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前线》2013,(12):70-75
去年的深秋,在北京,党的十八大回顾了五年来中国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各个方面取得的伟大改革和建设成就,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十年来党领导全国人民改革探索创新的宝贵经验,完成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提出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新目标。十八大注定成为新世纪的改革新起点、探索新起点。  相似文献   

2.
卢先福 《前线》2012,(12):154-157
用什么样的旗帜引领社会进步,靠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凝聚社会共识,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3.
曾建立 《学习导报》2011,(18):30-31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文献纪录片《旗帜》,通过全面呈现中国共产党90年来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阔历程,充分展示党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生动阐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鲜明昭示了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  相似文献   

4.
罗雄 《新湘评论》2014,(10):28-29
回顾刘少奇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通过制度创新加强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艰难探索和有益尝试,真正做到了把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置于治国理政的首要位置。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学习和弘扬刘少奇同志的改革思想和民生理念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探索分配与劳动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使分配制度与全民和集体两种所有制形式适应,刘少奇提出:对两种所有制内部的劳动者,必须按照按劳付酬的原则,公平合理地分配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专门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问题作出决定。这对于全面加强新世纪党的建设,使党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全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使党更好地成为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领导人民在新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始终保持强盛不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党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八十年来,党不仅领导人民进行了可歌可泣、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辉煌伟大的成就,而…  相似文献   

6.
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民族的振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一直在书写着这样一部恢弘的历史。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党在新世纪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伟大的实践需要并必将产生伟大的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庄严宣言,是指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振兴的强大思想武器。一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华民族振兴事业,这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华大地上演的一出出波…  相似文献   

7.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邓小平同志曾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从改革的难度与艰巨性来看,改革的确不亚于革命。  相似文献   

8.
党的领导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在历史长河中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强纽带。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形成、强大。在新世纪的征途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对于经受新世纪、新形势的考验,保证社会的高度稳定,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政治核心,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个民族有了坚强的政治核心,才能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全民族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不论大小都应一律平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为中华民族的安定团结、经济腾飞、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政策导向。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新疆的实践和发展证明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通过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的洗礼,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进步潮流。  相似文献   

11.
杨超 《前线》2023,(4):33-36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推动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行进在强起来的新时代。“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集中表达。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展示着我们党领导人民英勇顽强、波澜壮阔的奋斗足迹。今天,放眼我们的祖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正以站立起来、富强起来的自尊、自信和自豪,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利用研讨会这种形式举行庆祝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形式,通过研讨,我们对中国共产党80年历程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对于在新世纪里如何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等有关重大问题也进一步提高了认识。  相似文献   

13.
党的先进性是党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历来是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来是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和中国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国内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为繁重.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以下简称《建议》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总结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伟大实践和伟大成就,指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建议》从历史的高度和世界范围的广度,深刻分析了世纪之交的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迈向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指导方针,郑重宣布:“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建议》是…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定历史自信,以奋发有为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功领导了延安社会革命,在新时代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从延安社会革命到中国式现代化,共产党人赓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信自强和守正创新,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实现了东方民族国家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了现代化道路根基;也创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为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意义;更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复兴的世纪,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世纪。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和贵州省委八届六次全会通过的《建议》,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站在跨世纪的历史新高度,放眼整个世界、规划当代中国和贵州,放眼新的世纪、规划世纪初的前5年,放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十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战略布局、重点任务,为我们描绘了迈向新世纪的壮丽蓝图。《建议》主题鲜明,有时代特点,有理论创新,具有很强…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代中国仁人志士的毕生追求。毛泽东在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大变局中,通过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方向。他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民族复兴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虽然在探索过程中也发生过一些失误,但是从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功绩远远大于过失,功绩是第一位的。历史证明,毛泽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8.
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了“把握今天、创造明天”,全党全社会发扬中华民族“治史、学史、用史”的优良传统,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翻身解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坚持创新思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谓创新思维,就是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思维.[1]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以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恢宏画卷.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程中,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展现出卓越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坚持创新思维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奋力拼搏的宏大目标和理想追求。在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发展是其内在本质和价值目标;改革是其动力之源和必由之路;稳定则是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这三者的和谐统一从根本上架构起中国现代化的腾飞之道,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