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政报》2006,(10):39-39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目前我区农作物普遍长势较好,丰收在望。但据内蒙古气象局近期预报,受贝加尔湖较强冷空气的影响,2006年9月6日至8日,我区大部地区将出现大风、明显降温天气;中部偏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将出现霜冻或轻霜冻。西部地区气温下降6℃—8℃,中东部地区气温下降8℃—12℃,部分地区下降幅度可达12℃以上;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北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09,(2):8-9
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2月1日,华北大部、西北东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8成以上.河南、河北、陕西、安徽、山西及甘肃的部分站点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少。与此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持续高温少雨,致使土壤失墒迅速.造成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干旱发展迅速,且程度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3.
王潇烨 《中国减灾》2013,(9X):16-17
<正>今年入汛以来,我国灾害性天气多发,许多地方出现了汛情和险情,南方地区出现罕见高温干旱,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和东北地区等地接连遭遇强降雨,造成比较严重的人员伤亡。热带风暴"飞燕"、"尤特"和"潭美"先后登陆我国,给华南大部带来强降雨,部分地区农渔业生产遭受较重损失。这些灾害事件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天气气候背景?我国未来的天气气候有何变化趋势?针对入秋后的天气变化,我们应做好哪些准备?气象专家将为您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4.
费圣英 《今日浙江》2010,(14):38-38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的企稳回升,全省用电负荷持续快速增长,1-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13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6%;统调最高负荷883万千瓦,同比增长35%。6月以来,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全省用电负荷也一天天往上窜。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气温偏高,梅汛期结束后,全省将有阶段性的高温、少雨天气,高温天数(日最高气温≥35℃)较常年同期偏多;浙西南地区还可能出现较严重的干旱。面对夏季可能出现的异常高温天气,全省电力供应已经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5.
在全市战持续高温、抗特大干旱的战斗即将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受汪洋书记和鸿举市长的委托,我和公卿、邦国同志今天共同组织召开战胜特大干旱,确保全面完成工业经济发展目标的电视电话会议,主要是对全市工业抗旱救灾和恢复生产工作做一些安排,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完成。今年全市的干旱创下了重庆五个历史纪录:一是气温之高创历史纪录。大部分地区在40度以上,万盛、江津地区有的时段达到了四十四五度。二是干旱时间之长创历史纪录。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天气持续了90多天,部分地区达到100多天。三是长江水位之低创历史纪录,水量比往年少了近40%,一些大江大河的河段干得像小河沟一样。四是干旱涉及面之广创历史纪录,全市40个区县都不同程度出现干旱,甚至扩大到四川、湖北、湖南等周边省市。五是灾害程度之重创历史纪录。全市共有2000多万亩耕地受灾,500万亩干  相似文献   

6.
2006年我国属于重灾年份,台风、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震、风雹和高温热浪等多种灾害频发并发。台风登陆时间之早,超强台风风力之强、破坏力之大,有的台风在我国内陆滞留时间之久、带来的降雨量之多,都是多年来罕见的。尤其是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和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先后在中国东部沿海登陆,引发了重大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2006年夏秋时节中国西南部分地区气温之高、干旱程度之深、持续时间之长、抗旱难度之大为百年一遇,长江上中游主汛期水位之低也是历史上所…  相似文献   

7.
正甬政办明电[2016]2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影响,我市自7月19日以来出现大范围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陆续升至37~39℃。预计高温少雨天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为切实做好高温天气应对工作,预防和控制高温作业和高温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活生产秩序,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一、加强监测预报,及时预警引导  相似文献   

8.
正回顾2013,这一年,自然灾害的阴影,并没有离我们远去。气候变化与地壳运动带来的强大破坏力深深地震撼并影响着整个世界。超强台风"海燕"横扫了菲律宾、越南及我国南部部分地区,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莫桑比克及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洪水袭击,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甘肃岷县漳县"7·22"6.6级地震、7月四川盆地及西北地区东部暴雨洪涝、夏季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8月东北地区洪涝风雹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相继发生。酷暑与严寒、干旱与洪涝、地震与台风,给世界和中国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与伤痛。  相似文献   

