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铭骏 《学理论》2012,(3):57-58
信用卡作为有着存取款、支付功能的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涉及信用卡的犯罪也越来越多。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法律规定不甚明确,对犯罪的正确认定带来了一定困难。特别是对利用他人遗忘于ATM机的信用卡而取款行为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定性。理论学界对这一行为主要有三种学说:信用卡诈骗说、侵占说、盗窃说。笔者赞同最后一种观点——盗窃说。  相似文献   

2.
陈弓 《各界》2007,(6):18,150
信用卡诈骗罪是一种较为新型的金融诈骗犯罪。对信用卡诈骗罪具体内涵的把握,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的界定,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均存在较多的难点和争议。该文对信用卡诈骗罪“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玥 《学理论》2012,(33):91-92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信用卡犯罪也日益增多。在实践中经常出现行为人实施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行为又同时实施了其他普通信用卡诈骗行为的情况,但由于在司法解释中"恶意透支"的数额认定不同于其他信用卡诈骗行为,在认定犯罪数额时容易产生分歧。通过多种方法的比较分析,实践中应当采用较为统一的方法认定信用卡诈骗犯罪的数额。  相似文献   

4.
王欣 《学理论》2009,(11):105-10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信用卡的出现与普及程度则是做为一个标志性的行业而成为大到一个经济圈、小到每一个自然人进步与否的晴雨表。信用卡透支是信用卡运作的基本形式,本文从信用卡的基本分类入手,分析了信用卡风险的特征,以及信用卡风险的各个种类,揭示了防范和控制信用卡风险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信用卡风险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五)).在该修正案第1条第1款中,将持有、运输伪造(空白)的信用卡等4类行为犯罪化,有效切断信用卡犯罪系列行为的链条,弥补了惩治信用卡犯罪的刑事法网之不足.对于该款,笔者以为可以独立规制为一个新罪名,即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并对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构成要件和司法认定做了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6.
黄卓瑜 《学理论》2013,(17):149-150
目前信用卡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则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态势,具有犯罪手段复杂多样、涉案范围广等特点。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尚无具体或统一的明确规定,我国各地法院的判决结果和理由也不尽相同。当务之急是要加快立法的步伐,制定出相关法规,完善和细化信用卡立法,对信用卡被盗用的风险责任分担做出具体规定,使实践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样才能减少发卡银行、特约商户、持卡人之间的争议,做到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促进我国信用卡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银行的催收行为对认定持卡人是否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具有重要意义,应当结合法律、司法解释以及银行的业务规则对催收的次数、方式、时间起点及间隔等客观特征进行统一梳理。在办理恶意透支相关的民事、刑事案件时,刑民关系的恰当处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囿于"法无明文规定",理论界的纷争和司法处理上的不一致也就在所难免。除了催收要件外,应对其他能够区分恶意透支行为的刑、民客观构成要素进行研究,以期为正确认定信用卡恶意透支违法行为和"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8.
在票据诈骗罪中,行为人主观明知的程度并不要求确知,对票据真实性有所怀疑也属于明知。盗窃他人空白票据伪造后予以使用的行为同时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票据诈骗罪和盗窃罪,属于牵连犯,应从一重罪处罚。诱骗客户至银行存款,偷换客户预留印鉴卡,以客户名义开具票据至银行柜面划走客户存款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票据诈骗罪。  相似文献   

9.
李云林 《学理论》2012,(32):139-140
盗窃罪与诈骗罪该如何区分?目前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区分标准较为混乱,虽然在某些案件中,行为人使用了欺骗的手段,但是从诈骗罪的理论构造上进行考察的话也不应认定为诈骗罪。所以,应当从"处分行为"的视角来区分两者,这样才能做到正确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美国运通信用卡的资产回报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值,表现极为出色。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信用卡产业受到巨大冲击,平均资产回报率一路下滑到负值,美国运通卡的整体利润虽也大幅下滑,但仍能保持盈利,并向股东派发红利。通过对美国运通卡盈利模式的研究,来揭示美国运通的成功经验以及对我国信用卡产业的发展、金融风险的防范、收入结构优化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双悦 《求知》2009,(10):38-39
截至2009年第一季度末.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15047.31万张。然而在信用卡消费大众化的同时,信用卡消费所面临的风险也与目俱增.利用信用卡实施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手段不断向高科技化、集团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案件实施过程更为隐蔽,手法不断翻新,其危害程度呈现出逐年严重态势。为防范和打击银行卡犯罪,今年4月27日,人民银行、  相似文献   

12.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相比其他信用卡诈骗有其特殊的构成要件,与诈骗罪通说的五个要素难以完全吻合,文章主要从犯罪主体及犯罪客观要件等角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蒋元明 《民主》2011,(1):52-52
银监会最近对大学生信用卡业务念起紧箍咒,禁止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强调给成年学生发卡要经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书面同意。结果学生不满,家长高兴。此前,每年开学期间,各大银行都会进驻高校向新生推广信用卡,  相似文献   

14.
作为信用卡诈骗犯罪的主要类型之一,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近年来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某分院辖区呈现高发态势。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办理的此类犯罪的不起诉案件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发现该辖区此类型犯罪的特点及其原因,进而制定相应对策,以有效预防和打击此类信用卡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15.
将合同诈骗从诈骗罪中独立,成为诈骗罪的特别法,是在满足诈骗罪的构成要件的条件下,将一类特殊的扰乱市场秩序的以签订履行合同的行为方式实施诈骗的行为规定为合同诈骗。但是,法条的简洁性满足不了现实案件的复杂性。合同诈骗罪的成立标准,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及普通的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分适用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对财产性利益、处分行为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将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从适用规则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将二者的界限予以明晰。  相似文献   

16.
2003年韩国爆发信用卡危机,对金融体系和社会带来巨大冲击。危机爆发后在多方努力下(包括严格的征信制度、禁止激进的市场拓展等),韩国信用卡市场恢复良好,资产回报率显著上涨。其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如何促进信用卡产业发展、调整收入结构、防范金融风险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瑜 《行政与法制》2002,(11):39-40
2001年11月27日,原告施某向被告中国工商银行某市支行申领了牡丹信用卡一张,卡号为4580643896811849,随卡附有六位数的密码。原告在牡丹信用卡个人申请卡中申明,保证遵守中国工商银行牡丹信用卡章程、履行牡丹信用卡领用合同。此后,原被告按约进行过多笔交易。2001年12月25日,原告委托本单位会计张某存款,因张某事先知悉原告的信用卡号,凭此卡号张某存入原告信用卡现金15000元。2002年1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王府井支行某储蓄所凭卡号为4580643896811849的牡丹卡和号码为320626690123543的施某身份证(身份证号码真实),由持卡人签名后。  相似文献   

18.
信用卡的出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的活动也日益严重.本文就目前信用卡诈骗的种类以及信用卡诈骗的对策进行了法律分析以及防止信用卡诈骗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金融诈骗犯罪日趋严重的当今,票据诈骗罪尤为突出。本文从对票据诈骗罪概念的界定,如何认定"非法占有为 目的",到间接故意能否构成票据诈骗罪,以及票据诈骗罪的客观行为方式,票据诈骗罪的界限辨析等一一进行了论述。为 票据诈骗罪在司法认定中存在的若干疑难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徇私枉法罪,按照刑法第399条第1款的规定,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结合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对徇私枉法罪的若干争议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