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7月12日晚上,大雨滂沱。我打开电视机,竟传出了那撼人心灵的哀乐声,屏幕上出现了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在向逝者告别的画面,“张爱萍同志告别仪式”的横幅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再也坐不住了,不由自主地走进我的书房,找出备用的电报纸,冒雨去邮局向他的秘书贺茂之同志发去了唁电……我在周恩来纪念馆工作的十年里,曾四次向张爱萍将军求助,“四事”如意。而今,老将军走了,怎不令我深深地怀念!一求张老:确定一件国家一级文物那是1992年初的一天午饭后,我在成堆的信件中,发现一个寄自江西吉安市工商行大桥工商所的白色小信封,写…  相似文献   

2.
我叫赵保群,今年60岁,是江苏省南通市海安角斜工商所的一名工作人员。2008年国庆期间,在缅怀我国高级将领张爱萍上将时,我心情沉重地翻阅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书法作品,触景生情,不禁泪水涟涟。我与将军那绵绵31年的真情故事像过电影一样展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3.
鞠九江  李颖 《共产党人》2005,(21):49-51
2005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缅怀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张爱萍上将逝世两周年的日子里,江苏省海安县退伍军人赵保群心情沉重地翻阅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书法作品,他触景生情,止不住泪水涟涟。岁月沧桑,往事如烟,而赵保群与将军那段生死情结像过电影一样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4.
谢燕 《世纪风采》2007,(12):18-20
1953年三四月间,我作为华东军区《人民前线》的一名记者,跟随张爱萍将军出差到福建海防前线部队去。张爱萍将军当时的职务是华东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军区司令员陈毅还担负着上海市的领导职务,不能经常坐镇军区驻地南京;副司令员粟裕又已调往北京,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因此,军区军事方面的工作,陈毅司令员便授权张爱萍处理。  相似文献   

5.
将军与俘虏     
正1988年6月20日上午,江苏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来了一位名叫森垣嘉一的日本老人,他自称是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淮北支部的成员,专程前来收集张爱萍将军当年在新四军苏北三师和淮北四师指挥敌后抗日斗争史料的,准备回去写一本有关张爱萍将军的书。笔者时任新四军纪念馆馆长,就问他:你怎么想起要写张爱萍将军的书?你和张爱萍将军熟悉吗?他答道:我与张爱萍将军是萍水相逢,谈不上熟悉,但他为人处事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6.
张秋兵 《湘潮》2018,(1):21-21
张爱萍将军多才多艺,擅书法、好摄影、工诗词,尤其诗词成就最高,按他自己的话来说是“闲情自得好打油”.1991年出版的《神剑之歌-张爱萍诗词、书法、摄影选集》就选收诗词260多首.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珍藏着张爱萍1996年书写的一幅行草《满江红?痛悼周恩来总理》.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召开编审会议,审定军事人物篇条目时,时任国防部部长的张爱萍将军问:怎么没有李超时?一位年轻的编辑说:他可能不够资格。张爱萍将军听后十分严肃地说:他要是不够资格,我们都不够。此话一出,众人皆惊。张爱萍将军马上解释说:李超时是我的首长,他当军长时,我才是营长。你们说,他够不够资格?于是,李超时进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人们不禁要问:张爱萍将军为何如此敬重李超时呢?说来话就长了。在李超时将军牺牲80周年之际,让我们来回顾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吧!  相似文献   

8.
汪世喜 《党史文汇》2008,(12):35-37
作为从战争年代过来的起义水兵,笔者经受过张爱萍将军人格魅力的感召,进而走上革命的道路。本文拟从我个人的视野,记叙张爱萍将军的一些往事,以纪念这位将军逝世五周年。(一)1949年4月23日,我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在苏北泰州白马庙成立。海军——我人民解放军又一个新的军种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9.
2003年7月12日,我们沉痛地送别了崇敬的张爱萍老将军。老将军永远离我们而去了! 张老将军对党和人民始终无限忠诚,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他文武雄才,战争年代南征北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抓治军抓“两弹一星”,丰功伟绩,军内外有口皆碑。他为人刚直不阿,光明磊落的高尚情操,更令我们景仰  相似文献   

10.
在原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江西永新籍谭启龙的书房里,悬挂着一幅张爱萍将军书写的四言诗:琼林翠海游兴浓,老来偷闲蜀道逢.大乱图治天府胜,选贤让能首登峰.这是张爱萍将军1983年5月下旬在四川九寨沟一座宾馆里书赠谭启龙的.5月的巴蜀,阳光明媚,万木青翠,花草芬芳,九寨沟更是风光旖旎,景色如画,十分迷人.一天,在此风景胜地一座幽雅别致的宾馆里,两位刚从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的老同志不期相遇,一位是曾任共和国国防部部长、素有儒将之称的张爱萍上将,一位是曾被毛泽东称为“放牛娃”、解放后先后担任过中共浙江、山东、四川等省委书记的谭启龙.两位为共和国的诞生和建设战斗、工作半个多世纪的老战友都为  相似文献   

