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四师七十六团青年职工叶尔江瞄准市场,在庭院发展育肥羊,5个月获利8000元。 去年,叶尔江看到羊肉需求量大,价格不断上涨,决定自己搞育肥羊。去年10月,他筹措资金,购买了80只细毛羊,采取暖圈养羊的方法,进行统一驱虫、洗胃,他还把粗饲料粉碎后加进油渣、麸皮、食盐,配合  相似文献   

2.
<正>1月14日,笔者走进五师八十六团南区冷库,看到园艺一连职工一派忙碌景象。该连职工张立荣,种植3年生早熟弗雷18亩,今年纯收入8万多元,一年务工下来能够增收2-3万元。和张立荣一样,该连职工晁长新这个冬天也没有闲着,他选择了育肥羊来增加收入。他从博乐购买了50只绵羊,计划育肥之后出售。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06,(2)
1986年,当很多人还满足于种三五亩地、收入两三千元的时候,尹福生果断地承包了6公顷土地。这个决定使他当年就成了中和村的第一个"万元户"。2001年.他把目光逐渐锁定在育肥牛项目上。他先后到榆树市、长春皓月公司和天津、沈阳、鞍山等地学习考察黄牛育肥项目。经过近3个月的艰辛考察、学习取经,5月初,在村民们诧异的目光中,他把责任田全部转包出去,投资24万元建起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存栏70头牛的标准化牛场,发展育肥牛项目,开始了艰难曲折的创业之路。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尹福生养的第一批育肥牛没挣到钱。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批育肥  相似文献   

4.
正对七师一二四团三连职工王福泉来说,2013是一个好年景。他种植玉米110亩,实现收入9.35万元,同时通过股份合作的经营模式进行育肥羊养殖、繁育,现有育肥羊1200只,到2014年2月份育肥羊销售后,可实现养殖收入10万元。"产业政策扶持,增收有门路,市场不用愁。"日前,笔者在采访时,王福泉  相似文献   

5.
他,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汉子,依靠政策、技术、勤劳,年育肥羊101只,年收入4万元左右。几年来,他通过辛勤的劳动,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10万元的固定资产,成为农一师七团养畜同行中的佼佼者。 今年48岁的张志富,是1996年从安徽的一个穷山村来到农一师七团的。来到兵团团场的这块土地上,张志富和家人一边承包土地,一边养猪、鸡、鸭。经过不懈的努力,当年的养  相似文献   

6.
<正>2024年1月初,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浪坪乡浪水坝村种养循环科技示范基地内,养殖大户付强和妻子正把切成小块的南瓜作为饲料投放至白鹅育肥舍内。再过一个半月的育肥,这些白鹅将出栏销往荣昌等地。“今年接茬上市的白鹅一批就能出栏7000只。”付强喜上眉梢。但早些年,他还在为产量起伏不定的问题感到揪心——损失最惨重的时候,进栏6000只白鹅只出栏了600只,损失率高达90%。直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驻村帮扶,  相似文献   

7.
正6月11日天刚亮,二师三十四团十连职工高宝乐就急匆匆地将第二批出栏的40多只育肥羊装上车,这批育肥羊被和静县的一个个体老板全部订购。高宝乐告诉笔者:"现在活羊每公斤27元,这样算下来,最近一个多月我卖出了70多只羊,每只羊可赚400元至450元,纯收入达到了3万元以上。目前还存栏300多只,今年的纯收入争取达到20万元以上。"今年43岁的高宝乐在连队一  相似文献   

8.
要讲颜三舟发展庭院自营经济,带头致富,要从他刚参加工作谈起。1975年9月,16岁的颜三舟在农二师二十九团十六连参加工作,便开始干起养猪行当。1977年,他采用直线育肥法养育肥猪,6个月出槽,每头猪平均产净肉80公斤,以每年产肉36吨创利润6万元的成绩轰动农二师,在兵团养猪排行榜上名列第一。1986年7月,颜三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后,  相似文献   

9.
吴继军是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北兴镇南昌村党支部书记,而立之年的他,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有着更深刻的理解。1999年初,他凭着敏锐的目光瞄准了育肥牛这一产业,带领群众开始了致富之路。万事开头难。起步之初,缺少资金是自然的事,吴继军找亲戚、靠朋友,还把家里的瓦房作贷款抵押,凑了5万元。在周边地区遭受雪灾,牲畜价格便宜的时候,一次性购进50头架子牛,还有150只羊,开始育肥。他同家人一道起早贪黑,不辞辛苦,边饲养、边学习,每晚尽量抽出时间,阅读《育肥牛的管理》、《科学喂养》等有关书籍。经过四个多月的大胆实践,初战告捷,育肥牛羊获…  相似文献   

