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当前我国劳动者病假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病假期限计算不合理、病假工资负担主体不妥当、病假工资金额设定不科学、病假期内劳动者社会保险费负担太沉重以及用人单位支付医疗补助费无依据等五个方面。为了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合理调整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方关系,立法有必要重新设定病假期限及计算方式、合理界定病假工资在社会保障部门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负担、按照效率与公平原则科学确定病假工资金额、适当减免病假期内劳动者负担的社会保险费,彻底废除用人单位支付医疗补助费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南京新源药业公司法务专员章慧应聘试用两个月就怀孕了,公司递给她一张《试用期解聘通知书》,理由是章慧不能及时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要是不愿走人,工资降到1200元。章慧知道公司不愿高薪养“闲人”,但她认为,在试用期,公司也无权在自己怀孕期间辞退她,于是,她不顾领导的阻挠,每天都“赖”在办公室“上班”,并抓住时机留下证据,然后一纸诉状将公司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3.
《法庭内外》2007,(3):57-58
某公司招聘技术人员,我前去应聘。招聘人员让我上机试了试,发现我操作比较熟练,就与我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月工资3000元,平时每月先预付工资800元作为生活费,其余工资年底一并结清,我工作到第8个月的时候,公司人事部门突然通知我说:“根据国家法律枧定,你所从事的工作必须有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而你没有相应证书,只能遗憾地宣布你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对你已劳动的几个月,公司再酌情照顾性补偿你2000元。”人事干部宣布公司决定后,我头脑一片空白,我干得并不比同工种的其他人差,即便合同无效,也不应该只给我这么一点报酬,我不知公司的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4.
重庆女孩小雨是重庆市佳讯公司的一名销售员,因为公司实行的是底薪加提成的分配制度,如果完不成销售任务,拿到手的工资就很少。小雨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所以业绩一直不很理想,为此她整日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5.
杨学友 《江淮法治》2014,(16):53-53
李颖系某物业集团公司员工。在与公司所鉴定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公司有权以扣工资等形式要求其赔偿。”今年2月初的一个周末.李颖下班时.因忘记关闭办公间电源,致其自己使用的电加热座垫意外失火.导致室内电脑等电器被烧毁。经值班人员报警处置后,虽避免了更严重后果.但被烧毁的电脑等经济损失一万余元。事后,公司认为,李颖的过错是公司遭受损失的直接原因.遂依据劳动合同约定做出处理:连续扣她2个月的工资,若不接受,公司有权与她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6.
新灵 《政府法制》2011,(35):21-21
日本生活节奏很快,加上工作的等级制度和繁文缛节,让人总是神经紧张。要适应这种工作环境和强度,保持身心健康是首要条件。为此,日本不少大公司都推行了“健康奖励制度”,给那些保持身体健康、从不请病假的员工发奖金鼓励。从不请病假的员工也被认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强,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明明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可现实中,一些劳动者索要双倍工资的诉求却往往被法院驳回,这是为什么?单位并未拒签。无需赔付双倍工资【案例】2013年1月3日,一家公司在招聘20名员工时,杨茹怡属于其中之一。随后,公司曾数次通知大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在另外19名员工都已经与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杨茹怡却既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也未明确表示拒签。一个月后,因公司书面通知将杨茹怡解聘,杨茹怡即要求公司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由于遭到公司拒绝。杨茹怡遂提起了诉讼。不料,法院却驳回了其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8.
来 信“五·一”的前两天 ,公司接到一份订单 ,因此几名员工在“五·一”期间一天也没休息 ,连续加班。这份订单完成后 ,公司给我们补休7天。当我们要求发加班工资时 ,领导说已经安排补休了 ,就不发了 ,并声称这是《劳动法》规定的 ,请问 ,公司的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劳动法》的规定 ?读者  侯某复 信你们公司以补休为由不发节假日加班工资的做法是不符合规定的。按《劳动法》第 44条规定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 ,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 0 0 %的工资报酬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 ,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3 0 0 %的工资报酬。国…  相似文献   

