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以救助失学少年为己任的“希望工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支持、热爱。今年4月15日,当“希望工程”的新举动——“百万爱心行动”开始后,立即出现了群起响应的热烈景象,令人感奋不已。截止8月11日,短短116天内,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收到来信来电37862封(次),申请和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结对的56369个,捐款人民币747万余元。这还不包括全国有救助任务的23个省区的捐助。这样以来,加上今年4月份以前的捐款,暑假后的新学期一开学,至少有15万名贫困地区的失学孩子得以重返课堂。  相似文献   

2.
来自共青团中央和国家教委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约有400万小学生辍学! 这个数字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和不安。于是,以培养教育青少年为己任的共青团等四个部门联合发起了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活动。一项以“希望工程”命名的构想正在实施。希望之火,唤起了千万人的良知和热情。  相似文献   

3.
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希望工程,已走过了10年的历程。随着各地希望小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失学儿童重新走进课堂。希望小学多了,失学儿童少了,这项社会公益事业是否逐渐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呢 共青团吉林省委、吉林省青基 会自1998年初发起百所希 望小学建设活动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12所希望小学分别在全省106个乡村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校总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达4360万元。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高兴地说:“团省委能够在短时间内建成百余所希望小学,为贫困地区办了一…  相似文献   

4.
古叶 《瞭望》2001,(15)
为了民族的未来而救助失学 儿童的希望工程,不仅国内 妇孺皆知,而且也蜚声海外。但不少人并不清楚,举起希望工程这杆大旗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还有一项同样是为了民族未来的工程──展望计划。展望计划也是以民间的方式举全社会之力来兴办,但重点是培育和开发创新人才。 与希望工程那张家喻户晓的“大眼睛”照片一样,展望计划也有一幅创意画:无边无际的宇宙,裹着硕大的地球,承载着一个巨大的国际象棋棋盘,矗立着一匹跃跃欲试的马(取材于伯乐相马)。寓意在全球竞争中,核心是人才竞争。 如果说那双渴望的“大眼睛”浓缩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对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失学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问题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正在通过各种方式使这些儿童返回学校。本文基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于1993年7月对114个贫困县的基础教育状况和997个贫困农村家庭的子女就学状况的两项调查所提供的数据,试图对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失学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以利于有关部门采取更为有效的手段帮助失学儿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希望工程”对于救助我国贫困失学儿童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国,教育靠募捐、施舍过日子,实在令人寒心! 一些有识之士的捐助,作为教育经费的一种来源是无可非议的。发展教育事业,关键是国家要加大教育的投资。欧、美、日本、  相似文献   

7.
1990年秋季,安徽金寨县500名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的孩子在中国青基会的救助下重返校园。如今,五年即将过去了,对这些孩子救助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对此,金寨团县委、县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会同教育等部门,抽调548名团干、少先队辅导员和教育工作者,成立了28个调查组,采取“听、看、访”结合的办法,历时十天进行了逐人调查。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资料:我国约有1000多万适龄儿童因家境贫困交不起学费而失学。而且,这只队伍仍以每年增长100万的速度扩大着。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为援助失学儿童恢复读书,“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于1989年在全国发起“希望工程”活动,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成效十分显著。 然而,“希望工程”只是解决  相似文献   

9.
李俭 《瞭望》1994,(29)
说起“希望工程”,几乎家喻户晓、老幼皆知,那是指伸出友爱之手,救助因经济困难读不起书的儿童们。 目前,这项“工程”正在受到方方面面的重视,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支持。一批批失学儿童重新背上书包走进欢乐的校园;一个个家庭抹去愁云,增添了欢笑。虽然,这“工程”浩大、任务艰巨,要做不懈的努力,直到本世纪末八千万人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但这项“工程”意识,毕竟已经在许许多多人的脑中扎根,且见诸行动。 而另一种现象,即有钱不读书——相当一部分儿童辍学提前进入商海,却至今也没有引起各方的足够重视。 据权威调查材料证实,华北重镇——河北省白沟,不少人家富得流油。然而这里的学生流失率却高达32.9%,唯一的一所中学连续四年报考者为零。这种畸形的富裕,人称为“白沟现象”。  相似文献   

