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刘少奇在领导工人运动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运思想。学习刘少奇的这些宝贵思想,对我们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运理论,会有巨大的指导之益。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论工人阶级与工会》一书正式出版了,这是我国工人阶级政治生活和工会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是新时期工运理论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工人阶级与工会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推进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团结亿万职工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赵映林 《工会论坛》2001,7(6):62-64
晚年孙中山的工运思想突出表现为 :工人运动要保障工农群众的政治权利与经济利益 ;支持工人运动以谋工农的解放 ;只有唤起民众中国革命才能胜利 ;建立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在孙中山工运思想、扶助农工政策指导下 ,工人运动打破了“二七”惨案后的沉寂 ,迅速复兴 ,高涨 ,推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运高潮的到来。孙中山的工运思想在中国工运史上的地位不应被抹煞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论工人阶级与工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科学总结,是推动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强大的思想武器。贯穿全书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刘少奇工运理论中国化的求索与发展的过程进行解读与分析,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历史框架,深入解构了刘少奇对各阶段革命形势的解读与工运理论求索,总结概述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少奇工运理论迂回求索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与历史意义。回归当今社会,将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中国工运理论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对中国特色工会工作的开展有着指导性与开创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林育南是党的工人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先后领导了粤汉铁路工人罢工、"二七"大罢工等工人运动。结合斗争活动,他分析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工人运动的策略、工人运动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对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工运高潮与大革命期间,刘少奇为我国工运理论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一系列探讨与论述,使其成为我国现代工人与工会运动的开拓者、奠基者与理论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8.
彭真与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有着早而深的渊源,其工运思想核心,是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工人阶级的地位与作用;重视对工人的教育与培养;关注工人的日常利益;重视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深入学习和领悟其工运思想,对在新形势下更好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以及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应有一定裨益.  相似文献   

9.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他组织和领导了长辛店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运动、上海日本纱厂工人罢工和省港大罢工等,长期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要领导,有丰富的从事工人运动的经验。在工人运动中,邓中夏要求工人阶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并对工人阶级如何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与党的先进性的相互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先进文化、实现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等方面的实践主体,所具有的主力军作用,为全面认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质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新世纪我国工运理论建设和工会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极严厉的控诉和对现代无产阶级状况的最好描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蕴含了五大逻辑要点:一是英国工人阶级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是工人阶级意识和人类意识的觉醒,三是资本的压迫必然导致工人的反抗,四是社会主义思想是英国工人运动的必然选择,五是英国工人运动的目标是建立无阶级对立的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2.
赵学勤 《工会论坛》2001,7(4):10-12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深刻揭示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党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历史必然性,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广州召开的一、二、三次劳大,是中国工人运动史的新起点、奠基石和里程碑。它们为中国工运的各时期的发展,制订了行之有效的方针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在长期、丰富的政治历练及实践中摸索形成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青年时期,在地方工作期间,任中央常委、书记处书记,任总书记后四个阶段,具有科学、深刻的时代意蕴,提炼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工运理论,指明了中国工运事业发展的科学方向,阐释了工人阶级建功立业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是山东地区最早的工运机构,其名称最初称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后改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因此将这两个名称贯通并用是不对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一直到1923年初还存在,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在1922年8月即已撤消,因此说山东分部在1922年8月以后并入北方分部也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6.
刘少奇同志在工人运动、白区工作、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的卓越建树和丰功伟绩有口皆碑,但对于他的军事思想、军事实践活动及其军事贡献却知之者不多。他在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华中敌后抗战新局面,倡导和推广地道战、地雷战以及抗战胜利后提出的一系列军事战略方针都充分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军事家的眼光、才能和魄力。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劳动关系日趋复杂的社会转型背景下,提炼工人阶级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中国工人阶级为中华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明确其坚决跟党走的方向感,并凝聚其对阶级属性的认同感,同时有助于展现中国工人阶级在国际工运舞台上的形象感.而“劳动光荣、振兴中华、团结互助、求实进取、幸福自由”,正可作为我国工人阶级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而企业的活力的源泉在于职工群众,所以我们必须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宪法》总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章和《宪法》都很明确地规定了工人阶级在我国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经济制  相似文献   

19.
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不仅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且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经过80年的发展,党已拥有6451万党员,是人类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13亿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党所以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关键在于党既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一直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司令部.  相似文献   

20.
刘少奇宪法思想初探何志春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对于他在法律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本文仅就刘少奇的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