9.
卢礼成 《律师世界》2001,(11):44-46
徐某原为某公司的副经理,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1998年5月,徐某在职期间,私下开办了与原任职公司相同业务的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同年7月,徐某与原公司的十余名部门的业务人员先后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和病假申请,并不再到公司上班。期间,公司明确通知他们,请假手续不符合公司规章,要求他们回公司上班,否则按违纪处理。在徐某等人递交了辞职报告的三十天后,他们声称已依据《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与公司解除了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但公司认为徐某等人在递交辞职报告后,生效前,有严重的违…  相似文献   

10.
阳光 《江淮法治》2008,(11):27-27
哪个单位没有几条规定被人斥为“该死的规定”?诸如:迟到3分钟扣100元钱,未先请病假视为旷工,凡请过事假的不能领取年终奖,损坏物品双倍赔偿,上班时打私人电话记过,安排加班不加班开除。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工程师,不久前退休。上个月,一家公司聘请我到该公司工作,月工资4200元。这个月我在领工资时发现,公司代扣了我21元的个人所得税。请问,公司代我扣缴个人所得税是否合法?读者梁本松梁本松同志:《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和第四条规定,工资、薪金、劳务报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免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工资权利分配现状 中国大陆《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规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问题是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工资权利分配现状如下:  相似文献   

13.
法官的级别和工资待遇──外国法官制度简介之五胡健华世界各国法官的工资,一般规定有专门的工资系列,与普通公务员相比,法官的工资一般定得较高,其他待遇也比较优厚。法宫的工资待遇,一般有专门的立法或规定,有的国家则规定在宪法中,如印度。法宫的工资,有的是按...  相似文献   

14.
因打架扣工资是否合法? 我的朋友小陈在某公司上班,在一次机器安装过程中因与同事意见不合,发生争执并大打出手,对方因皮外伤被送进医院。月底发工资时,小陈发现少了300元.便去找经理理论。经理告知。公司的《员工手册》规定员工打架骂人属于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要扣除300元违约金。请问,公司扣除小陈300元工资是否合法?  相似文献   

15.
《法律与生活》2012,(10):45-45
张敏是湖南一家普通的软件企业的部门副经理。从5月起,她又多了一个身份,就是公司劳资谈判代表之一。“物价不断上涨,生活成本加大,但工资没见涨。这两年,公司的规模和利润都在增长,员工们希望能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张敏说。因为对于员工涨工资的呼声公司迟迟未有动作,因此,员工选出了5名代表与公司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16.
我国法律法规对船员工资的具体规定不够完善,船员工资内容、支付方式、最低工资等还没有针对性的规定。因此,本文就船员工资的法律规范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尽管在劳动仲裁中经历过了类似的场面,但坐在原告席上的小雪的双腿仍然控制不住地发抖。“方律师,只要俺说的都是实话,法官会相信俺的,对不?”看着小雪充满期待的眼神,为小雪提供法律援助的方律师只是在她瘦弱的肩膀上拍了拍。加班工资的举证历来是劳动者的“老大难”。所以,方律师也没有把握凭着几张没有公司盖章的薪资表为小雪讨回加班工资。  相似文献   

18.
[案情]华某2009年3月起在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工作。月薪1800元。2009年7月10日,公司在未发放给华某6、7月份工资的情况下将其辞退。华某被辞退前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将公司内部有“问题”的《成交单》复印了若干份。被辞退后.华某分别给公司的总经理任某和员工张某、王某发短信,以新《劳动法》相关规定为由要求公司补发一年零八个月的工资和医疗、失业、养老三金合计38000元.  相似文献   

19.
战东升 《法学评论》2023,(3):101-110
工资的界定涉及劳动关系认定等劳动法基础理论问题,也牵涉劳动者和雇主各自的切身利益。我国《劳动法》未规定工资的定义,司法实践中存在仅以工资立法上的列举式规定来认定工资,以及片面恪守劳资双方合意以排除本具有工资属性给付之倾向等问题。鉴于此,首先,理论上宜采用劳动关系对价“二阶段”说作为认定工资的实质标准,同时构建基于“劳动对价性”与“经济给付性”这一实质与形式相结合的工资认定标准。其次,立法上可在现有《劳动法》或者未来的劳动基准法中规定工资的定义,将工资认定标准引入其中,并可通过正面列举明确工资的构成。最后,司法适用上应当构建工资概念解释适用的基本路径,确立工资认定的实质判断原则,进而正确认识实践中常见争议类型给付之性质。  相似文献   

20.
一、工资的定义: 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规定,我国《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