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对部分省份高校学生家庭所处社会阶层调查的基础上,从高校类型角度入手,文章探讨了各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机会方面的差异,认为公立高职院校可以为不同阶层子女提供较为平等的入学机会。国家应发挥政策在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方面的宏观指令性作用,积极为社会低经济收入群体服务。应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现高教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2.
一、实现相对的机会均等社会主义平等实质上是普遍的机会均等,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平等,普遍的机会均等不可能全面实现,它只能在一个历史过程中逐步实现,这是对普遍的机会均等原则作动态分析所应得出的基本结论。说社会主义平等实质上是普遍的机会均等,实际上是把普遍的机会均等当作一个理想的理论模式。任何价值观念,都表现为某种的理论模式,普遍的机会均等也不例外,它作为一个理想的理论模式,是在纯粹的,排除了各种偶然因素影响的条件下得出的。它展示了平等在理想条件下所具有的各种逻辑关系,及其内在的本质联系。但  相似文献   

3.
沈有禄 《理论导刊》2007,(12):38-40
教育机会首先是一种教育利益,一种基本的教育善,是一定共同体内社会关系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在现代民主社会中,要求这种教育基本善在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与个人间按照主体人格地位平等的原则来分配,这体现的就是政府对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同等关切,这要求政府尽其政治责任来保证公民的教育人格资源平等,即平等地尊重受教育者。由于各种因素及先前的不平等造成的教育人格资源的不平等,因此需要用政府动用教育非人格资源如各种物质形态及能转化成物质形态的教育资源,如此才能保证公民的教育机会均等。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就是为了保证公民的可行能力平等的高等教育的人格资源平等与非人格资源平等。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地区、阶层方面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求知》2008,(9):46-46
魏杰、叶榕在最新出版的《理论前沿》撰文指出,有三大因素影响和决定社会公平度:1.机会均等。如果破坏机会均等,则容易造成社会不平等。社会成员若没有得到相同的发展机会.如教育机会.必然会造成成员间学历水平不同,获得个人收入的能力不同,进而造成贫富分化.形成社会不平等。2.责权利的对称性。每个社会成员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同,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教育平等具有促进社会平等的功能。但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现实中的教育差距,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在我国逐步实现教育公平,政府责无旁贷。加大教育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促进教育公平的两大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陈立林 《学理论》2011,(12):69-70
市场经济是以竞争机制作为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功能的经济运行机制,但这种竞争必须是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为进一步完善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贯彻经济竞争中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原则。为此,必须赋予各类经济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资格,同时给予所有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平等待遇。唯其如此,才能实现经济竞争中内蕴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王岳 《理论导刊》2007,(11):65-66
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密不可分,它意味着权利平等、分配合理、机会均等和司法正义。  相似文献   

9.
我们曾经高举“按劳分配”的旗帜。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转化的过程中,除了继续坚持这一原则外,还应在我们的旗帜上写上:“机会均等,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0.
对于当今中国社会而言,"超社会资本"和"强社会资本"是考察教育影响社会分层过程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超社会资本"是建立在对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全面占有的基础之上的,超越法律和制度许可范围的,能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产生决定性作用的一种特殊资本形式;"强社会资本"是建立在人情面子("情面")之上的社会关系网,这种关系网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难以名状,同时又很有约束力。在"超/强社会资本"的作用下,教育对社会分层产生的消极作用远远大于积极作用,教育公平受到极大的破坏。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就是在教育的起点、过程、终点等各个环节清除强社会资本尤其是超社会资本的不良影响的过程,也就是实现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和实行教育补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弱势群体民生问题及其政治参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弱势群体民生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权利贫困。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权利贫困的主要表现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立法不完善,其政治参与成本较高且条件比较苛刻。因此,解决弱势群体民生问题,就要加强有关政治参与立法,使弱势群体的政治权利得到保证;完善政治参与制度建设,为扩大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提供制度保证;建立政府支持系统,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提供物质基础;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提供能力和素质基础;健全社会组织,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奠定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第1期青年“充权”理论与自我实现———2004年海外青年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苏颂兴(1)《北京规则》与我国对未成年犯的刑事诉讼保护……………………………………………………冯亚景(8)青年失业问题及其治理对策…………………………………………………………………………曾燕波(12)对当代青年节日文化的几点讨论———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彭婵吕尚彬(19)“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现象实证研究………………………………………………………………张瑜等(23)教育机会均等下的我国高考招生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3.
所谓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倡导机会均等、公平合理的增长,寻求的是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渊发展。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资助制度关乎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问题,是社会公平和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期望通过对比美国与中国的贷学金制度,得到一些启示,取长补短,以期为更好的发展我国的贷学金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看,城镇住房的商品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就中近期(5—15年)而言,由于城镇住房(公房)配给的严重不均,因而城镇住房不具备商品化的机会均等、起点统一条件。依笔者之见,解决城镇住房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6)
社工服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针对当前广佛肇地区社工服务供给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各种各样问题,优化社工服务供给需要政府加大购买社工服务的力度,制定、完善社工服务行业标准,确保城乡居民获得社工服务的机会均等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杨阳 《理论与改革》2015,(2):152-155
在经济制度中营业自由是基础,机会均等和主体平等等核心内容都可以通过营业自由得到体现,市场开放和充分竞争等内容也得到了体现。营业自由的选择、经营决策的选择、经营进入和退出的自由以及对营业者自由的有效救济是营业自由的主要内容。营业自由是商事立法的理念,是商事权利的源头,可以分别从经济自由、职业自由和结社自由三个层面予以具体表达。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在某种理念指导下的文化传递活动。文化价值观是教育理念的核心。中美文化价值观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中美各自的教育理念中有明显的表现。借鉴美国个性教育的有益经验,有利于推动我国创新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2)
个性化教育不等同于差异教育。在完整理解个性内涵的基础上,认为个性化教育是古代教育理想的回归和自觉,是一种尊重人和人的个性,立足人的个性中的差异与趋同,强调发掘个性潜能、发展优势个性,培养个性良好、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它强调特色化教育。现实给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条件,但也有太多现实的牵绊。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投资是影响子女教育获得的直接原因,家庭对不同性别子女投资的差异是造成教育性别差异的重要机制。以往针对教育投资的研究主要探讨家庭间的投资差异,对家庭内部不同性别子女间的差异缺乏关注。使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多子女家庭中教育投资的性别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不同家庭之间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农业户口家庭的教育资源分配显著向男孩倾斜,而非农业户口家庭的教育资源分配则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家庭中的女孩反而获得更多的教育投资;农业户口家庭之间的教育投资性别差异存在异质性,对男孩的教育投资倾斜主要发生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性别观念更传统的家庭中。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与性别观念平等化,由家庭产生的子女教育投资的性别差异将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