体现为政党服从、服务于社会发展要求的过程。任何政党制度都有民族性、现代性两个方面,都是普适性与特殊性的结合。政党制度中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关系由背离、疏离走向高度统一,这是政党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内在逻辑。近代以来,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忠实地体现了这一历史逻辑,未来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更要自觉地坚持这一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政党政治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思想相结合的全新政党制度类型,为人类政治文明宝库增添了新的时代性内容。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原创性贡献,要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叙事逻辑为阐释框架,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纳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原初语境与知识体系中进行比较分析;要深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演进的历史逻辑,立足历史—文化—话语—效能的总体性视野阐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和时代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观点     
《中国统一战线》2014,(5):79-79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内在契合的。从政治价值上看,中国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本质的同一性,都是追求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从政治主体上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领导的一元性,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政治制度上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发展的互促性,1989年以后党的一系列关于多党合作的文件使得政党制度的运行逐渐地融入到国家制度体系的运行之中,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催生的协商民主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民主发展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独特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其历史发展演进的必然规律。总结民主党派在历史转折中的发展规律,进一步明确新的历史条件下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有助于准确把握世界政党制度普遍性与中国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及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政治参与、利益表达和维护稳定等作用上的创新与发展,提出接续探索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治发展与政制发展构成了一种互动性关联。本文从国家政制层面,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政治解释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制架构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党制度,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二是政权制度,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是民主制度,主要是政治协商制度;四是自治制度,主要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五是和平统一制度,"一国两制"。这五方面,构成了中国现代化政治发展的政制架构,也是"中国特色"最本质的内容。开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新境界,就要坚持、完善并发展这些政制架构,在更高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现代化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外政党的历史表明,政治发展包括着政党制度,而政党制度决定政治发展道路。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道路的标志,政党制度建设的发展深刻体现政治发展的规律。一个国家的政局要稳定,首先必须稳定政党制度。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方向的改变大都是从政党制度建设方向的改变而开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政局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制度保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设。多样性是宇宙普遍存在的自然法则…  相似文献   

10.
政党是近代西方政治发展的产物,经上百年的演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力量。政党制度是国家对政党性质、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的法律规定或政党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结构模式。政党形态在中国出现与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密切相关,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激烈碰撞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脱颖而出。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1.
国家权力来自人民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人民的选择,保障人民权利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关切。中国民主政治类属于人民民主,其价值理念与历史实践内在赋予了执政党以领导核心地位,并要求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实现广泛、真实的民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中国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在利益代表、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等政治功能方面与民主政治的规定性要素相契合,并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政治平衡、政治稳定、政治整合的显著治理优势,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奠定稳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政治体系中,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结构和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政党是其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政治主体。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公民权利意识的增长、民主政治的发展、政治上的开放和交流为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支撑,它由作为多党合作制度价值基础的人民民主理论、实践基础的统一战线理论以及运行基础的社会主义政党关系理论,相互联系、有机组成。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基础的研究,不仅关系到我国多党合作立制之本,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之基,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由西方主导的人类文明叙事形成了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国际话语体系,认识与解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往往依附于西方政党理论的框架范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长期以来无法从西方垄断的政党话语中突围,导致话语叙事“赤字”,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成功实践不匹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等重大政治论断,为构建与制度成功实践相匹配和与世界大国地位相称的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指明了方向。要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不仅要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成功实践的发展走势、同执政党核心领导和参政党独立参政的政治态势、同新时代不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迫切形势相适应,更要从确立话语自觉、强化话语自信和优化话语语境角度,改进我们的话语感召力、话语影响力和话语传播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过程是中国革命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在外力驱动下进行现代化的过程。党建国家是当代国家建设的客观逻辑。这种客观逻辑反映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体现了中国政治逻辑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革命成功之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地位。现代化的客观逻辑决定了现代化发展中所引发的社会分化必定会产生多元的政治力量,执政党要实现有效领导必须与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中国的政党制度必须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新型政党制度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高度的互构性,其深层规律正是党的全面领导下政党逻辑与民主逻辑的内在统一性。人民力图通过政党制度实现当家作主的政治要求,是新型政党制度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的内在动力;新型政党制度源于中国民主的内生要求,中国的民主成长离不开这一重要制度载体。这就决定了新型政党制度的建设将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转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如何真正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主理论、多党合作理论、统一战线理论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民主形态和政党制度进展有机结合,开创中国政治发展的新天地、中国民主发展的新方向以及中国政党制度的新局面?本文尝试从建构新型政党制度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认知逻辑和话语体系、提升新型政党制度基础上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主体能力、加强新型政党制度基础上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客体建设和努力实现新型政党制度基础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化发展等方面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人民政治经验和政治智慧的结晶。中国的特殊道路决定了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中国先后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尝试,但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经过长期努力和实践,最终形成了植根于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与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有着显著的区别,深刻地体现了民主精神,为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给世界政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秋石 《世纪行》2009,(5):7-9
政党是当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发动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适合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我们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这一基本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而绝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相似文献   

19.
执政党建设理论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基本关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要求,它们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加强执政党建设离不开多党合作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是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任务和要求;执政党建设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政治实践中的互动关系,决定了二者在理论建设上的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一种内生性的制度文明形态,它厚植于中国文化土壤,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新时代彰显出强大的制度优势,从政治稳定、决策优化、利益整合和认同构建等方面有力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要将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领导作为根本保障,同时从民主与法治两个维度推动执政党的现代化转型,亟需加大新型政党制度体系的系统构建和完善,同时通过思想政治建设提升参政党的政党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通过创新党派干部选拔、培养、使用和监管机制以及构建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全面提升参政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