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徐晶 《学习月刊》2012,(4):121-121
香港实行存款机构三级制.即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被称为认可机构。凡谋求在香港发展银行业务或存款业务的机构均应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金管局”)的认可。认可的法律基础是《银行业条例》,以及金管局发布的《申请成为认可机构的指引》。截至2011年12月.香港已有151家持牌银行(22家为香港注册持牌银行,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不仅是香港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也是本世纪末中国历史里程上的重大事件。香港的特殊地位及其深厚丰富的内蕴,必将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发生重要影响。 香港回归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已有突出成就在世界经济中尤其是亚太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之与世界经济关系紧密,故可利用之经济因素甚多。 1.资金的进一步引进利用。大陆尤其是中西部内陆地区现代化建设碰到的首要难题是资金严重不足,而对香港资金的利用可极大地缓解这种状况。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争取利用银行贷款。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和吸纳的资金数额庞大。香港究竟有多少可供运作的流动资本,可能谁也说不清。在香港,“银行多过米铺”是一句民间俗语,足见金融业之发达。据统计,到1992年底,香港共有持牌银行164家,所属分行1400多家,有限制牌照银行56家,接受存款公司147家,其他如资  相似文献   

3.
逯星  李芃芃 《发展论坛》2003,(11):46-47
自1979年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开始,我国银行业市场开始走上一条高速开放的道路。截至2000年底,境内外资银行达178家,总资产346亿美元,其中外汇贷款188亿美元,占境内金融机构全部外汇贷款的22.7%。在开放力度上,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分批批准了24个沿海城市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1998年,我国政府宣布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机构的地域限制。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目前,已有32家外资银行被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上海24家、深圳8家),我国银行业的开放速度是令人瞩目的。随着中国成为世…  相似文献   

4.
香港的金融业相当发达,80年代以来,它的银行数量在全球一直排在第三位,有人说,这里的银行比米铺还多。算起来,平均3000人左右就有一家银行机构。 香港的银行业由6个大集团角逐春秋,按其在港的重要性排列分别是:英资、中资、日资、美资、欧资及香港华资。这些银行的业务范围远远超出了本港。据统计,香港银行业的总资产和负债,50%以上是对外的,遍及100多个国家。在国际性贷款方面,香港已成为世界第四大银团贷款中心。 除银行业外,香港的外汇、黄金、证券、保险、期货、基金和租赁市场业在世界上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外汇市场交易量居世界第六位,黄金市场是世界四大金市之一)。它们与银行业共同构成了一个功能齐全的金融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5.
“银行比米铺多”,这是人们对香港金融业发展最通俗的概括。目前,香港共有银行1600多家。香港是继英国伦敦、美国纽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在世界排名100位之内的最大银行中,有85家在香港设有办事机构,这些机构24小时昼夜不停地与世界各地进行业务往来。其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胜家”缝纫机是美国胜家公司的名牌产品。这种产品,由于其操作简便,受人们喜爱,曾风靡世界。194O年,在世界每三部缝纫机中,就有二部是“胜家牌”。可是,到了1986年,胜家公司董事会却不得不宣布:胜家公司将忍痛割爱,抛开它赖以成名的“胜家”,从此不再生产缝纫机了。 人们不禁会问:胜家公司为什么会在世界缝机市场上败得这么惨,究其原因发现,该公司在“胜家”牌缝纫机成名后,没有紧跟世界大市场变化的足迹,忽略对市场的追踪调查研究,不了解市场的新需求,1985年生产的缝纫机仍然是19世纪设计的产品。然  相似文献   

7.
胜家公司是美国首家国际性公司,它所生产的“胜家”缝纫机是风靡世界的名牌产品。1940年,世界每三部缝纫机中,就有两部是“胜家”牌。然而,到了1986年,胜家公事董事会不得不沉痛宣布:抛开它赖以成名的“胜家”,不再生产缝纫机了。  相似文献   

8.
银行挤兑,又称挤提,是存款人集中大量提取存款的行为,是一种突发性、集中性、灾难性的危机。自有银行以来,挤兑现象就相并而存。据载,世界上最早的两家银行是1272年和1310年在意大利设立的巴尔迪银行和佩鲁齐银行,均因债务和挤兑问题于1348年倒闭。始于银行挤兑而爆发的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使美国大约1.1万家银行倒闭或被兼并,造成金融混乱。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曾发生过  相似文献   

9.
经过一些地方银行、信用社支付危机“洗礼”之后.不少人认为地方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因此,认真研究地方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与挽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银行容易产生信用风险 地方银行产生信用风险,无法保证存款支付的直接诱因是资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效率低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市场结构存在严重缺陷,我国中型银行相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比较弱小。中型银行的充分发展对于促进银行业的竞争和效率具有关键作用。弥补这一缺陷是银行业改革的重要任务,其基本策略为:大力支持中型银行做强做大,鼓励小型银行(特别是民营小型银行)的发展,放开民间资金进入银行业,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并购潮流可谓一浪高过一浪,“世界上最大的银行”,这一称谓不断刷新,进入21世纪之后,仍在继续这场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一、国际银行业并购的新特征 (一)以强强联合为主: 从历史上看,银行并购以弱弱合并,能增强竞争实力。以强吞弱,优胜劣汰,银行规模才由小到大,银行组织结构也由不完善到完善逐步发展起来,如今主要表现为强强联合,谁也吞不下谁。如1996年4月1日,日本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合并后,引起世界震动,新银行命名为东京三菱银行,资产77万亿日元。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银行和旅行者公司  相似文献   

