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庆祥 《人权》2005,(2):56-56
在家庭里,谁是谁的父母,谁是谁的子女,其辈份关系,是不会搞颠倒的。在国际社会,没有一个国家的官员敢于放言自己是人民的父母官。然而,在中国的职场上,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官员为“父母官”,或者官员不经意间“坦然”地把自己比做“父母官”的现象,屡见不鲜。前不久,在一次播报“三个代表”在基层的电视节目中,有这样一个生动画面:某县相邻两个村,近在咫尺,却“老死不相往来”,为什么呢?原来是一条小河隔断了村民间的交往。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两个村的村干部们组织群众集资,修建一座“连心桥”,从此结束了过河难的历史,两地群…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两年的社会热点,总离不开网络。从“正龙拍虎”,到“秋雨含泪”,从南京官员抽天价烟,到郑州官员的“替谁说话”论,从“躲猫猫”事件,到邓玉娇案件……  相似文献   

3.
从近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看,党群关系、官民关系有趋于紧张的倾向:从瓮安事件到石首事件,愤怒的民众直接把矛头指向官员;从“躲猫猫”到“邓玉娇”案,网民从网络走进现实,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挑战;从“天价香烟门”到“替谁说话”,民众对个别官员的不信任蔓延至对官员群体的不信任……  相似文献   

4.
“裸官”现象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裸官”,是指那些老婆孩子都在国外拿了绿卡,而自己单身一人在国内任职的官员。该词发端于网络,网友们称那种自己在国内当官腐败、家属却早早移居海外、将腐败所得转移出境、提前留好后路的官员为“裸体官员”。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和的“怪论”很多,让人听了,不知是想笑还是想哭。   “怪论”之一:“救灾先救官”。“救灾先救官,官都活不了,谁去救民 ?”当有人揭发一些官员侵吞救灾粮款时,和就这样理直气壮地告诉纪晓岚:“你说荒唐 ?但这是事实 !万千灾民,谁去发钱 ?你吗 ?我吗 ?是大大小小的官员,我得先喂饱这些人,人家才肯卖命 !”   “怪论”之二:“清官讨人嫌”。和说:“贪官才会听话,才忠实推行朝廷政令,政才通,令才行,民方安,国方泰 !”而“那些清官,食古不化,上级有令必百般求疵,下层有错必毫不留情…  相似文献   

6.
报载,时下大批的各级官员们纷纷以各种名义走进校园,在职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已成为社会上的一大风景,对这其中部分官员们所取得的文凭,有人戏称为“官员文凭”。在职进修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的提升知识更新进程,本无可厚非,尤其是各级官员利用空余时间推却各种应酬坐下来充实自己,则更是难能可贵。但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官员文凭”和官员学习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对称的问题。细品“官员文凭”,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特”。不少官员入学时不需要经过统一考试,而是经过各…  相似文献   

7.
杨孝文  任秋凌 《小康》2007,(3):92-92
当政要们遇上“认死理”的交通警察,会是谁让步呢?是法律的尊严,还是官员的权威?  相似文献   

8.
谁是2005“年度个性官员”刚刚过去的2005年,中国省部级高官中一批语出惊人、直陈弊端、喜怒形于色的“个性官员”成了政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成了公众热议的话题和媒体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论争论     
“争论”即“各执己见,互相辩论。”(《现代汉语词典》)“执”者,“坚持”之谓。也就是说,在互相辩论的过程中,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谁也驳不倒谁,谁也不信服谁。与人争论是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实,这只是争论双方个人的一厢情愿。事实就是这样。仔细回想你所经历过的争论,不管是你与别人的争论,亦或是你听别人的争论,哪一次争论有人服输?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07,(3):58-59
无论你是谁,是公司经理、联合会成员、后勤人员、咨询人员,还是政府官员,都无法仅仅依靠自己来实现所有的目标。你需要下属、同事、上级、供应商或客户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天下太平     
不知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儿时记忆:小朋友两个或多个围拢一起,在纸上或地上画出一个“田”宇格,出着剪刀、石头、布,喊着“天下太平”,谁赢了就在自己的“田”字格的一个方框内先写下“天”字的一笔,每次赢了就写下一笔。谁在自己的“田”宇格内先写完“天下太平”这四个宇,就算谁赢。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和政治体制的差异,官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候鸟官员”。这类官员和“政党共进退”,政党在选举中获胜,他们就做官,选举失败,他们便离开官场。比如,如果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在大选中获胜,现总统布什和他的部长们则必须让位于克里的班子。就克里来说,他聘请何人人阁完全取决于他自己的政治考  相似文献   

