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文 《党风建设》2002,(2):11-12
近几年来,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不断加大,查处的腐败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的数量也呈现上升稳势,这说明腐败现象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长缨在手惩腐恶》一文,以大量的事实材料论述了当前我国反腐败面临的严峻形势,给人以启迪和警醒,本刊将以连载的形式把此文推荐给读者,旨在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反腐败部门的高度重视,认清当前的反腐败形势和担负的任务,增强信民心,进一步加大反腐败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2.
黄蕾 《世纪桥》2008,(4):9-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民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因素,腐败现象也时有发生。江泽民深刻地论述了腐败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把反腐败斗争提高到了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提出了教育是关键、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以及标本兼治等系统的反腐败思想,不但将现实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引向了深入,也创新了党的反腐败斗争理论和党风廉政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3.
王金平 《求实》2000,(10):15-16
《生死抉择》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反腐倡廉力作,具有很强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影片充分揭露了我国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腐败现象的新特点,深刻揭示了反腐败是一场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斗争,给了人们深刻的警示反腐败任重道远,反腐败务必从严治党,反腐败要靠法制。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4.
《党的建设》2012,(10):61-61
《法制日报》日前刊登乔新生的文章说,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表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态势是,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5.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纪律检查机关既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又要坚定信念。充满信心,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当前反腐倡廉形势对于统一思想、增强信心、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辩证地看待反腐倡廉形势,就是既要看到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又要看到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的问题;既要看到反腐败斗争存在的不利因素,又要看到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利条件;既要看到反腐败斗争中查处的一些腐败分子,又要看到党员干部的主流是好的;既要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要认识到反腐倡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7.
高层传声     
贺国强:扎实推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7月13日,贺国强同志在全国纪委书记座谈会上指出,要正确看待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既要看到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显著成绩,从而坚定信心,又要充分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从而坚定与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决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纪检监察工作,牢固树立服务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统筹兼顾的理念,从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方面整体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科学阐述了反腐败的重要战略地位,实事求是地估计党员干部队伍现状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深刻揭示了腐败的本质及其社会历史根源,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提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略,形成了科学完整的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7,(8):77-77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部连续召开四次座谈会,分别就土地管理、工程建设、金融、司法等重点领域存在的腐败现象和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对策。何勇同志主持会议并强调,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领导全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他论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党内腐败现象滋生的原因,指出了克服消极腐败现象的措施,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些理论是我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领导全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他论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党内腐败现象滋生的原因,指出了克服消极腐败现象的措施,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些理论是我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8,(12):72-72
当前腐败现象在一些部门和领域仍然易发多发,反腐倡廉建设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在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进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查办案件工作放在反腐倡廉建设更加重要的位置,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建国以来反腐败斗争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借鉴其他国家反腐败的成功经验 ,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规律 ,逐步探索形成了标本兼治 ,着重从制度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的反腐败新思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实践在理念与策略上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创新。本文试就确立以制度预防为主的反腐败新思路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分析。一、制度短缺条件下的腐败现象任何社会个体都是根据外部社会约束条件以及自身的价值信念和动机从事各种行为选择的。一个无可否认的基本事…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我国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改革攻坚阶段,腐败现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破坏性影响极为严重。公众参与反腐败为更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提供了一种制约权力的方式——以民制权。目前,公众参与反腐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注重信访举报,完善相关制度;群众参与立法,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反腐研究,实行民主评议;开展廉政监督,借助大众传媒。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力与腐败现象作斗争,成效卓著。中国共产党客观总结历史实践经验,实事求是地指出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提出新目标: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理顺新思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积极面对消极腐败;拟定新举措: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制定国家监察法,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三次反腐败重要论述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之后的前10年间,邓小平先后三次反腐败的警世之论值得回顾.邓小平在这三次论述中,不但揭示了腐败现象产生的体制、思想等深层次的原因,而且从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指出了反腐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惩治腐败的措施.这对我国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反腐败斗争无疑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源泉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力与腐败现象作斗争,成效卓著。中国共产党客观总结历史实践经验,实事求是地指出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提出新目标: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理顺新思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积极面对消极腐败;拟定新举措: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制定国家监察法,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反腐败斗争复杂性的涵义、原因、形式和关注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告诫全党,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当前反腐倡廉形势基础上提出的明确要求.科学研究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有利于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翻开中国历史画卷,探寻苏联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巨变的原因,得出的是同样一个结论: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当前,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的整体态势,反腐败  相似文献   

20.
一方面,单列表明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有力地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另一方面是,单列有利于更准确地对腐败现象进行界定和评估,从而增强人们对反腐倡廉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