10.
徐永光,希望工程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 徐永光说:“我把生命中最好的时光给了希望工程。”而希望工程给了社会什么?是8800多所“希望小学”落成的鞭炮声,是230多万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欢笑声,是高扬在水天之间、铭刻在黄土之上的“希望”的旗帜。 12年“希望”路,并不平坦。其间,有境外某些媒体的歪曲和攻击,有借希望工程名义欺诈骗财者,还有不久前媒体披露的“假信事件”…… 面对徐永光,记者脑际间掠过一个作家的一行文字:“难的不是避世修行,而是背负着尘世的责任,依旧走在朝圣的路上。”  相似文献   

11.
1990年,39个国家扶贫县的1万名失学少年得到了团中央“希望工程”提供的助学金。该工程旨在使数百万失学孩子返回学校,这是党和政府近年间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扫除文盲的一个组成部分。 目前世界上9.65亿的文盲,既是愚昧和贫困的产物,又是产生新的愚昧和贫困的载体。为排除这个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联合国大会1987年通过决议,宣布1990年为国际扫盲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到本世纪末在全世界扫除文盲2300万的战略目标时,将扫盲列为该组织各项业务活动中的绝对优先  相似文献   

12.
报载,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一家酒店首倡“宴席议捐”,救助失学儿童,受到社会好评。 这家酒店是青岛海天大酒店潮江春鱼翅海鲜酒家。它是由香港在青岛独资的四星级饭店。作为该酒家女老板刘慧玲,也曾有过失学的经历。看到每天光顾酒家的客人出  相似文献   

13.
经济直接关系到今天,而教育则关系到明天。当人们把亿万颗爱心捧给“希望工程”,伸出无私的援助之手,拯救那些被贫穷困扰的失学儿童时,我们更不能因为富裕地区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生活富足,而被“希望”遗忘。我们期望着筑起一道新的“希望工程”,让富裕地区的失学孩子重返青警校园,追回逝去的读书梦。(摘自《社会》)当社会各界为国内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高档学校的利弊争论不休时,以英文教学闻名的广州南洋英文中学几位负责人率10名学生来到北京,日前接受了首都及广州记者的采访。据这所中外合资民办学校负责人介绍,每位进入这所…  相似文献   

14.
故国情结     
对汪漱芬大姐我心仪已久。在我国旅法人中,汪漱芬这个名字相当响亮,可以说,全巴黎的中国人,很少有不知道汪漱芬的。我从新闻界同行那里得知,这位老大姐主持了一个法国华侨教育基金会,专门为祖国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募捐教育经费,为此她自己首先拿出多年的积蓄,第一个行动便是为一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张 《瞭望》1994,(45)
每到过儿童节,各界人士都要给失去父母的孤儿、弃婴送爱心、送温暖;为失学儿童捐款、捐书、捐物,支援“希望工程”;当然,也给更多的幸福儿童举办庆祝节日的活动,大大热闹个几天,但往往忘了或者说忽略了还有不少虽有父母,却因父母卷入“出国潮”,做了“留守儿童”的孩子。 “留守儿童”这个名词是由于有了许多“留守女士”“留守男士”和“留守老人”相应产生的。这些孩子因为父母在海外,又上学,又打工,难以抚养下一代,不得不交给上一代——祖父母或外公外婆一一来照看。父母一去七八十来年,  相似文献   

16.
五年教育优先发展令人瞩目本刊记者周大平万千失学的贫困孩子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救助重返课堂,万千住房拥挤的教师乔迁到“广厦工程”宽敞的新居,中小学素质教育从零星试点向整体推进,有所精减的普通高校连年增加着招生人数……面对正发生在你我他身边的这一切,每个人...  相似文献   

17.
年终岁末,又到了许多人忙着写年终总结、述职报告的时候。根据以往的经验,“总结”、“报告”出笼一多,“工程”一词亮相的频率就会大大提高。于是,关于“工程”一词,笔者送生出许多断想。自从党和国家为帮助失学)L童重返校园而开展‘希望工程”活动并产生巨大影响后,“工程”这个词也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专用名词,“XX工程”不断出现且有泛滥的趋势。那么,这些所谓“工程”的质量如何呢?是否存在“豆腐渣工程”呢?笔者随手翻开一本杂志,就看到某些单位的经验总结里将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工作称之为“人才工程”,将加强党…  相似文献   

18.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是政府的良心工程,然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目前还处于一个低水平的阶段。存在救助对象范围不明确身份难甄别、权利义务失衡违规违法行为增多、救助经费短缺导致日常工作难维持、后续安置滞后引起循环救助、流浪乞讨儿童救助制度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本文在对10个"救助站"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在分类管理、责罚落实、绩效拨款、服务提升、流浪儿童的重点救助等方面着力,从而将这项良心工程变成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9.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