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之交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回顾与展望薛新国在20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回顾总结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变化及其历史经验,展望预测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百年历史进程向社会主义提出了三大挑战。一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否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三是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从本国实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潮起潮落给人们的历史启示是深刻的、发人深省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因为历史发展中出现的曲折,不因为论敌的攻击而消失。相反的,日益显示其真理的价值和顽强的生命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目前虽然还处于低潮,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和发展坚定了人们的信心:世界社会主义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是人类社会取得空前伟大进步的世纪;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进一步认知、联系、影响和发展的世纪,是各种社会力量、各种社会思潮各施其能、此长彼消的世纪。纵观20世纪的历史进程,有许许多多的人物、事件、思想流派值得大书特书,但最值得写的是对20世纪历史影响最深刻的社会主义。它跌宕起伏;由理想、运动到现实,由一国社会主义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又由与资本主义二分天下的社会主义阵营分解跌落到社会主义的个案和低潮。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为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一马恩生平主要关注的是西欧国家的无产…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了救国,高扬民主与科学大旗,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刻,回顾历史,我们由衷的钦佩“五四”先驱者的远见卓识。一民主与科学两大基本口号的提出,是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19世纪是中国倍受西方列强欺凌和宰割、国家极贫极弱的世纪,先进的中国人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中国人是带着自己的首都北京被八国联军攻占这样的民族耻辱进入20世纪的。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出现…  相似文献   

5.
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绝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再一次表明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曲折性。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原共产党执政的国家,目前仅存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 5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面积从原来占世界 1/4下降为 1/7,全世界共产党人数减少了 3000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经历了辉煌岁月之后,一下子跌入低谷。西方敌对势力断言: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大失败”,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 20世纪兴起的社会主义,必将在 20世纪灭亡”。一时间“社…  相似文献   

6.
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绝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再一次表明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曲折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原共产党执政的国家,目前仅存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5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面积从原来占世界1/4下降为1/7,全世界共产党人数减少了3000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经历了辉煌岁月之后,一下子跌入低谷。西方敌对势力断言: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大失败”,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20世纪兴起的社会主义,必将在20世纪灭亡”。一时间“社会  相似文献   

7.
柴尚金 《党建》2009,(9):13-14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多个国家共产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巨大挫折,资本主义世界一片“马克思主义失败”的喧嚣。进入新世纪,中国、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通过引领社会的改革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执政地位日益坚固。  相似文献   

8.
九十年代国际反腐败回眸潘廉反腐飓风席卷全球20世纪进入90年代以后,一场反腐飓风席卷全球。世界上有130多个国家先后开展了反腐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上至总统、首相,下至普通公务员中的腐败分子,纷纷落入法网。1992年,意大利开展“净手”运动以来,已调查...  相似文献   

9.
读《党的生活》第7期登载蒋孝山同志写的《正确认识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一文后,觉得针对性强、论证具体、观点明确,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是一篇有说服力的好文章。文章首先肯定地指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绝不意味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再一次表明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曲折性。对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在这种形势下,西方敌对势力断言:“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大失败’、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对此,人们知道敌人“亡我之心不死”,容易理解。但值得指出的是,…  相似文献   

10.
仝山 《新湘评论》2010,(14):18-19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多个国家共产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巨大挫折,资本主义世界一片“马克思主义失败”的喧嚣。进入新世纪,中国、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通过引领社会的改革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执政地位日益坚固。与此同时,在资本主义世界内部,  相似文献   

11.
汪志强 《实践》2002,(2):21-23
一、20世纪下半期的社会主义回顾   历史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以及曾经与它休戚与共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了70多年和近50年的风雨历程之后,一夜之间“城头变换大王旗“,纷纷改名换“性“,抛弃了曾经一度信誓旦旦的社会主义信念,使得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进入低潮时期.   ……  相似文献   

12.
方志敏承认:“我是中国苏维埃运动中的工分子。” 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件大事,就是俄国无产阶级在1905—1907年革命时期,创造了苏维埃;这个由工人代表组成的尚处于萌芽状态的群众政治组织,为列宁所发现、肯定和支持,从而发展很快;十月革命后建立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成为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苏联最高苏维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苏维埃从莫斯科走向了欧洲、亚洲和全世界。它“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子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一种大历史观,思考总结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伟大社会革命实践,提出了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系列论述,概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全部成果,阐明“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革命论、列宁“改良主义”革命观,谱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篇章,展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引领世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历史潮流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求实》1995,(7)
建立健全大科学体制所谓”大科学”体制,就是建立在“规划科学”思想基础上的现代科研体制。这种体制源于十月革命时期的电器化计划。二战以后,“规划科学”思想成了西方国家时髦的东西。20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对科学技术依赖性的加强,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科学技...  相似文献   

15.
周晨虹 《探索》2000,4(4):52-54
邓小平理论在20世纪的形成与发展既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是对处于同一历史阶段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与失败的借鉴与超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作为成功的典范,在诸多方面达到了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所未有的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这一起点上;在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经验与客观规律的把握上;在对社会主义执政党的建设上。邓小平理论及其实践与其他前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几点正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6.
一20世纪就要过去,21世纪即将来临,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目前形势,科学分析和把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前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各国发生剧变,原来执政的共产党相继丧失政权,...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世界历史”理论以来,已经整整一个半世纪。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马克思的这一极其深刻的理论被人们所冷落。20世纪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使这一理论所蕴涵的内在意义日益凸现出来。深刻认识马克思这一重要理论的当代意义,正确理解“世界历史”对当代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和制约,弄清中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代特色,是现实给我们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8.
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为标志,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时期.长达70多年历史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使世界人民震惊,使一些共产党人仿惶悲观.大厦倾覆,资产阶级政客弹冠相庆,竞相散布“共产主义末日来临”的论调;民主社会主义竟然声讨历史,认为“马克思主义走向绝路”;有的共产党人不知所措,以为前途渺茫.如同历史上共产主义运动多次低潮时期一样,今天在政治上、思想上、社会上出现混乱是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9.
杨景明 《探索》2004,3(4):8-10
20世纪80年代 ,世界进入了一个不同于“战争与革命”的新的历史时期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基本特征。邓小平的“和平发展观”就是在时代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在邓小平“和平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 ,中国开始了以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为主要特征的渐进式转型历程。转型的稳健性、和平性造就了一个东方大国的日益崛起 ,这是一条世界近代史上大国崛起所从未走过的全新战略道路。本文主要从苏联兴衰的历史轨迹和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崛起道路的比较研究 ,分析邓小平“和平发展观”的理论精髓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和平崛起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乡村建设运动发生在 20世纪 20~30年代。这场具有社会改良性质的社会运动,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从运动主流(组织者与参与者)上看,并非一种政府行为,而是由一批社会活动家以及知识界人士发起与组织,旨在实现“民族自救”的运动。对这场运动作透彻的分析与全面的总结,本书可说是最为突出的一部。 纵观全书的“历史叙事”,以下三个层次的分析是其成功之处。 (一)史迹分析。实际是具体历史过程分析。这种分析之所以必要,源自于全景式地叙述乡村建设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运动的形成与发展状况.是客观评价该运动以及作出价值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