10.
在五师八十七团,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维吾尔族职工,他用一只手撑起一个家,赢得了妻子、女儿的爱;用一只手开拓了一番事业,年育肥羊500余只,创利润6万元;用一只手创造着自己美好的生活,在人生竞技场上精彩表演。他叫阿不都汗,有人戏称他为"羊司令"、"单手司令"。20多年前的一场意外爆炸事故让阿不都汗永远失去了左手,成为一名残疾人。当笔者在团文化中心见到他时,发现他仅有的一只手却是乒乓球运动高手。在场的近10名乒乓球爱好者竟然都不是他的对手。"在生活中,每天找快乐,运动。改善生活,热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38岁的李兵,是七师一二五团一名普通的老军垦后代。提起他,熟知的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这娃不错,有头脑、有股干劲、冲劲,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创业之初天地宽曾经,他默默无闻,如今,他远近闻名,曾经,他只是一个月收入不到千元的餐馆服务员,如今,他有了自己的年出栏5000头育肥牛羊的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12.
农五师九十团原畜牧公司职工赵勇,现年32岁,1999年6月主动辞去兽医职务,利用团场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发展养殖业。如今他的养殖业已达到相当规模,现有母猪11头,纯种长白公猪1头,育肥猪360头,繁育母羊15只,羊900多只,马30匹,牛6头,去年自营经济总收入达35万元,纯收入达7万元。是当之无愧的团场养畜大王。 赵勇是靠养殖起家的。1999年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交清承包公司羊群的作价款3.8万元。2000年1月经过周密的考查论证后,他又承包了加工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循化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扶持少小民族发展项目机遇。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用产业兴企业,用企业带产业。不断地扩规模、壮产业、铸品牌、拓市场、促增收。累计投入5120万元畜牧业专项贷款。确定6个乡17个村700户为重点扶持对象。不少群众通过发展养殖业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路。2008年,全县牲畜社会饲养量达46.75万头(只)。畜牧商品率达47%。出栏率达58.2%。畜牧业产值达1.6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畜牧业人均收入达1216元。全县规模养殖户达5705户。占总农户的42%。饲养牲畜19.4万头(只),牛羊贩运育肥户达3285户,年贩运牛羊49万头(只),户均纯收入达到9756元。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盘县马依镇螳螂村党支部瞄准全村270户贫困户"精准扶贫",采取"1+2"模式(即1户贫困户喂养2只种兔)在不到12个月的时间让270户"贫困户"变成"小康户"!"贫困户"缘何"一夜暴富"?原来,螳螂村"贫困户"喂养的兔子繁育能力极强,每只种兔一年至少可以生产50只兔子,通过"兔子生兔子"的产业链,一年内可以出栏400只肉兔,按照订单式150元/只计算,一年可创收60000元。"最多到2016年11月,我们就可以让270户贫困户脱贫奔小康,下一步,党  相似文献   

15.
1997年北京市的蛋鸡业出现全行业亏损。到1998年初,包括国有的、集体的、个体的经营不下去的蛋鸡生产企业纷纷关门停产。存栏50万只,全国最大的蛋鸡生产企业─—峪口鸡场,1997年亏损700万元,1998年前4个月,继续亏损280万元!根据集团公司关...  相似文献   

16.
十师一八一团一个育肥牛的暖棚里,九连职工付必喜正在添加草料,暖棚里的温度正好适宜牛的生长. 付必喜工作的暖棚,是一八一团惠民养殖专业合作社会长尹刚用来育肥牛羊的.几年前,尹刚给付必喜购买了100只生产母羊帮助他发展养殖,如今,付必喜不但还上了尹刚的100只生产母羊,自己也有了120多只生产母羊.如今付必喜夏天放牧,冬季给尹刚打工,一年四季忙而充实. 像付必喜这样依靠养殖发家致富的职工大有人在,各种专业协会、互助模式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在一亩地里种小麦亩产300斤,每斤按5角钱计算,收入150元。如果用一亩地种饲草,可育肥8只羊,每只净赚50元,可收入400元。”这是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张裔炯给市属大通县西山乡农民算的一笔帐。  相似文献   

18.
在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公义村,一排红顶蓝墙的畜棚特别引人注目。这是该村聚丰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的牛羊育肥基地。42户入社农户今年初从甘肃统一采购肉牛180头进行育肥.流转土地500亩种植饲草。据预算。仅育肥一项农民年均将增加收入4200元以上。截至目前,化隆全县有29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会员)3427人,涉及农户1870户.带动农户7230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资产达524.8万元。去年成员(会员)人均纯收入达3153元,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155元。  相似文献   

19.
“近5年来,我一手抓好大田种植,—手搞好庭院养殖,种养结合,优势互补,每年纯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这是农五师八十五团二连女职工王付美在全师做经验介绍时的感慨。早在2001年就已靠连续3年承包百亩大田在连里先富裕起来的王付美,不满足只是靠单打一的大田种植收入,她瞄上了具有短、平、快特点的牛羊育肥庭院养殖。说干就干,当年她承包的110亩大田的棉花纯收入达到了3.8万元,发展庭院养殖育肥羊只200只,出售后获利2.8万元,实现了她双增双收的致富计划。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马边养猪协会探索出了一种饲养成本低、育肥时间短的科学养猪技术,使仔猪满双月就能长到20公斤,双月断奶猪4~5个月就可以育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