9.
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2月1日,华北大部、西北东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8成以上,河南、河北、陕西、安徽、山西及甘肃的部分站点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少.与此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持续高温少雨,致使土壤失墒迅速,造成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干旱发展迅速,且程度不断加重.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2月7-9日,西北、华北、黄淮大部分地区出现了5-10毫米降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据国家防办统计,截至2月9日,北方冬麦区八省共有8731.0万人受灾,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4,(11):38-38
6月份以来,我国华北、黄淮、西北、东北、西南部分地区高温少雨,部分地区城乡供水紧张,农作物减产、绝收,群众饮水等媾本生活而临较大困难。  相似文献   

11.
<正>青政办[2010]239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据省气象部门预测,今冬明春我省牧区降水量将偏多,局部地区可能出现轻中度雪灾,东部农业区降水偏少,明春气温将偏高、回升快,地表蒸发量加大,东部大部分地区将出现阶段性旱  相似文献   

12.
张强 《中国减灾》2003,(2):25-28
2002年度(2001年12月至2002年11月),我国出现了干旱、暴雨洪涝、台风、沙尘暴、风雹、低温连阴雨、高温等多种气象灾害,使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灾情为中等偏重之年。全国降水量偏多,但时空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早春旱和伏秋旱范围广,华南沿海地区冬春夏初连旱;南方汛期降水量偏多,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或局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一些地区重复受灾。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但起伏变化较大。登陆我国台风个数接近常年,灾情稍偏轻;沙尘天气出现时段集中,影响范围广,强度偏强;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频繁,损失重于常年…  相似文献   

13.
高昆 《中国减灾》2010,(9):54-55
不久前,高温天气引发俄罗斯部分地区的干旱天气,并导致多处地点引发森林火灾。 这场火灾借助风力蔓延到了俄罗斯中央联邦区和沿伏尔加河的联邦区的17个州和共和国。当时有7个地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俄罗斯紧急状态部部长绍伊古8月3日晚间公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2,(3):36-36
去冬今春以来,云南省出现持续气象干旱与气候干旱叠加天气。气温高、风速大、湿度小、蒸发大、太阳辐射强,造成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旱情严重,是继2010年和2011年遭受严重旱灾之后发生的三年连旱。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0月以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降雨偏少,遭遇了近60年来不遇的特大干旱,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其中潞江、芒宽、杨柳、蒲缥等乡镇受灾严重。为切实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隆阳区民政局全力投入抗旱减灾。  相似文献   

16.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今年7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连晴高温天气,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明显偏少,土壤失墒加快,伏旱开始露头。7月17日上午,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抗御伏旱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抓好抗御伏旱工作紧急通知如下: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抗御伏旱工作近期出现的连晴高温天气,对低海拔地区正处于孕穗、抽穗扬花期的水稻、灌浆期的玉米以及蔬菜、果树等的正常生长发育均有一定影响。据市气象部门近日会商测报,全市大部分地区从7月中旬末到7月下旬初开始有25天左右的伏旱,部分区县的伏旱可超过30天,长江沿线地区略偏重,极端最高气温39℃,个别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 3]1 68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今年6月中旬,我市出现连晴高温天气,平均气温高于常年4.3℃。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7—8月期间,全市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天数预计比常年(11—30天)多5一10天。为切实做好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许艾米 《中国减灾》2014,(10):51-53
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一直在增高,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地区。在这种背景下,高温天气作为一种主要气象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松滋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北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区内。高温天气是松滋市夏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持续的高温导致棉花等农作物受早出现高温热害等病症,水电供应急剧增加,旅游、交通等行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利用1963-2012年松滋国家气象观测站(57469)50年逐日最高气温≥35.0℃气温资料,对其高温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8,(1):32-3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用水需求增加,以及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干旱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干旱灾害呈现频次加快、范围扩大、损失加重的趋势,受旱区域由北方、西部地区向南方、东部地区扩展,旱灾影响范围由农业向工业、生态等领域扩展。据预测,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2030年我国用水量将达到或接近可利用水资源的总量,抗旱形势更趋严峻。  相似文献   

20.
进入5月以来,我国局部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过程,四川、湖南、贵州、广东、黑龙江等省部分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部分地区还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