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蕾  温源 《党建文汇》2009,(3):40-40
陈菲菲天生一副好嗓音。这位原厦门对金门有线广播站播音员那亲切、甜美的声音曾经响彻大小金门,打动过岛上多少“蒋军弟兄们”的心。两岸开放探亲以后,许多当年驻守金门的“阿兵哥”来到厦门.总想见见这位他们当年的“梦中情人”。  相似文献   

2.
瞿定国 《湘潮》2013,(9):21-25
1959年庐山会议错误地批判彭德怀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以后,种种“莫须有”的罪名都扣到了他的头上,说彭德怀反对毛泽东“炮击金门”的战略决策便是一例。1959年8月31日,林彪在军委扩大会上说,党中央决定炮击金门,是与彭德怀的意见相反的。1958年8月至1959年1月的7次大规模炮击金门,彭德怀有4次不在毛泽东身边,  相似文献   

3.
1958年夏,台湾当局疯狂叫嚷“反攻大陆”,坏。为惩罚盘踞在金门的国民党军队,创造于我有利的战略态势,从8月23日到10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猛烈炮轰金门,此举史称“八二三”炮战。 “八二三”炮战之初,美国曾信誓旦旦,拉出一副不惜一切代价“协防”的架势。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声言:“我们已经认识到保护金门和马祖已经同保卫台湾日益有关,美国已经作出军事部署,以  相似文献   

4.
漳厦战役结束后,二十八军进入攻击金门的准备。金门自古就是福建泉州府辖区的一个县治,距晋江围头3海里.距厦门5海里.距台湾高雄160海里,包括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大嶝、小嶝等岛,总面积149平方公里.人口不过4万余。金门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素有“攻台必先攻金,守台必须守金”的说法。当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水师从金门料罗湾扬帆出海,后来康熙收复台湾亦循此前例。  相似文献   

5.
“从前在书本中常常读到‘天涯海角’这个句子, 今天我却真的到了我们的一个海角。这就是包围着金门岛的左翼弧形阵地尖端的围头,它深深伸入海内, 三面都是海洋。”这就是刘白羽笔下的围头。围头是一个自然村,隶属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它距离金门5.6 海里。围头与金门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居民同是中华  相似文献   

6.
50年代中后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炮击金门”,给国民党和美国以有力的打击,被西方舆论称为“台海危机”。毛泽东精心指导这场斗争,从而粉碎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 炮击金门序幕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新中国成立的钟声就要敲响的时候,毛泽东就适时作出了解放台  相似文献   

7.
纵观1958年第二次台海危机整个过程,毛泽东和周恩来实行的是“一手打炮,一手谈判,一武一文”,进行“武力侦察”和“外交侦察”合作的策略。 1958年8月23日的万炮轰金门,令蒋美始料不及。蒋军的金门补给中断,美国也陷入了困境。由于蒋美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不包括金马,协防金马没有理由,反而会引起中美战争的危险。但一旦国  相似文献   

8.
时隔近半个世纪,笔者来到围头半岛,拜访1958年“8·23”万炮震金门的参战者洪建才。我沿着宽阔的沿海大道前行,放眼四周,南面是蓝色的海洋,对岸就是金门岛。进入围头,这个闽南的半岛,三面是苍苍茫茫的大海,岛上郁郁葱葱.这里曾是“8·23”炮战著名的前沿阵地。公路旁,“安业民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环绕。纪念碑坐落在陵园的中间。庄严的纪念碑上朱德题的“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永垂不朽”大字在春天的阳光照耀下灿烂夺目。陵园的南面是安业民战斗过的被称为  相似文献   

9.
金克  虞秋宁 《党建文汇》2002,(19):39-39
1958年8月23日下午6时30分,金门炮战打响,这场炮战一直进行到11月12日。在整个炮战阶段,有两个事件令台湾方面大惑不解:即金门防区三将领阵亡和“巨无霸”被毁事件。  相似文献   

10.
晋江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与金门、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前沿区域。改革开放以来“爱拼才会赢、敢为天下先”的晋江人,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创造出引入瞩目的“晋江模式”、“晋江速度”、“晋江效益”,并荣获“品牌之都”的美称。在晋江这个活力四射的城  相似文献   

11.
1958年7月,为了惩戒蒋军舰艇在海上活动,打击美军舰艇逼近大陆为国民党军舰艇护航,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适时作出了炮击金门的重大决定。时任总参作战部部长的王尚荣,受中央军委和总部首长的委派,亲自负责这次炮击金门的组织指挥工作。我福建前线炮兵部队  相似文献   

