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畏规则     
罗西 《人民公安》2006,(16):47-47
中国人往往敬畏权威,但是漠视规则。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做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相似文献   

2.
在人们心目中,图书馆都是借阅纸质图书,可有些图书馆却别出心裁地外借活人。这次我去丹麦探亲,就参观了一家活人图书馆。  相似文献   

3.
悠闲欧洲人     
澳大利亚有很多的图书馆,每个居住区都有。我在澳大利亚搬过3次家,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去过的不下七八个,加上学校的,也有10多个,其中的几个让我印象颇深。 先从我住所附近的Watsonia图书馆说起,它还有其他6个邻近的,每个图书馆都是联网的,可以到其中的任何一个去借书、杂志和音像资料,也可在网上预定。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心脏     
谭延桐 《当代广西》2005,(13):63-63
搬了家,自然就换了一种环境。新家,离这座绿城最大的图书馆更近了。嗅一嗅,似乎就能嗅到浓浓的书香。和图书馆做邻居,是我的一分喜悦。这样的喜悦,只有我的心看得到,摸得着。在我看来,一座城市的心脏,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图书馆。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知识聚集地和精神宝库。如果把图书馆从一  相似文献   

5.
东陵随想     
我们乘中巴去清东陵参观。1992年,我曾经错过一次参观清东陵的机会。那时,我在抚州地委组织部知工办工作,奉命组织一批优秀专家、拔尖人才到北戴河休养。回程时路过天津住了一晚,一些专家提出去清东陵参观,也有人嫌路远不去。我是主张去的。  相似文献   

6.
《时代潮》2001,(21)
哈佛,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作为在文理科方面世界领先的著名大学,哈佛是尽人皆知的.不过,我似乎与哈佛无缘,也就对哈佛不大关心  相似文献   

7.
黎原 《黄埔》2010,(3):40-43
军校的图书馆藏书相当丰富,包括很多左倾图书,一般也不限制学生借阅。在阮庆的帮助下,我大量阅读马列书籍,虽然不系统,但对马列主义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读书、学习,我对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回忆这一时期自己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3年前我第一次到纽约游玩,友人带我参观了哥伦比亚大学。在美国10多所名校中,哥大与中国的渊源最为深远,顾维钧、徐志摩、胡适之、潘光旦等民国名流都曾在此求学。在该校的东亚图书馆,几位前贤飘忽的身影似乎浮现眼前。学业之余,我不时翻看资料,追寻他们的足迹。  相似文献   

9.
在哈佛时,我在心中经常想到林语堂先生《我不做梦》的文章。如果中国有这个,有那个,就好了;如果中国也是这样,也那样,就进步了。这是林语堂先生处在美国文化背景中反思中国文化时的一种心态:对于善于思索并热爱中国的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记得哈佛大学校长尼尔·罗登斯坦说,哈佛培养科学家为艺术家,艺术家为科学家。哈佛的学生说,他们在哈佛课外学到的比在课堂内还要多。这是与中国的封闭式的过分注重课本知识的教育方法迥然不同的一种教育方法。哈佛在遴选新生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SAT的考分之外,十分重视其在高中阶段社…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莹 《理论月刊》2002,(9):93-94
该文认为对用户信息需求的研究不仅是图书馆工作实践的需要,也是现代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用户信息需求的基本结构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发生了很多变化,那么,相应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也要围绕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而重新组织信息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11.
苏星 《当代广西》2011,(20):13-13
周六早上,大学生小何早早来到自治区图书馆。小何家住在图书馆附近,高中时他就常到自治区图书馆查阅资料、自修。"以前,到自修室每个月还得交10元,现在完全免费开放了,来晚了还没位置。"小何说。记者来到自修室一看,里面果然早已坐满了人。在图书馆入口处,等待进入图书馆的人们排起了队。图书馆一位工作人员说,以前收费的时候来的人就很多,  相似文献   

12.
欧阳国 《人民公安》2011,(13):64-64
余杰在《在北大吃书的日子》说,图书馆是单身者的天堂。我上大学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也都呆在图书馆。每天,闹铃很早就把我从睡梦中吵醒,我迅捷地从床上跳起.胡乱地洗刷几下,就腰挎牛仔书包、嘴啃大馒头、身带两张卡(一张饭卡、一张借书证),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往图书馆奔。当我的身体还在自行车上时。心却早已飞到了图书馆,似乎有一种声音在呼唤我.于是我更加用力蹬着自行车,狂奔在校园,飞向我自己的天堂。  相似文献   

13.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街道组织40余名盲人朋友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来到北京新落成的中国盲文图书馆参观。  相似文献   

14.
<正>(在2013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生开学典礼上,吕新雨教授发表讲话。以下为文字实录。)回想起二十年前的今天,1993年的初秋,不记得是否也象今天这样阳光温煦,只记得怀揣尚未捂热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美学博士学位证书,也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图书馆旁边的老文科楼二三两层,新闻学院所在地。当时的院长,丁淦林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一间简陋的堆满书报的办公室,让我坐在他的对面,很郑重地对我说,你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各行各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基地,也是教师进修提高、搞好教学科研的可靠保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必须面对严峻的挑战,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回顾国内、国外图书馆立法的历史与现状,可见我国图书馆法制建设已落后一些发达国家很长一段距离.因而制定一部统一的图书馆法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关键时刻;它是保障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保证科教兴国战略国策实现的重要条件.笔者就该法的制定提出了立法原则和构想.  相似文献   

17.
公安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化图书馆是目前图书馆界探讨最多的课题之一。而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又是文献资源数字化。在我国,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已取得十分骄人的成绩。公安文献的数字化建设也在各公安院校图书馆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初见成效。一、公安文献数  相似文献   

18.
何明 《今日民族》2008,(7):15-16
3年前,我到哈佛大学参加学术会议期问,一位正在做访问学者的朋友邀我去家中做客。他租的房子在波士顿郊外的小镇,转乘了三次公交车才到达。我们在小镇的街道漫步,顺道参观了小镇的博物馆。闲聊之间,他那上小学的女儿自言自语地说:“中国的历史很长,但让人感觉很短;美国的历史很短,但让人感觉很长。”小女孩的这句话,当时令我们两位教授感叹良久。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大学上学的时候,我除了上课、做实验之外,养成了"泡"图书馆的习惯。在美国,我"泡"在斯坦福大学胡佛图书馆,查阅、抄录保存在那里的蒋介石日记。来到台北,我仍然喜欢"泡"图书馆。台北最大的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地处市中心黄金地段,就在中正纪念堂对面。已经是第七次去台湾的我,对台北熟门熟路,乘坐捷运到中正纪念堂站下车,很方便就可到达。  相似文献   

20.
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再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胜利 《前沿》2001,(2):59-60
图书馆引进计算机和上网 ,改变了图书馆的固有观念 ;新一轮的院校合并和办学模式的转变 ,也需要高校图书馆作出相应的调整。如何利用现有人力 ,合理配备图书馆的人员结构 ,这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新问题。本文拟就这一课题 ,提出“新三线”的观点。即将原有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信息资源的采集和服务上来。强调采集环节的地位和人员业务素质 ;重视在新环境下的服务人员的再培训 ,扩大服务领域 ,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