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当你看到这篇拙著的标题时,你千万别误会,为什么又用起有点像“文革”时代的语言。其实这是一家报纸半个版面的广告,题目是“热点追踪,××市人民热爱毛主席,人人争抢毛主席黄金书”。上了点年纪的同志都知道,对四十岁左右的同志有必要提一下,在那个特殊的“文革”年代,女儿出嫁用毛主席著作当嫁妆;亲朋好友来往时,送毛主席语录;单位领导在看望下属时,送毛主席选集。那时报刊杂志发表我的拙著时,已不给稿费了,而是寄给我一本毛主席著作的单行本,正因为如此,我才感觉到“人人争抢毛主席黄金书”这句话特像“文革”时代的语言。就是这家报纸,…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人生无常,旦夕祸福只能听天由命;也有人说人生虽无常,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都对。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听天由命”到“掌握命运”,是神圣的《残疾人保障法》为我插上了翅膀,给了我搏击命运长空的信心和勇气。 记得很小的时候,由于一次意  相似文献   

3.
来采访这天,正逢袁翰青教授刚刚度过他的85岁寿辰。窗外金风送爽,室内鲜花吐艳,馥郁芬芳。老人斜倚在沙发里,神采奕奕,依然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房间里摆满了中央统战部、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九三学社、中国科技情报所等单位赠送的花篮、花瓶及精美工艺品。袁老指着沙发旁那只大花篮说:“这是宋健同志送来的。他了解我,我也佩服他。”说着,老人示意我打开一本缎面签名簿,扉页上是宋健写的“敬祝翰青老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4.
最近看到原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李泽厚先生一篇文章,说他从来不用“国学”这个词,这使我感到惊讶。《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国学”即“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一意思自近代以来已被几代学者所认可,很多大学都成立了国学院,很多学生都在国学院里学习,但为什么现在有人对“国学”一词仍有意见呢?  相似文献   

5.
王军 《前进论坛》2009,(9):39-39
1990年,我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乡政府工作,1996年又调入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一干就是十余年。这期间正是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的重要时期,有人喻为“民主党派的又一个春天”。我亲身经历了这一时期民主党派的发展壮大,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甲 :我从小就听说“真才实学”四个字 ,给我的感觉这是指人的文才而言的。有人出口成章 ,落笔成文 ,便被视为有“真才实学”。后来初读《水浒传》 ,看到“武松醉打蒋门神” ,打完后作者插评道 :“这一扑有名 ,唤做‘玉环步 ,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 ,非同小可 !”由此我意识到“真才实学”并不限于文事。凡是能把难事办好、难题解决以及作出创造性成果的真本领 ,都可称为“真才实学”。几十年来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有某种“真才实学” ,但因工作多变 ,苦功不够 ,所以始终练不出“真才实学”。乙 :这未免太谦虚了吧。在我看来 ,你还…  相似文献   

7.
盛夏 《现代领导》2011,(12):38-39
写下这个题目.它的难度比我预想的要难得多。于光远说:“我写‘周扬与我’的目的.与其说我想写周扬。不如说我想写胡乔木。周扬被整得那么狠,我实在是气得不行,感到不平。”有人说“胡乔木是白衣秀士”,也有人说“周扬是被气死的。”被谁气死的,指的就是胡乔木。有文章对周扬同志的对立面胡乔木同志颇有非议……周扬与胡乔木在对待解放思想的理解与态度上确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曾被誉为“东亚模式”。然而,也有人断然否认。究竟有没有“东亚模式”?青年学者成峰撰写的《对“东亚模式”的再探讨》一文,对这一学界争鸣较多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一看到“野心”二字,也许有人立时升起厌恶之情,然而,我却不以为然,这是因为,人们对“野心”的认识往往存在偏见。比如,某个工人时常加班搞科研,便有人鼓着腮帮子大喊:“×××有想当厂长的‘野心’”,某青年同志整日勤奋治学,于是就有人指责他有当教授的“野心”;某个同学给报社投了几篇稿子,于是又有人说他有想当作家的“野心”,凡此种种,不一而举。这些人,总爱嚷嚷,给那些奋斗者的心头硬是套上无形的、满是油渍而肮脏的黑布。究  相似文献   

10.
打了两年太极拳,套路学了不少,什么二十四式、四十二式、八十八式、四十八式、三十六式,都能打下来,但是缺乏韵味,有点像做广播操。于是我请来一位高手,让他指点迷津。他看我打了一遍,只说了一句话:“这脚不是扔出去的,是送出去的。”高手一句话,胜练一年功。我便按照他的要求,把出脚的“扔”,改成了“送”,果然,我打的太极拳,上了一个台阶。 “扔”和“送”只是一字之差,  相似文献   

11.
与己无关     
与己无关客轮着火了,哭声、喊声一片。只有一名乘客不动声色。“你怎么啦,疯了?”有人对他喊。“没看见出了什么事?”“出了什么事?”他问。“客轮快要沉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客轮不是我的啊!”与己无关...  相似文献   

