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贺钦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3):20-30,80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人民贸易协定(ALBA-TCP)是由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和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创始国之一的委内瑞拉,发起并倡导的地区左翼国家一体化组织,是拉美历史上第一个号召将人民的利益置于跨国资本利益之上的地区合作组织,也是唯一明确提出以消除贫困和社会排斥为己任的一体化组织。"替代"与"民生"是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关切的重点。该组织成立至今,先后提出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银行、南方银行、地区统一货币苏克雷、地区石油计划、粮食安全计划、社会运动委员会、南方电视台等多项倡议,直接推动了各成员国及地区社会福利的均衡增长。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纵深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深化地区参与、改善国际融入、加强南南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了经验与启示。构建包含社会主义价值的地区一体化替代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抵御新殖民主义、争取团结自主与一体化发展、超越资本主义发展桎梏、通往21世纪社会主义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拉美一体化的思想渊源来自独立战争领导者玻利瓦尔倡导的美洲联盟思想。二战后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地区主义倡导下,拉美一体化进程开始蓬勃发展,产生了多个次地区和地区性的一体化组织。在经历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低潮后,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在开放的地区主义指导下展开了新一轮一体化高潮,原有的次地区一体化组织实行了大幅重组,并建立了一批新型一体化组织,包括南方共同市场、南美洲国家联盟和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拉美一体化进程最初主要是在经济领域,后逐步渗透到政治等领域。2010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宣告成立,表明拉美地区一体化开始走向全地区政治经济大联盟,但其前景如何仍然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3.
拉美一体化的现状、成果和前景王新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是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方兴未艾,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今后,它还会向着更广阔的领域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中国可利用拉美一体化进程,扩大同它们的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4.
拉美贫困问题与“民众经济”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美贫困问题与“民众经济”的兴起郝名玮拉丁美洲国家经济经过前些年的大起大落后,近几年出现缓慢复苏的态势。伴随经济发展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长时期遗留下来的贫困和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已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本文拟就拉美的贫困问题以及自发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拉美一体化进程在近10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既体现了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成为拉美地区各国的共识和发展战略选择,同时也是拉美各国不断积极探索一体化新模式和实现全方位一体化进程的成果.但是,拉美一体化进程在当前阶段仍面临制约其向更广阔领域和更深层次发展的多方面问题和挑战.拉美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的差异、领土争端、意识形态分歧、缺乏强有力的一体化领导者等内部制约因素,以及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因素,也对拉美一体化进程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20多年来南美洲国家长期存在的贫困问题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最近开始出现贫困下降速度减缓甚至反弹的迹象。本文分析了南美洲国家贫困问题发展进程与反贫困政策的发展演变,并分析其特征与成因,最后在总结各国政策的基础上,探讨南美洲国家联盟的作用与局限性。南美洲反贫困动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二是社会保护与社会福利政策,三是一体化组织的努力。南美洲贫困进程呈现出与经济高度相关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福利政策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南美洲反贫困政策的发展演变验证了南美洲国家区域一体化仍处于以经贸为主的阶段这一判断,社会政策并未形成统一的公共政策框架。随着社会问题重要性的日益凸显,以及非缴费型养老金、家庭福利等现金转移计划的普遍实施,社会政策因素开始从区域一体化的制约因素向促进合作因素转化。  相似文献   

7.
中外学术界对拉丁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和拉美国家“民族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大体说来,人类学家多强调土著印第安人的文化特性,将其看成是同拉美国家社会完全水火不相容的成分;社会学家则强调土著印第安人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将其看成是国家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主张“民族一体化”,意欲将其融进国家社会总的发展进程。笔者基本同意后一种意见。作为一个种族群体来说,自哥伦布首航美洲起的500年来,拉美土著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已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我们拟从历史发展角度,对土著印第安人的过去与现在、他们在拉美国家民族形成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民族一体化”的提出与实践、发展情况作一阐述,并以玻利维亚土著印第安人问题为例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8.
2006年,拉美有10多个国家举行大选。左派纷纷上台执政,标志着左派力量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高潮。拉美左派上台是拉美民众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失望、社会两极分化贫富加剧的必然结果,是民意的反映。拉美左派分为激进左派和温和左派,其共同点是强调消灭贫困,缩小贫富差距,不同点在于对私有化的立场以及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程度。左派执政对拉美政治格局以及这些国家对美国的外交关系都会带来新的变化,美国对拉美的政策也将随之调整。拉美左派未来的执政特点是务实,将更加关注民众利益。左派执政局面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9.
拉美"左倾化"是近年来拉美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左翼政治力量执掌政权后,在实行一系列经济与社会改革的同时,在外交上坚定捍卫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举反美旗帜,对美国在拉美的利益尤其是美拉关系造成了强烈冲击,导致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迅速下降.不过,由于地缘和传统的关系,美国对该地区仍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美国要想恢复昔日在拉美的影响力,恐怕是一厢情愿.  相似文献   

10.
拉丁美洲太平洋联盟成立两年多来,其一体化进程成效显著,"内联外扩"反响巨大,已成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最具活力的一体化组织,对该地区一体化走向将产生重要影响。太平洋联盟目标明确,优势独特,前景看好,有可能成为拉美地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该联盟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有望成为中国开拓拉美市场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