12.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署标志着内地市场对香港银行业开放.香港银行北上,对香港金融业和内地金融业的发展都是一次极好的机会.但是由于内地银行监管立法的内在不平等和银行业市场的相对赢弱,势必产生诸多问题.从法律层面上讲,最大的问题就是法律监管能否得到良好的执行并实现公平的问题.因此,一方面必须加快内地金融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尽快制定统一的取消身份差别的监管法,实现法律的公平与平等.  相似文献   

13.
邓明礼 《当代贵州》2004,(19):61-62
一、充分认识集团化资金运作的意义 资金运作的目的:一是保证集团内各公司对资金的需求;二是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常我们对资金成本的理解是“利率就是资金成本”。集团公司至少由五个以上的控股子公司组成,每一个子公司均有自己独立的银行账户,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投资活动中,有的子公司资金会有盈余,有的子公司资金会发生短缺。假如各子公司单个独立运作,有资金盈余的公司通常是把钱存放在银行里,银行付给很低的存款利息,盈余资金“趴”在帐上是企业通常的运作方式,资金使用效率很低;而另一方面,资金短缺的公司为了维持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和投资的需求,不得不支付  相似文献   

14.
贵州茅台 酒厂(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 位于风光 秀丽的赤 水河畔,是国 家特大 型企 业,全国白 酒行业唯 一的国家一 级企业 ,公司 以贵州茅 台酒股份 有限公司为 核心, 另拥有 习酒有限 责任公司 、香港茅台贸 易公司 等9 个 全资子公 司和10 个 控股公司,截 止2004年,公 司总资 产 近80亿元 ,员 工7000余人 ,占 地 面 积 2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 改革开放 以来,公司 迈开了发 展的 步伐,特别 是自1998年以来,茅 台集团 领导班 子率领广 大员工搏 击市场经济 的大潮 ,以质 量为依 托 ,以 品 牌 为 先导 ,以 改 革为 动 力 ,…  相似文献   

15.
注:除以上银行外,有外资参股的中资银行还有中国光大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上海银行、西安商业银行、南京商业银行、南充商业银行、渤海银行、济南商业银行、杭州商业银行等。(资料截至2005年11月)我国部分银行外资入股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抗日战争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毫无例外地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投入其中,有的成为反侵略者的战士,也有的堕落为民族的败类.而战前曾经活跃于中国政治、经济舞台的上海银行家,也同样经历了这一历史性的变化过程.(一)据统计,1936年时,全国有本国资本银行164家.其中54家的总行设在上海,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这54家银行共计有资本额25,845万元,约占本国银行资本总额的59.5%由于大量的银行集中于上海,在此地便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银行家阶层,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原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嘉微、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金城银行…  相似文献   

17.
<正>准入前国民待遇的实质是外商投资的管理模式问题,它要求在外资进入阶段给予国民待遇,即引资国应就外资进入给予外资不低于内资的待遇。这一待遇不是绝对的,允许有例外。世界各国较为普遍采用负面清单的方式,将其核心关注的行业和领域列入其中,保留特定形式的进入限制。未列入负面清单之中的行业和领域,则不能对外资维持限制。"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  相似文献   

18.
积极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改革明显加快。截止2005年底,已有30家外资金融机构购买了17家中资银行的股权。我国银行业虽然在经营体制机制和经营管理水平上较外资银行有一定的差距,中资银行同外资银行竞争处于“外强中弱”的态势。但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只要弱者一方领导有志气、有社会主义银行家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勇于进取,一定能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金融事业在改革和开放中前进。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中央银行,运用了存款准备金、利率、贷款限额、再贷款等手段实施宏观调控。新的金融机构不断建立。到去年底,全国有银行13家、保险公司20家、信托投资公司391家、财务公司51家、租赁公司13家、证券公司88家、农村信用合作社6万多家和城市信用合作社4900家。有效地运用了国库券、企业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金融债券、股票等多  相似文献   

20.
丁红 《唯实》1996,(Z1)
一、我国投资基金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自从1868年世界上第一只投资基金——“海外及领地信托”(FOREING AND COLONINL GOV-ERMENT)在英国诞生以来,投资基金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一个与银行业、证券业鼎足而立的重要金融门类。投资基金在我国的起步,始于1987年,由中国银行、中国信托投资公司先后与香港几家颇有名气的基金管理公司合作设立基金,开创了国内金融机构从事投资基金业务的先河。然而,直到1990年11月,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下属的香港东方汇理投资公司才在我国建立第一只共同基金——“上海基金”。 在70年代中期的美国,银行占金融总资产的55%,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共同基金、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占45%。到80年代末,在美国10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中,银行占的比重下降为40%,而非银行机构占的比重则上升为60%。进入90年代,迅速发展的共同基金正在改变美国金融市场的运行和结构,到1993年美国共同基金的资产占全额资产的20%以上,而我国目前投资基金的资产不足100亿元,占个人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不足0.5%。在全国各交易中心和交易所上市的基金只有51只,这些封闭式基金大多是契约型的,只有淄博基金、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