11.
黄梅婴 《学习月刊》2009,(15):53-54
我固执地认为,诗与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人以诗名,这便是通常所说的诗人;一是诗以人名,这就要在诗人前加个头衔.诸如当今时代大量涌现的.“书记诗人”、“市长诗人”、“部长诗人”、“将军诗人”等。张庞是我的老首长。30多年前.我们曾在同一个野战部队做宣传工作。进入21世纪.他被许多人称为将军诗人.我习惯性地认为,他也应该属于后一类。近时,他送来一套五卷本《军事与文学的互访·张庞诗文集》,我置于床头.夜夜静心品读,慢慢地.将军印象淡去了.诗人形象站起来。此时我才醒悟,过去的固执和习惯.至少对于张庞是偏见。不过.有一点我不会改变——诗人终究只能用作品来说话.作品是诗人的立身之本.是诗人的唯一光环。  相似文献   

12.
1988年5月,一个美国商务代表团访问我国,其中夏威夷亚洲问题顾问德穆克先生派人送了一张名片给耿飚将军,并要求会面。由于耿飚将军正忙于其它公务,德穆克先生的要求未能如愿。德穆克先生在回国之前又托人转交给耿飚将军一本厚厚的影集,扉页上用英文写着:“献给无所畏惧的领导──耿飚。”德穆克先生是谁?他又为什么这样称呼耿飚将军呢?翻开影集的第一页,一张耿飚将军与一位美国军人的合影展现在面前。看着这张照片,耿飚将军又想起了40多年前一段往事。一1944年8月,耿飚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学习已经告一段落。贺龙曾考虑把他调到抗大五…  相似文献   

13.
我走进吴志坚老人十多平方米的书房兼会客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套着蓝布套的三人沙发,沙发坐垫已高低不平,两端扶手上的布会已破,露出军绿色帆布;沙发对面墙上挂着披着黑纱的李果将军遗像;遗像下面的茶几上摆着一台14时黑白电视机;电视机两旁放着两张老式藤椅,藤蔑已经松散,用麻绳捆绑着;窗台下放着一张油漆斑落的红色三拍桌,桌上摆着文房四宝,左侧放着一个小镜框,里面镶嵌着一张英俊的男青年小照;镜框前放着吴志坚老人写的回忆录《翠竹常青》。谁能相信,生活如此俭朴的吴志坚老人却在近几年里,先后向“希望工程”、灾区…  相似文献   

14.
博览之窗     
张爱萍辟谣长期以来有一种传闻,说红军长征到达贵州茅台镇时,在茅台酒厂的酿酒池里洗脏脚,败坏了茅台酒。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喻权域教授曾对此说法多次予以驳斥。2001年11月20日,他又致信张爱萍将军,就此事向他请教。喻在信中着重讲了两点:一、参观过酿酒的人都知道,酿酒池里并无酒,不可能在酿酒池里洗脏脚;二、把烈酒倒出来“洗脚”,是川南、黔北一带的常事。他恳请参加过长征的张爱萍能出来澄清此事。11月28日,张爱萍回信谈了他在长征中经历过的有关情况:“在红军长征途中,为缓解连续长途行军…  相似文献   

15.
走进江苏省如皋市磨头机场,由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军长何昆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在将军题词的背后,隐藏着一段解放后张爱萍6次派人到如皋寻找何昆忠骸的动人故事。何昆,又名何坤,湖南永兴县人。1930年初,何昆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军长兼通海特委委员。4月  相似文献   

16.
父辈英烈     
1982年,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参加一次会议,会议结束后,忽听身后有人喊道:“张副总理!”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江泽民。此前,两个人曾有多次接触。  相似文献   

17.
博览之窗     
张爱萍的当“宫”经 开国上将张爱萍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革命生涯中担任过许名重要职务;但他与别人不一样。他当“官”的特点是就低不就高,就实不就虚。 1931年9月,苏区中央局党代会结束后,组织上调张爱萍任少共江西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他却向组织要求:对省委的工作我不熟悉,我只当宣传部长不当副书记。组织上同意了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缅怀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张爱萍上将逝世三年的日子里,江苏省海安县退伍军人赵保群心情沉重地翻阅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书法作品,他触景生情,止不住泪水涟涟.近日,他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大召开前夕,即将主持军委工作的邓小平同志约见张爱萍,提出想让他当军委秘书长。在一些人看来,这可是天上掉“馅饼”,巴之不得的大好事。可是,张爱萍虽深感这是党和人民的信任,但以他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在正常情况下,对于认为能够胜任的工作绝不推辞,而对于自己认为不能胜任的,也不勉强接受,绝不从个人的升迁名利上去考虑。于是,毅然向邓小平同志推荐了罗瑞卿同志。他说,罗瑞卿比较合适,他曾干过一段时间秘书长,很会做协调工作。   张爱萍同志是我军德高望重的老将军,从他主动“让贤”,使我们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  相似文献   

20.
金秋的北京,阳光明媚,景色宜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许是对秋天的钟爱吧,几次进京都是在这个季节里前往的。今年也不例外,正是西山红叶时,我和国衡又一次拜访了深受家乡人民和全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张爱萍将军。已届89岁高龄的老将军,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仍像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