13.
近日,所谓“公布财产”的话题在各种媒体上沸沸扬扬。事情起因是记者在采访时间:“某主席,你怎样看待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不料这位具有官员身份的政协委员反问道:“为什么老百姓不公布财产?”此消息披露后,立即有网友积极“响应”此官员的反问,在论坛晒出自己的财产明细,以此“倒逼”官员公布财产。(据3月15日《现代快报》)。紧接着,一些媒体呼吁网友先行公布自己的财产,官员也应跟上,甚至引经据典说:“官员公示自身及直系亲属财产,已经形成全球政治文明中的一条重要常识。”这种把财产申报弄成财产公布的玩笑,是新闻记者缺少法律常识闹出的法律笑话。  相似文献   

14.
周洋夺冠后要感谢谁?按理说这完全是她自己的事。嘴上没说感恩不等于心中没有感恩,这是人之常情,很少会有人斤斤计较。可是,国家体育总局的官员硬要较真,批评周洋只感谢父母,没有感谢国家.  相似文献   

15.
咸峰 《群众》2014,(1):68-68
科学的考核指标,也是现代政府管理中的一种“愚昧”,束缚住基层官员的创新意识,使基层部门官员不得不闹绕这些不科学的考核指标,一天天、一年年消磨自己的创新思维,沿着某些领导指定的运行轨迹进行最雠化的政绩积累,进而再度被数据假化。实际上官员们并不是不知道这种指标考核不科学,会滋生出很多问题,但鉴于长期形成的“倚化”观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没有这些指标考核反而会被认为缺乏“创新”。  相似文献   

16.
说“忙”     
江志才 《群众》2013,(10):88-88
这是一个“忙”的时代。起早摸黑、疲于应对、夜以继日、马不停蹄,问谁谁都忙,看谁谁都行色匆匆,“忙”已然成为一种流行文化,成为社会上多数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17.
最近,贵阳实行“公推竟岗”措施,将县委书记等“含金量”很高的位置拿出来,让有志之士竞争。长沙等地也在媒体上刊登启事,公开选拔一部分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在现行干部体制的框架内,民主之风吹起,公开之声响起,这不能不说是个好现象。公开、透明、公正地选拔各级官员,本应是官场的常态。在党的各类相关文件里,对如何选拔干部都有明确的规定。公开、透明、公正地选拔各级官员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官员通过有序竞争,能够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眼下人格最低的要数“跑官”的。这些人不学无术,抱着“只要敢伸手,乌纱保证有”的决心,整天打听某书记、某部长和谁是亲戚,和谁最要好,和谁是老上下级关系,然后厚颜无耻地进行“感情投资”,以求得一官半职。那副嘴脸,很容易让人想起封建王朝时的奴才形象。 在社会日益昌明的今天,为什么还有人宁愿不要人格而去跑官呢?其中关键之关键恐怕应该是“跑”了之后有人给官。如果跑官要官的人要不到官,甚至本来可以提升的也因为伸手要官而不予提升,那谁还会再去跑官要官呢?史载北宋王旦当宰相时,推荐、提携了很多官员,但他…  相似文献   

19.
《大连干部学刊》2013,(4):62-63
网络发展到今天,已经把社会变成了一张真正的“网”。在这张无形的、海量的“网”下面,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网民的眼睛。从“替谁说话”到“艳照门”、“日记门”.从“天价烟”到“手表哥”……五花八门的网络事件频发迭出,官员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各种各样的“网络门”,甚至会因此而落马。  相似文献   

20.
清代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人做梦到了阎王殿,看到一个官员在阎王爷面前表白自己,说自己怎样当官不贪污,不要老百姓的钱财。阎王说:‘下贪不沾、不吃喝百姓的就是好官,那好,我在公堂上设一木偶,岂不是什么都不要,比你更好吗?”这个官员又说:“就算我没有功,但也没有过呀!”阎王说:“你只顾保全你自己,为避免嫌疑,怕把自己牵涉过去,对一些谋杀案件竟默不作声。该做的事,怕麻烦,就不去做,这岂不是负国负民吗?当官的没有功就是过。”这个官员哑口无言,挨了五十大板。这篇寓言虽然讥讽的是封建官吏,但在我们今天看来,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