12.
新胡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的小型街道叫做胡同,有东西走向的,也有南北走向的。上海的小型街道称作里弄,方向就不好说了,什么方向都有,甚至弧形的也有。天津呢,仿佛居其中———老城区和北京差不多,至于后来在外围新建的,就有点像上海的里弄了。胡同和里弄的最大不同还不在方向上。关于这,北京专门出了一本《北京的胡同》的书,其中介绍了各式各样胡同的由来,很受读者欢迎。汪曾祺先生也写过一篇题为《胡同文化》的文章,讲述了胡同内部的“小生产”和“自给自足”的原则。前不久,浙江电视台记者来北京访问了我,要我说说对胡同的感觉。我脑子一“机灵”,忽然想到前…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主义”?这本来不成问题。可是近年来国内外有一些议论,把问题搞复杂化了。有人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搞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共产党绝对统治下走资本主义道路”。甚至有人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也有人认为,这一理论实际上就是不问姓社姓资,只求强国富民的“猫论”;还有人认为,这一理论实质上就是承认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只能搞“低水平、低标准”  相似文献   

14.
<正> 这是一件我亲历的事:日前一个典型介绍材料因校对失误,把文中“招摇撞骗”的“摇”宇误为“遥”,在定稿前发现了这个差错,但有人不让改,理由有二,此稿已经上级某部门某某修改过,人家是有名的笔杆子,不会错;若乱改人家的东西,上头会不高兴。原本非常简单的一件事,错了就改过来,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有人的心态就变得复杂起来。这也许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15.
一位男性朋友对我说他经常外出旅行,潜入名山大川,“飞”进大自然的怀抱,既可沾染些伟人灵山的“仙气”,又可摆脱俗事烦恼,他说,你也多出去走走吧。我笑,不能答。我也想飞啊,也想挣脱琐事缠绕与事务羁绊,飞到我想去的地方,哪怕只有一次。可是我没有翅膀,或者说,即使曾经有过,现在也被绑上了。也曾领略过“飞”的快乐。优雅的舞厅里,着一袭美丽长裙,与配合默契的舞伴跳“慢三步”,感觉就象在飞;下班了,和伙伴们相邀骑车蹬上一个高坡,停下,眺望四周美景,然后急驶而下,轻风拂面,长发飘舞,诗情画意,有点像飞……记忆如…  相似文献   

16.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名篇,其末章的后四句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王夫之的《姜斋诗话》中被评论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现今品评《采薇》之作受此论影响很大,有人予以发挥,认为这是王夫之对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的最好概括。如果不看《采薇》上下文,做如此赏析是可以被人接受的;如果离  相似文献   

17.
“原子老人”的小学约翰·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创造人,被称为“原子老人”,12岁时曾在村头贴过这样的“招生广告”:“兹有约翰·道尔顿小学,学费低廉,质量可靠。欲报名者,请到本村旧仓库找道尔顿先生登记。”布告一出,村人顿时哗然。有人赞赏,有人惊讶,有人怀疑。还有人讽刺挖苦,认为这简直是弥天笑话:“12岁就想办学?”可是道尔顿却不为闲言所动,毅然按预定的目标走下去,结果真有几名家境贫苦的学生报名,有的年龄比道尔顿还大。而道尔顿则正儿八经、有条不紊地当起了这个“小学校”的小校长。由于他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知易行难     
孙中山有感于当时一些革命党人中的畏难退缩 ,不肯或不敢行动起来的弊病 ,提出了“知难行易”说 ,认为“行先知后 ,不知亦能行”。孙中山这一学说 ,有人赞成 ,有人利用 ,也有人反对。胡适撰文《知难 ,行亦不易》 ,批评“知难行易”说 ,鲁迅将之慨括为“知难行难”。此外 ,会不会还有人提倡“知易行难”呢?不得而知 ;但是 ,从程维高案处理的前前后后 ,我觉得事情往往是“知易行难”。“知难行易”说站不住脚。报纸提示 ,在河北 ,“南京二建”特别吃得开和为什么特别吃得开 ,是公开的秘密———他们同曾当过南京市委书记的程维高有不同寻常的…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一名普通的保安员,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在客户单位门口站岗值勤。每天,在门口站岗完成工作职责这是不用说了,但我总能碰到一些事情:经常有一些人就明目张胆地在我们门口倒卖发票,我知道这是不对的。一次,我实在看不过去了就与那些人“理论”,不料,反被那些人骂了一顿,还说我“不得好死”,我都气坏了;有时,一些人公然偷盗、损坏公共设施,我看到后就想去制止他们,但一想,这些事应该有人管,我去又管不了,还要挨骂,我站好岗看好门就行了。编辑同志,您说,这些事,我们管不管?保安员秦子旭秦子旭同志:你好!谢谢你把杂志当作你的知…  相似文献   

20.
树殇     
近日报载:西安市东关大新巷一棵有千年树龄、被西安市政府名列古树名木、明令保护的老槐树,近年来被人逐渐神化,大树特树,成了“树大仙”。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就有人在树前烧香磕头,据说甚灵验,给树挂红、挂锦旗、挂匾者,实繁有徒。这不仅使我想起故乡一棵古槐的厄运。这棵古槐在古庙“广福禅院”旁,据万历年间《盐城县志》记载推测,此树树龄至少也在五百年以上。犹忆儿时,我每至高作镇,就要去“广福禅院”看佛像,并至古槐下玩耍。此树因年久,树干、树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