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认真对待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发展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农民发展权是新农村建设的价值目标,农民有权与其他个人、群体平等地参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并享有发展成果。新农村建设中认真对待农民发展权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神圣条款内容的必然延伸;是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因此,营造充分保障农民发展权的相关机制,认真对待农民发展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农民发展权保护的法律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德昌 《行政论坛》2009,16(3):52-56
发展权是一种新型人权,而农民发展权是农民自由参与和增进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全面发展并享受发展利益的权利.农民发展权是一种母体性权利,其保护对促进农民主体性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实践中,农民发展权保护严重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二元体制的弊端,政府责任的缺失,维权组织缺位和主体权利意识阙如等.加强农民发展权保护,首先,消除二元歧视,确立农民发展权的法律主体地位;其次,强化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培育能力;再次,培植维权组织,引导农民组织化维权;最后,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3.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 ,社会结构的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而社会经济结构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是由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它和人类的经济、政治一道构成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先进文化对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积极作用 ,使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政治的核心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在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同时 ,必须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4.
张健 《求知》2013,(1):10-13
文化是社会的观念体系.在社会结构中居于上层建筑的顶层.本质上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系统化认知和体验。从逻辑上看,文化的发展,来源于一个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文化发展即是经济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一词在它最早运用于经济学时是指一国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各方面协调共进渐至现代化的过程,正如杜德利·西尔斯所言,一个国家除非在经济增长之外在不平等、失业和贫困方面趋于减少,否则不可能享有“发展”。这说明发展不仅是量的积累同时也是质的飞跃,是质与量的统一,是系统内部诸要素的总体性结构变迁。与此相对应,行政发展是指存在于特定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中的行政系统,为发挥更大的行政能量,通过一定的方式改变其现存状态达到一种与其变化了的环境相适应的新的状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二重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文化是政治稳定的社会心理纽带,它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调控着政治系统的运作和发展。转型时型,我国社会政治文化伴随并适应整个社会转型而发生着一系列深刻变革:政治价值观实现着由“政治挂帅”向“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历史性转变,公民民主参与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主流政治文化内部分层趋势扩大,文化冲突凸现。所有这些最终使得政治文化成为一把“双刃剑”,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着社会的政治认同、政治权威和公民政治行为,对政治稳定起着二重作用。为此,必须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实现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良性促动  相似文献   

7.
一、东北区域文化的地位、作用:东北区域文化地位重要,中外专家、学者均有共识东北区域文化是东北区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反映,近现代东北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在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过程中既具普遍性,又具特殊性,例如东北先受俄国帝国主义侵略,后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九·一八”以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东北社会殖民地政治、经济和文化。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的中国政治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该文认为政治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纪之交的社会主义中国,政治发展无疑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严峻任务。其基本动力来源于经济、文化、政治、科技和国际环境等诸方面,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在于健全体制、调整权力、拓展参与、建设文化、开放政治,在整个过程中坚持自主性发展、主导性发展、稳定性发展和渐进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进程中的民主化浪潮:状况、影响及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发展,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形成一股强大潮流,席卷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利有弊。关键是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化道路。在实现政治文化进程中,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观望等待,而应结合本国国情,在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稳定地渐进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上个世纪末,法国文化部长马尔罗就指出“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当前,文化与经济、政治日益交融,文化越来越明显地渗透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之中,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整合社会力量的重要因素。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应高度关注文化发展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黄兆林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社会是一个多元复杂的大系统,其中经济即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对其他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的发展必须引起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变迁,而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又同时制约、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构机制从根...  相似文献   

12.
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应当在新常态研究中引入人权法的新范式,因为新常态不仅蕴含着平稳发展、持续发展、创新发展和自由发展的理念,更是对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权的科学诠释。在新常态下,要实现发展权,必须进行四大突破:突破以往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的陈腐观念,从"持续发展"的维度寻求新常态下发展权的概念升级;突破发展权的时空维度,从"发展正义"的视角重新审视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突破发展权的传统手段,从提升"发展权能"的角度认识与释放创新驱动的战略功效;突破发展权的干预模式,从"政策平衡"的层面重构自由与平等、市场与政府关系以谋求更充分的发展权。  相似文献   

13.
<正>从历史唯物主义中可以找到分析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三个根本要素: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文化。我们可以运用"结构—关系—文化"的框架,来分析政治文化、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的内在逻辑。首先要理清相关的基本概念,这是分析研究问题的前提。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立场、政治价值观、政治思维和政治态度。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主要包括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和参与民主  相似文献   

14.
一、要实现发展过程中社会基本结构的和谐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结构,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由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特定社会的最基本的结构,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念和要求.从政治理念的变革、政治制度的变迁以及政治价值变化的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六大方面.  相似文献   

16.
梅宁华 《求知》2009,(3):47-47
北京日报社社长梅宁华在《红旗文稿》撰文提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要立足国情、循序渐进。第一。走中国式民主之路,是立足我国国情做出的科学选择。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尚不发达,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经历了两干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和百余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结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历程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又经历了“文革”的曲折。目前,经济体制改革正迈向“深水区”,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利益结构不断分化,  相似文献   

17.
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毛泽东曾说过,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350页)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与之相伴,文化也处于相应的状态,有人称之为文化转型。其间,如何构建与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体系是不可忽略的。为此,小平同志以前人探索的经验和智慧为基础,从不同视角对文化建设中四个方面的重大关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建构提供了主导性的原则,具有深刻的现实影响力。一、主旋律与多…  相似文献   

18.
周建国 《学理论》2010,(17):197-198
农民文化发展权的实现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问题密切相关。我国农民文化发展权存在缺位现象。立法应明确规定文化发展权;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坚持教育公平立法;以教育公平为价值理念,打造责任政府;合理分配义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保护下的农民文化发展权。  相似文献   

19.
刘江 《理论导刊》2004,12(10):31-33
宪法文化以公民权利为出发点,其形成和发展直接影响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一个国家宪法文化建设的程度标志着这个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程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政治体制面临重大改革。培养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相适应的宪法文化,必然极大地推进社会政治文明的建设,推动人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0.
杨治经 《学理论》2008,(16):95-96
一、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说过:“未来社会的发展,既不是政治,也不是经济,而主要是文化的竞争,谁在文化上占据优势,谁将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