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储户因在存款路上钱被抢而状告银行,结果被法院判决败诉;一储户到银行存款时遭抢而状告银行,结果赢了官司。近乎相同的案件,为何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判决?请看——  相似文献   

2.
虽然很多人认为邓维捷状告银行的举动是“螳臂挡车”,但邓维捷说:“我只是希望表达另一种声音,让银行、银联以及有关部门对中小储户的利益更加关注,至于最后的结果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3.
秦风 《检察风云》2023,(9):50-51
<正>点击诈骗短信链接之后,储户的银行卡接连被盗刷。于是,储户状告某银行监管不力。那么,储户自行点击不明链接造成损失,银行该不该担责呢?此案历经两级法院审理,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结果。银行卡被盗刷马进在青海省西宁市经商,他是某银行建国路支行(以下简称“某银行”)的储户。2016年5月5日下午2时,马进开车时看到一则短信,  相似文献   

4.
南昌“11.11”银行劫案一度震惊全国在这起劫案中,华敏等6名劫匪开枪打死两名储户、杀死出租车司机1人,劫得银行现金人民币500195元。今年3月初,劫匪华敏等6人被执行枪决,至此,人们都以为此案将划上一个句号。然而,就在劫匪伏法1个月后,受害储户涂序华的家属一纸诉状将被劫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南昌市洪城支行告上法庭,要求被告赔偿各种费用共50万元人民币。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尚无遇害储户家属状告被劫银行的先例,因此,此案一经立案,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冒领存款纠纷案件的处理及责任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金融机构的作用日益突出,金融机构的信用与交易安全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当前,储户存款被冒领而引发状告金融机构赔偿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人民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中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且裁量标准不一,甚至一些案情相似的案件,结果却截然相反,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往往是一审法院判决金融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二审法院改判金融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由于裁判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储户因未到期存单丧失被他人以储户名义提前支取或者存单并未丧失直接被他人用身份证挂失,或者因他人无法准确输入储户设置的密码而申请密码挂失等导致存款被冒领从而引发状告储蓄机构赔偿纠纷案件频频出现.司法实务中,如何确定存款兑付效力及存款被冒领后储户和储蓄机构的违约责任等引起的争议问题较多.本文从维护交易秩序和安全的角度,运用民法理论中对债权之准占有人给付效力的理论,从诸方面对存款兑付效力及存款被冒领后储户和储蓄机构的违约责任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为填补<合同法>立法空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光平 《刑警与科技》2005,(5A):164-164
报载:一储户到某银行取款,人还未离开大厅,就被歹徒将刚取出的两万元现金抢走,而现场工作人员竟无一人帮忙。近日,该市人民法院判处该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银行赔偿储户8000元。  相似文献   

8.
【裁判要旨】电话银行已成为一种普遍、快捷的金融交易方式,而密码在电话银行交易中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密码的使用表明银行对交易者身份的鉴别以及对交易内容的确认,从而起到电子签名的功能。银行通过电话方式在审查核对储户密码以及储户在办理银行卡时预留的各种信息准确无误后,可以为储户的银行卡开通、实施新增服务功能,对储户由此而产生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9.
海瑰 《检察风云》2013,(13):40-41
储户张先生在银行存入5000万人民币,当天就被通过网络划走,直至犯罪分子落网,张先生才知道巨额存款已经消失。在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银行账户内的钱款就被盗划。是储户自己没有足够注意,还是银行的失职?  相似文献   

10.
犯罪嫌疑人李某.2001年2月16日.李某潜入刘某家中,盗得现金300元和一本金额为9000元的活期存折。次日.李持盗来的存折到储蓄所取款.因不知储户姓名.且银行工作人员认识储户本人而被识破,取款未成。  相似文献   

11.
储户私下授权银行支行行长代办转账业务,发生200万元的经济损失,银行对该损失应否承担责任?2015年2月12日,一起讼争标的达200万元的储蓄存款合同纠纷在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落幕,储户要求银行承担200万元损失的诉讼请求经过终审判决被驳回.  相似文献   

12.
某储户持有一张金额为3500元的活期存折到银行取款,银行拒付,理由是储户的活期存款凭条上大、小写金额都是350元,以此证明储户只存款350元,而存折上的金额3500元是由于银行工作人员的失误错填的。储户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后,经查发现除银行出具的存折外,银行帐页和存款凭条的下部银行结算余额均反映为3500元。就已收集的证据,对这起存折案件的处理,法院内部存在几种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本案为借款合同纠纷。理由是储户向银行存款,银行出具存折。储户实际是出借方,银行是借款方,存折则相当于借条,是证明借款关系的凭证。本案…  相似文献   

13.
一女子手持"爱情欠条"状告前男友要求赔偿2万元"爱情欠款",结果被法院一审驳回其诉讼请求;一男子为达到与女友分手之目的,情急之中写下了10万元欠条,结果被两级法院认定为有效。近乎相同的案件,为何会出现不同的判决?  相似文献   

14.
近日武汉市武昌区法院判决一桩特殊官司:报考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研究生的湖南考生黄渊虎,笔试、面试均是第一名却未被武汉大学录取,愤而状告武汉大学侵犯他攻读博士学位的权利,一审法院判黄渊虎败诉.……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福州储户陈先生的7.7万元存款被人伪造银行卡异地盗取,陈先生提起诉讼,要求银行承担赔偿责任。福建省福州市中级法院终审判决:银行对储户存款未尽到安全保护义务,被判赔偿全部损失。  相似文献   

16.
因为银行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储户存单上意外多了5000元,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后,自作主张从储户存单上提取了多存的5000元。于是5000元的存款纠纷使双方对簿公堂,一场风波由此而起。  相似文献   

17.
一名个体焊工,被工厂请去焊锅炉,不幸意外死亡。厂房居然状告死者妻子,要求法院判决厂方只能支付死者妻子费用10000元并由死者方承担诉讼费。死者方针锋相对,官司打了一年,结果终于出来了——  相似文献   

18.
ATM机上粘贴了欺诈信息,银行储户取款不成,卡被ATM机吞下,便按欺诈信息留言泄露了账户密码,导致存款被盗。对于储户的损失,在刑事案件未破的情形下,银行是否应担责?  相似文献   

19.
一名个体焊工,被工厂请去焊锅炉,不幸意外死亡。厂方居然状告死者妻子,要求 法院判决厂方只能支付死者妻子费用1万元,并由死者方承担诉讼费。死者亲属针锋 相对。2004年,打了一年多的官司终于有了公正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金融系统的事儿似乎越来越多了。最近披露的两件事很可以拿来放在一块儿看看。其一,一个全国先进储蓄所的主任竟然与他人勾结,伪造储户存单,明目张胆地将储户的存款取走!这起罕见的银行内部人员贪污储户存款案发生在北京,日前案件一审已结案,储蓄所主任刘宁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其二,武汉市有关方面规定:劝止戴墨镜、鸭舌帽者进入银行。因为劫匪往往以戴墨镜、鸭舌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