12.
1949年4月25日,蒋介石去台前曾在家乡浙江奉化溪口镇旁的飞凤山上,谒别祖坟时立下誓言:“重回故土,东山再起!”去台后,蒋介石曾为实现这誓言呕心沥血,孜孜以求,几十年中他曾做过不倦的努力与尝试,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闻所未闻的故事.“毋忘在莒”1951年2月,朝鲜战场激战正酣.蒋介石出兵朝鲜的建议被美国否决后,国民党在台湾对大陆蠢蠢欲动.金门岛.两架直升机徐徐降落在金门机场,10分钟后身着灰白色中山装的蒋介石在“金门防卫部”司令官上将胡琏等人的陪同下,检阅着驻扎金门的国民党官兵.  相似文献   

13.
金门失陷,开始了华南的芦沟桥事变。虽然在日寇占领了金门后半个月中还未曾积极进攻漳厦,但他在金门防御工事的修筑,傀儡政权的建树,汉奸密探的布置,扰厦挺进队的组织,这些显然是日寇进攻漳厦的准备步骤。我们不能看到这半个月的平安渡过而存在着福建可受日寇“长期优待”及华南抗战可以悻免的幻想。近日同安之危急,厦门之炮击,各地日兵之企图登陆,使华南战局突显紧张。这证明一切太平观念不仅幼稚无知、而且是最危险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1958年我军炮击金门,是党中央在北戴河会议上决定的。毛泽东亲自点将让时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并且“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地方”的福州军区第一政委叶飞将军指挥。叶飞接到命令后,“立即召开省委会议安排工作,决定江一真同志代替我主持省委日常工作,并立即组织前线指挥所”。7月  相似文献   

15.
1958年8月23日至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对台湾海峡国民党控制的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进行了猛烈的炮击。这些被称为“台湾危机”的事件,差点使世界陷入世界战争的深渊。 后来,在苏共和中共的“大论战”中,苏联的历史文献断言,“这些事件的真正策划者是毛泽东”。在  相似文献   

16.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24-24
国民党军进攻东山岛,是其撤逃台湾后对大陆沿海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窜犯。1953年7月15日21时,国民党军金门防卫部上将司令官胡琏率领四十五师(欠一三三团两个营)、十八师五十三团和海匪“福建反共救国军”第一、第二突击大队等部共1万多人,分乘13艘舰艇,由金门驶向外海。人民解放军福建军区于16日1时电令闽南、闽中各海防部队准备迎敌。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之初,盘踞在台湾、金门的蒋介石集团不甘心其失败,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做起了“反攻大陆”的美梦,叫嚷:“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四年成功。”并任命胡琏为“福建游击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18.
《福建党史月刊》2009,(2):37-42
彭德清,1958年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兼福建基地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组建福建“前指”,参与组织指挥炮击金门作战,指挥海军进行了大小4次海上水面舰艇作战、数十次岸炮炮击。据不完全统计,共击沉蒋舰船6艘,俘水陆战车1辆,击伤蒋军各类舰艇27艘、水陆运输车18辆.毙伤将军600余人。炮击金门,历时41天。  相似文献   

19.
23日,晴空万里,碧波澄澈,海面能见度也很高。身穿美式军装、戴一顶船形帽的台湾当局“国防部长”俞大维,在两个下级军官的扶持下,挪动胖胖的、有些衰弱的身躯乘上小艇,先后巡视了大担、二担两岛,然后又抵达小金门,在驻守小金门的第九师师长郝柏村的师部吃了午饭。午后,俞大维再次回到了大金门。在大金门的海滩上,俞大维和章杰、张国英两位副司令长官,面对大陆的方向,坐了很久。金门对岸的大陆一片平静,夕阳下那边的山峦景色历历在目。突然,俞大维感到眼前晚霞映照的海面变得通红一片,仿佛是燃烧营的火海。俞大维的心里掠过了一丝不祥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50年代末.为配合和主持中东人民的反美斗争,毛泽东果敢作出炮击金门的战略决策,继而运用“打打停停”、“半打半停”的高超的战略艺术,把金、马留在蒋介石手里,拖住美国,使之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暴露出卑劣的侵略行径,同时,也争取了台湾当局,维护了“一个中国”的利益。这即是著名的“绞索政策”。胸揽全局,高屋建瓴,制定出炮击金门“直接对蒋,间接对美”的战略决策台湾问题本来属于中国内政。1950年,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同时,美国以武力侵占台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复杂化了。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